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泌尿外科
手机浏览
肾移植术前大部分患者均可出现蛋白尿,因尿存在蛋白提示肾脏功能受到损伤,但肾移植术后尿蛋白升高需具体分析原因。
部分患者移植肾功能良好,但尿液依然存在尿蛋白,此种情况应考虑到是否为肾移植患者原肾存在漏蛋白,应查找原肾原因。移植术后肾功能较差或移植时间为十年以上患者出现尿蛋白,首先考虑应该移植肾出现异常,应详细检查移植肾超声,明确血流和阻抗情况,甚至进行移植肾穿刺活检明确移植肾状态。
若移植肾已经发展至移植肾晚期肾病或存在病毒感染及其它因素,应及早纠正。但移植肾不可能在受者体内永远存活,终将面临移植肾功能丧失结果。
分享:
肾移植之后 蔡林│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2023/08/30播放(26542)
蔡林│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2023/08/30播放(26542)
"肾脏移植后出现蛋白尿,一般是由于移植后免疫排斥反应引起。首先,患者需要口服免疫抑制药物,如环磷酰胺等药物,降低器官排斥反应,使移植后的肾脏能够适应人体环境,从而发挥肾脏的正常功能。同时根据身体情况,可静点肾康注射液和人血白蛋白注射液,还可以服用补肾益气的中药进行辅助治疗,如金匮肾气丸、济生肾气丸。饮食上患者也需要注意,要清淡饮食,做到低盐低脂饮食,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每天要摄入足够量的优质蛋白,多吃鸡蛋、牛奶。患者要卧床休息,不要劳累,也不要过度活动,患者需要每天要检测尿蛋白,做好观察和记录,根据检查结果调整药物用量。"
马恩光│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2020/02/13收听(89510)
"尿蛋白是肾脏病常见的临床表现,24h尿蛋白定量应该是小于150mg\/24h,如果超过150mg\/24h就称为蛋白尿。蛋白尿也分为生理性的蛋白尿和病理性的蛋白尿两种。首先我们来谈谈生理性的蛋白尿。生理性蛋白尿常见于青少年,第一个主要是指体位性的蛋白尿,这种都是比较高瘦的男孩常见,生理性蛋白尿第二个是功能性蛋白尿,包括运动,运动过量,还有发烧的情况下可以引起的蛋白尿。最常见的还是病理性的蛋白尿,病理性蛋白尿最常见的疾病还是肾小球的疾病,包括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IgA肾病、肾病综合症等等。那么还可见继发性的肾脏疾病,如糖尿病肾病、多发性骨髓瘤性肾病,还有分泌性的蛋白尿,可以见于小管间质性的疾病。"
尹青桥│武汉市第三医院
2019/03/29收听(27602)
"单纯尿蛋白高多数是由于肾炎引起的,无论是急性肾炎、急进性肾炎,还是慢性肾炎以及继发性肾炎,比如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等等,肾小球的滤过膜都受到损伤,通透性都增加,从这里丢失蛋白就形成了蛋白尿。患者除了有蛋白尿的症状以外,有的还伴有水肿和血压升高。继发性肾炎还有基础疾病的表现,比如糖尿病、狼疮和紫癜的表现。除了这些肾脏疾病能够导致尿蛋白高以外,有些生理性因素也能够导致尿蛋白增高,比如在剧烈运动之后就检查尿常规,或者检查尿常规之前有发热的症状,这些生理性因素去除以后尿蛋白就消失了,一般不需要特别处理,只有病理性因素才需要根据病因进行治疗。"
韩正斌│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
2019/05/22收听(56584)
"移植肾后尿蛋白(+)说明移植肾排斥反应所致,这个时候要积极的控制血压,减少蛋白尿。若蛋白尿>1g\/24小时,血压控制在125\/75mmHg以下或蛋白尿<1g\/24小时,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并选用保护肾功能、减少蛋白尿的降压药,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但需注意其副作用,如干咳、高钾血症、肾功能下降。若蛋白尿持续加重,建议患者进行肾活检,明确病理类型,判断预后,指导治疗。移植肾一旦肾功能下降,出现了移植肾衰竭就呈慢性进行性进展疾病,直至肾衰竭的终末期、尿毒症期。一旦出现了尿毒症的症状,如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甚至消化道出血,出现了胸闷、气促、呼吸困难、心衰的表现,出现尿毒症脑病的表现,如精神错乱、幻觉、昏迷,出现了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出现了重度贫血、皮肤瘙痒、肾性骨病,这个时候就要进行肾脏替代治疗,如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治疗。"
田鲁│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
2020/07/27收听(94086)
肾移植术后出现尿蛋白由多种原因导致,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原因:1、最常见的原因是排斥... 余少杰│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2023/08/29播放(55776)
肾移植术后出现尿蛋白由多种原因导致,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原因:
1、最常见的原因是排斥...
余少杰│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2023/08/29播放(55776)
产生尿蛋白的病因有以下两大类:1、肾病:肾病、肾炎可以破坏肾脏,导致肾脏滤过膜出... 何峰│北京积水潭医院 2023/12/01播放(95274)
产生尿蛋白的病因有以下两大类:
1、肾病:肾病、肾炎可以破坏肾脏,导致肾脏滤过膜出...
何峰│北京积水潭医院
2023/12/01播放(95274)
"尿蛋白高是由于有五年以上高血压病史,血压控制不良而导致肾脏小动脉或肾实质损害所引起。由于各种原因,自身免疫反应引起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脏而引发的肾炎,出现尿蛋白增高,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原发性小血管炎肾损害、急性感染后肾小球肾炎、乙肝相关性肾炎等。代谢性疾病导致的尿蛋白增高,比如高尿酸血症肾损害、肥胖相关性肾病、糖尿病肾病等。副蛋白血症引起的肾损害尿蛋白增高,如肾淀粉样变性病、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等。"
霍亚平│山西省中医院
2021/04/09收听(63952)
女性尿蛋白升高的主要原因包括了生理性原因和病理性原因,尿常规检测显示尿蛋白升高。在生理上可以出现在机体剧烈运动、发热、寒冷、精神紧张、交感神经兴奋、血管活性药物的刺激下,导致肾小球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从而出现蛋白尿,称之为生理性蛋白尿。这一类蛋白尿泌尿系统常无器质性的病变,尿内出现的蛋白尿是暂时的,而且程度也比较轻。病理性的蛋白尿多是因为肾脏和肾脏外的疾病导致的蛋白尿,呈现为持续性的蛋白尿,按照种类可分为肾小球性蛋白尿、肾小管性蛋白尿、混合性蛋白尿和溢出性蛋白尿,以及组织性蛋白尿,这类多有肾脏和肾外的临床表现。此外有一种假性蛋白尿,主要是因为尿中混合了大量的血、脓液、黏液等成分,从而导致尿蛋白定量试验阳性,不伴有肾脏本身的损害,往往见于泌尿系统的炎症。因此女性尿蛋白升高要结合其具体的个人生活习惯,以及伴随症状等综合进行分析。
韩毅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2020/07/28收听(46346)
尿蛋白多数由肾脏的疾病引起,即肾脏出现问题,出现蛋白尿。根据尿蛋白的程度不同,可能是肾小球的疾... 刘茂东│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2023/05/03播放(56016)
尿蛋白多数由肾脏的疾病引起,即肾脏出现问题,出现蛋白尿。根据尿蛋白的程度不同,可能是肾小球的疾...
刘茂东│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2023/05/03播放(56016)
尿蛋白增高,说明出现了肾脏损伤,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肾小球基底膜的机械屏障和电荷屏障遭到了破坏,比较常见的病因是肾小球肾炎、高血压肾损害、糖尿病肾病、IgA肾病,肾病综合征这些疾病,出现尿蛋白增高以后,首先要去医院肾内科就诊,进一步完善24h尿蛋白定量、肌酐、尿素这些情况,来评估肾功能,必要时做肾穿刺来明确具体的病理类型,然后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可以先用用ACEI或者ARB类的药物去控制尿蛋白,常用的药物有厄贝沙坦、缬沙坦、贝那普利等,也可以口服百令胶囊保护肾脏,减轻肾脏的微炎症状态。饮食方面注意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饮食为原则,每天吃盐不超过6克,蛋白质的摄入以肉、蛋、奶这些优质蛋白为主,避免增加肾脏的负担。
李方晓│开封市中心医院
2018/11/19收听(62424)
"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是肾脏疾病检查里面的一个重要项目,正常值应该是小于0.15g。如果出现尿蛋白的增高,往往代表有肾脏损伤,比较常见的原因是肾小球肾炎、高血压肾损害、糖尿病肾病、IgA肾病等等。对于这种情况需要根据具体病情分析,如果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小于1g,这种情况往往提示肾脏损伤比较轻微,可以先应用ACEI或者ARB类药物来减少尿蛋白,同时口服百令胶囊保护肾脏治疗。对于尿蛋白定量大于3g以上,往往达到了肾病综合征的水平,就需要做肾穿刺来具体的明确肾脏的病理类型,从而针对性应用激素或者是免疫抑制剂的治疗,预防肾脏损伤。平时饮食注意低盐、低脂、优质蛋白饮食为原则,避免增加肾脏的负担。"
2019/02/11收听(22068)
引起尿蛋白高的疾病比较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点:1、肾炎、肾病:肾炎和肾病属于内科疾... 何峰│北京积水潭医院 2023/12/12播放(51194)
引起尿蛋白高的疾病比较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点:
1、肾炎、肾病:肾炎和肾病属于内科疾...
2023/12/12播放(51194)
尿蛋白升高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问题,在门诊当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患者,大部分是女性,也有一部分是男性... 刘跃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2023/06/02播放(43761)
尿蛋白升高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问题,在门诊当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患者,大部分是女性,也有一部分是男性...
刘跃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2023/06/02播放(43761)
"小儿尿蛋白高的原因,一般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的原因,具体如下:一、生理性原因:可见于孩子大量运动后寒冷的刺激,由于某种原因,孩子长时间站立等,都可能导致孩子有暂时性尿蛋白高的情况出现,上述原因去除或改善后,尿蛋白高的情况也会消失。二、病理性原因,一般常见于以下几方面:1、肾脏疾病:肾脏疾病如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管损伤等,肾小球肾炎是由于肾小球的毛细血管壁遭到破坏,通透性增加,血浆中蛋白漏出进入尿液中,而肾小管损伤后对蛋白重吸收的能力下降,所以会出现尿蛋白高的现象。2、尿路感染:尿路感染会破坏尿路上皮黏膜,也会破坏集合系统,所以就可能导致尿蛋白的漏出,从而出现蛋白尿。3、其他原因:其他比如肾脏移植、溶血性贫血等。"
邹丽萍│长春市中医院
2021/05/27收听(15368)
"如果查体发现尿常规中蛋白质升高,注意事项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判断,具体如下:1、某些疾病,特别是炎症性疾病造成的体温升高,可以使尿常规中蛋白质出现升高,这时候需要积极治疗病原微生物造成的体温升高,多休息、多喝水,当体温恢复到正常以后,尿常规中蛋白质会变为正常;2、剧烈活动、过度劳累,或者女性月经期,尿常规中可以出现蛋白质的增高,这个时候需要休息或者充分喝水,渡过这一段特殊时期以后,尿中的蛋白质会变为正常;3、尿液浓缩可以使尿常规中的正常成分被浓缩,从而出现尿蛋白质的增高,当恢复了正常饮水以后,尿中的浓度也会恢复正常,尿中的蛋白也会恢复正常;4、需要鉴别是肾脏本身出现了异常还是由于机体其他系统异常,造成的肾脏继发性损害,需要进一步做尿液、血液、影像学检查来进行鉴别诊断。"
彭涛│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2020/06/23收听(69114)
正常情况下,尿中蛋白定性试验应当为阴性,如果出现阳性则考虑蛋白尿的可能,蛋白尿的发生原因可以分... 韩毅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2023/08/15播放(39695)
正常情况下,尿中蛋白定性试验应当为阴性,如果出现阳性则考虑蛋白尿的可能,蛋白尿的发生原因可以分...
2023/08/15播放(39695)
尿蛋白偏高患者的注意事项较多,包括注意限制蛋白饮食,同时给予优质蛋白饮食,保证能量供应,此外应... 马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2023/05/11播放(75064)
尿蛋白偏高患者的注意事项较多,包括注意限制蛋白饮食,同时给予优质蛋白饮食,保证能量供应,此外应...
马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2023/05/11播放(75064)
"如果查体发现只有尿蛋白的升高,而没有其他异常,需要区分情况才能更好的进行治疗。首先要排除尿液浓缩出现的尿蛋白增加,尿液浓缩使尿比重>1.025,尿中正常蛋白质也被浓缩,会出现尿蛋白质阳性。当尿液恢复正常浓度以后,也就是达到了1.015-1.025的时候,尿蛋白阳性会变为阴性。另外就是机体发生炎症性疾病,体温出现升高,可以出现尿蛋白的增加。当体温恢复正常以后,这种蛋白质增加会恢复正常,过度劳累、剧烈运动,以及女性月经期也可以出现尿蛋白质的增加,度过这一段时期以后尿蛋白质会恢复到正常范围。排除以上情况,就可能是肾脏出现问题,具体是肾脏本身出现问题,还是机体其他系统异常造成的肾脏继发性损害,需要进一步检查才能确认。"
2020/05/19收听(61854)
"最常见的尿蛋白高的原因就是肾小球肾炎,尤其是慢性肾小球肾炎,除了表现为蛋白尿,常常合并血尿、水肿以及高血压。常见的原因有继发性的肾脏病因素,尤其是老年患者,高血压肾病以及糖尿病肾病等都会引起尿蛋白增高。自身免疫系统疾病也会导致尿蛋白增高,比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都会引起尿蛋白增高。全身系统疾病,比如多发性骨髓瘤、轻链病或者肿瘤等,都会导致尿蛋白增加。出现尿路感染或者其他部位感染,也会导致尿蛋白增加。还有生理性因素,如剧烈运动、发热以后也会导致尿蛋白增高。"
苏洁茹│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
2019/09/03收听(93498)
北大一院 张志超
播放次数:9.22万
北京安贞医院 李青
播放次数:3.22万
浙江省人民医院 何翔
播放次数:3.61万
北医三院 张洪宪
播放次数:4.2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