甲胎蛋白偏高的原因

2019-10-25 14:55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甲胎蛋白主要由胎儿肝细胞合成,甲胎蛋白在胎儿血液循环中有较高的浓度,出生后下降,在出生后2-3个月甲胎蛋白基本上被白蛋白替代,血液中较难检出,故在成人血清中含量极低。甲胎蛋白与肝癌和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多种肿瘤中均可以表现出较高浓度,主要作为原发性肝癌肿瘤标志物简称肿标。分析甲胎蛋白偏高的原因,可以分成生理性、非肿瘤性,肿瘤性肝癌,检测甲胎蛋白在肝硬化患者中较重要,肝硬化患者甲胎蛋白持续升高考虑有可能转化成肝癌,应及时就诊。
原发性肝癌患者甲胎蛋白含量增高,睾丸癌、卵巢肿瘤、恶性畸胎瘤、胰腺癌、胃癌、肠癌、肺癌等患者甲胎蛋白含量也可以有增高。急慢性肝炎、肝硬化等良性肝病患者血清甲胎蛋白水平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升高程度与肝细胞坏死和再生程度有关。随着疾病的好转可以下降是非肿瘤性的标志,而良性肝病甲胎蛋白一过性增高,一般持续2-3周,而恶性肿瘤则持续性升高。因此,动态观察血清甲胎蛋白含量,既可以鉴别良性和恶性肝病,又可以早期诊断肝癌。在生理情况下,甲胎蛋白由胚胎干细胞分泌,胎儿的肝细胞没有发育分化完全,分泌的甲胎蛋白含量较大,可以通过脐带血进入母体的血液中,所以妊娠期孕妇甲胎蛋白会升高,这为生理性升高。

分享:

81

相关推荐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485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