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黄疸怎么办

2023-08-10 01:09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黄疸是一类症状,即出现皮肤、巩膜的黄染。需查明黄疸原因,再针对不同的病因进行治疗。黄疸包括假性和真性两种,处理方式不同,具体如下:

1、假性黄疸:可由摄入过多富含β-胡萝卜素的食物引起,表现为皮肤发黄,但这时测胆红素其实并不高,无需处理;

2、真性黄疸:一般肝前性的黄疸以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多数与血液系统病变有关,如溶血可造成间接胆红素明显增高,这时需到血液专科就诊,明确溶血的原因进行治疗。如果为肝细胞性黄疸,可出现直接、间接胆红素均增高的情况,这时需明确为病毒性肝炎,还是药物性肝炎,亦或为自身免疫性肝炎导致,明确病因后即可治疗肝病,改善黄疸。如果为梗阻性黄疸,即以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的黄疸,需明确梗阻为胆结石,还是肿瘤压迫导致,明确病因后即可进一步治疗,如去除胆石、切除肿瘤。

因此,得了黄疸需明确假性黄疸,还是真性黄疸。在真性黄疸的情况下,查明具体病因,再进行针对性治疗。

分享:

37

相关推荐

出现黄疸怎么办

"如果出现黄疸,要根据引起黄疸的病因进行对因和对症的综合治疗,黄疸有三种类型,包括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和淤积性黄疸,主要分析如下:1、溶血性黄疸:大量红细胞破坏,形成大量的非结合胆红素,超过肝细胞的摄取、结合以及排泄能力。还有是由于溶血造成的贫血、缺氧,和红细胞破坏产物的毒性作用,削弱了肝细胞对胆红素的代谢能力,使非结合胆红素在血中潴留,超过正常的水平,而出现的黄疸。所以针对溶血性的黄疸,要控制原发病,防止溶血的发生,减轻毒性反应。2、肝细胞性黄疸:肝细胞广泛病损,对胆红素摄取、结合和排泄功能发生障碍,以至于由相当量的非结合胆红素潴留于血中,同时因为肝细胞损害和肝小叶结构破坏,致使结合胆红素不能正常的排入细小胆管,而反流入血,进而发生黄疸。当发生肝细胞性黄疸时,要加强保肝治疗,通常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谷胱甘肽注射液、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等,加强保肝治疗。3、胆汁淤积性黄疸:胆汁淤积性黄疸包括肝内性和肝外性,肝外性主要是阻塞性黄疸,多是由于胆结石、胆总管结石以及肿瘤、蛔虫等阻塞引起,首先要解除梗塞因素,然后给予相应治疗。"

语音时长02:18''

张燕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88医院

2021/08/29收听(34914)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226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