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呼吸科
手机浏览
除湿气有较多方法,中药较多。但是,湿气属于身体里的一种多余垃圾,不一定直接产生病态,积累到一定程度身体才会得病。在早期湿气积累时,建议用些方法帮助祛除湿气,不一定用药,最简单的是通过活动祛除,运动能让气机得到激发,就可把湿气排出。可用适当食物祛湿气,较淡味的东西都能帮助人体祛湿气,如谷类、薏米、莲子都有祛湿作用。如果用药,也有较多祛除脾胃湿气的药物,如茯苓、白术、泽泻、陈皮、半夏,都能帮助脾胃运化祛湿。不建议自己随意用燥湿排热药,用不好可引发热证,导致更深的疾病。
分享:
"去湿气的中药有很多,比较常见的有茯苓、苍术、厚朴、佩兰、霍香、陈皮等等中药,都可以达到祛湿的目的。在临床上经常应用一些中成药来进行祛湿,像香砂养胃丸、藿香正气水,还有黄疸茵陈颗粒,以及三金片、五苓散,还有参苓白术散等等,这些药物都可以达到祛湿的目的。针对各个脏器不同的湿邪,还有湿热之邪、湿寒之邪,都可以得到一定的治疗。去湿气在临床中是一个大课题,很多患者因为体质虚弱、生活作息不规律,或者是饮食无度等方式,都会导致湿邪丛生,可以通过中药进行祛湿。也可以配合饮食、运动,这样的效果会更加的理想。"
张天鹏│鸡西市人民医院
2019/07/26收听(38044)
"去湿的中药其实有很多种,但是适合哪一种,哪一种是最好的,最对症的就是最好的,没有最好,只有最合适的才是最好的。去湿药分为四类有化湿、渗水利湿、利尿通淋,以及利湿退黄的药物。化湿药里最常用的芳香化湿,比如藿香、佩兰、苍术、琥珀、砂仁、豆蔻、草果,都是芳香化湿的。也有利水渗湿的药,利水渗湿的药就常用的茯苓、猪苓、泽泻、薏苡仁、冬瓜皮、玉米须都是利水渗湿药。还有利尿通淋的也是去湿的药物,比如车前子、木通、通草、滑石、瞿麦、萹蓄、地肤子、海金沙、萆薢,都是利尿通淋的药物。再有就是利湿退黄,治疗肝胆湿热,比如茵陈、金钱草、虎杖、垂盆草药物。每一种药物都有不同的适应症,因此适应才是最好的。"
杜琳│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2020/06/01收听(15880)
通常具有健脾利湿作用的中药,祛湿气效果较好,包括红豆、薏米、莲子、山药、茯苓、芡实等。湿气中医... 孙连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3/01/25播放(90446)
通常具有健脾利湿作用的中药,祛湿气效果较好,包括红豆、薏米、莲子、山药、茯苓、芡实等。湿气中医...
孙连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3/01/25播放(90446)
祛湿气的中药,分为草药和成药两大类,其中... 霍则军│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2023/03/16播放(79988)
祛湿气的中药,分为草药和成药两大类,其中...
霍则军│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2023/03/16播放(79988)
"祛湿气的中药有很多,比如利水渗湿的有茯苓、薏仁、滑石、车前子、茵陈。燥湿的有藿香、佩兰、草豆蔻、白豆蔻、苍术、白术、草果、扁豆、荷叶、砂仁、香薷、浮萍等,都是用于祛湿气的药物。其中药食同源的祛湿气药有扁豆、荷叶、茯苓、薏仁,这些药可以用来煮粥。常用于代茶饮的祛湿药有茵陈,多用于黄疸或有慢性肝病的病人。夏季袪湿常用的是香薷、荷叶、佩兰,伴有脾虚、失眠的病人可用茯苓炒薏仁代茶饮以祛湿,如果想增强利水作用可以加上赤小豆或者冬瓜皮。"
梁保丽│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2020/02/18收听(94130)
"祛湿气的中药有很多,不同类型的分别有藿香、苍术、厚朴、茯苓,以及大黄、黄芩、黄连、黄柏等等,这些中药都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祛除体内的湿气。如果作用柔和一些,可以选择红豆、薏米等等。在临床上应用祛湿的中药,可以选择中药方剂进行祛湿效果更加理想,像二妙丸、香砂养胃丸、藿香正气水,还有黄疸茵陈颗粒、三金片,以及可以应用参苓白术散等等,进行调治。针对于湿邪在体内所出现的泌尿系感染、胆囊炎、胃炎等,都可以进行辅助治疗。"
2019/10/19收听(82950)
祛湿气的中药有藿香、佩兰、苍术、厚朴,以及砂仁、豆蔻、草果、豆蔻壳、厚朴花等,祛湿的中成药有藿香正气水、香砂六君丸、清热祛湿颗粒,以及龙胆泻肝丸、五皮饮、八正散等。食疗上可以食用薏仁粥,再加一些红豆,可以轻松排出湿气,还能起到美容养颜的效果。中医可以通过针灸、拔罐等方式祛湿气,能将体内毒素和湿气排出体外。另外,每天坚持适量的运动对身体有益,也能加速湿气的排出。
马希贵│淮安市妇幼保健院
2020/04/07收听(32166)
具有祛湿气作用的中药较多,具体如下:1、单味药物:茯苓、白术、薏仁、莲子、山药、... 孙连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3/07/03播放(96742)
具有祛湿气作用的中药较多,具体如下:
1、单味药物:茯苓、白术、薏仁、莲子、山药、...
2023/07/03播放(96742)
"湿气多指的是感受寒湿之邪,脾失健运引起,多表现于四肢酸困、身重而痛、关节屈伸不利、胸中郁闷、脘腹胀满、饮食纳差、浮肿、大便溏泄、舌苔白腻等临床症状。治疗:祛湿健脾,通络止痛。常用的中药有: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生姜、大枣、茯苓、红豆、泽泻、半夏、陈皮等中药;祛湿热的中药有:荷叶、苦瓜、黄瓜、丝瓜、白术、土茯苓、薏仁等中药。注意生活调节,合理膳食,辛辣油腻、甜食、零食少吃,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适量运动,增强体质。"
彭艳│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019/04/09收听(44950)
"祛湿的中药其实有非常多,比如暑热制剂,经常用的藿香佩兰,是祛暑湿的,暑多挟湿,是用来治疗暑湿困于身体出现的病症。另外,常用的,比如砂仁,砂仁是温中、健脾化湿的,是治疗脾胃虚寒、腹痛泄泻的。另外,白蔻仁、砂仁是经常用的,再有就是苍术,苍术有健脾燥湿的作用,平时还有祛风湿的作用,再有厚朴也是燥湿行气的,行中焦之气,再有像草果也是燥湿散寒的,用于治疗寒湿的。另外,祛湿的药物,菖蒲也可以化痰湿,扁豆有补虚化湿的功能,再有橘皮,也就是陈皮,理气化湿,半夏、胆南星也是止咳化痰燥湿的,白术也可以补虚、补脾、化湿,都是化湿的药物。"
2020/07/22收听(78822)
"患者服用中药去湿气,疗程取决于患者湿气轻重的程度,一般时间比较久,通常情况下需要3-6个月才能逐渐见效。湿邪比较特殊,在中医理论当中认为湿邪具有重浊黏腻的特点,所以人一旦感受湿邪以后,去除起来比较有困难。湿邪产生的原因,第一可能是从外界而来,也就是外感六淫当中的湿邪,比如说长期居住在潮湿阴暗的环境,湿邪就会入中人体。第二就是内生的湿邪,比如脾胃不足不能健运,水湿不能充分的运化和排除,就会停滞在身体之内。但不管哪个类型的湿邪,入中人体首先会在人体的器官,也就是脾胃当中存留,其次还会在经络和关节,也就是中医讲的四肢百骸当中存留下来,人会出现腹胀、纳呆、四肢重浊等情况。这个时候用中医去湿需要逐渐的给邪以出路,让邪从体内排除,但是这个时间会持续的比较长,通常也要在3个月以上。在治疗期间,患者需要配合医生的医嘱,忌食生、冷食物,不能熬夜。要足疗程的治疗,不能断歇。平时喝中药的同时也可以搭配艾灸去除湿气。"
张维│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2020/05/27收听(72118)
服用中药排出湿气后的反应有以下几条:1、出汗。吃完中药之后,本来体内有寒气、湿气... 程亚伟│海南省中医院 2023/05/14播放(97588)
服用中药排出湿气后的反应有以下几条:
1、出汗。吃完中药之后,本来体内有寒气、湿气...
程亚伟│海南省中医院
2023/05/14播放(97588)
祛湿气的中成药比较多,要根据湿气性质,还有湿气部位来进行选择。湿分为寒湿和湿热两大类,根据部位... 霍则军│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2023/04/28播放(42618)
祛湿气的中成药比较多,要根据湿气性质,还有湿气部位来进行选择。湿分为寒湿和湿热两大类,根据部位...
2023/04/28播放(42618)
湿是冒雨行走,久居潮湿环境或由脾胃虚弱不能运化水谷精微引起的症状,祛湿方剂繁多。脾胃寒湿可见腹胀、腹痛、食欲不振、腹泻、舌苔厚腻,可以吃木香顺气丸。本方木香、香附,疏肝理气。湿气源于脾胃虚弱,治湿不行气,非其治也。脾胃湿热是常食油腻食物或饮食不规律损伤脾胃引起,临床可见腹胀、食欲不振、腹泻、低热且汗出热不解、舌红苔黄腻,可以吃连朴饮治疗,方中厚朴行气化湿,黄连苦寒厚肠,半夏燥湿和胃,栀子利尿,湿祛热消。
黎艳│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
2019/06/25收听(47426)
湿气重用中药调理通常1-2周即可见到一定效果,当然如果要彻底治好或调整到比较满意的状态,需要根... 霍则军│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2023/10/08播放(98568)
湿气重用中药调理通常1-2周即可见到一定效果,当然如果要彻底治好或调整到比较满意的状态,需要根...
2023/10/08播放(98568)
"中药祛除湿气一般需要2-4周才能起效,如果彻底祛除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一般需要3-6个月可以起到一定的疗效。中医讲湿邪的性质是比较黏滞,祛除的过程中比较困难,因而疗程也相应的比较长。从中医角度来讲,湿气的产生主要是脾虚或者阳气虚所导致,所以具体治疗上主要以健脾或者温阳为主,一般可以选用四君子汤、五苓散、苓桂术甘汤等药物进行调理,也可以选用中成药人参健脾丸、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丸等益气健脾的药物进行调理,不过湿气的祛除最主要还是依靠调节自身的饮食习惯与日常的生活规律。建议平时多运动,因为中医讲脾主肌肉、四肢,多运动可以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从而有利于湿气的代谢。另外,平时也应该注意日常的生活起居不要熬夜,不要食用生冷、油腻等不容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加重脾胃的负担或者损伤人体的阳气。"
崔建军│内蒙古林业总医院
2020/04/09收听(84286)
如果患者体内湿气比较重,喝中药一般要根据症状改善的情况,判断需要喝多长时间,具体分析如下: 孙连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3/12/28播放(64380)
如果患者体内湿气比较重,喝中药一般要根据症状改善的情况,判断需要喝多长时间,具体分析如下:
2023/12/28播放(64380)
"湿气重的中药调理可以通过健脾利湿、温阳利水的治疗方法。体内湿气重是由于身体脾虚导致身体的阳气不足、水液运行不畅,导致身体出现了体内水液过多,出现了身体湿气重的症状,出现腹胀机体出现肌肉酸楚、大便黏腻等表现症状,可以口服参苓白术散、四妙丸、人参健脾丸治疗。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通过中药食疗的方案,比如茯苓、苍术、薏仁,通过做菜或者泡水喝,促进体内水湿的代谢达到湿气重的调理和治疗作用。"
王海丰│朝阳市第二医院
2019/12/25收听(16044)
湿气是一种中医理论概念,中药排湿气的时间大概在7-30天,与患者的体质、病情严重程度有关,结合日常饮食、运动等会加快排湿气的时间。人体内存在不同程度的湿气,湿气...
何良志│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2020/04/23阅读(3037)
"服完中药之后出现排气过多现象,它不是排湿气,其实跟这个概念一点关系都没有,不要为这种事情所误导。医生给开的药方里头一定是对个人进行对症的治疗,比如脾胃虚寒或者用一些滞气的药物,可能会用香附、大黄或者莱菔子。这个药物吃下去之后,具有促进肠蠕动的功效。肠子一旦蠕动起来,肠内的空气也就被排出去。因此,跟去湿都没有任何的关联,也就是里面的药物成分所引起的,需要咨询个人医生,是否是用里边有通气的药物,如果有,这就是一个正常的现象,不必过多的联想。患者服用中药期间要避免食用生冷、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严格戒酒,不要熬夜,规律生活习惯,同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按时、定量的服用中药。"
2020/05/25收听(85552)
北京宣武医院 李力卓
播放次数:3.22万
播放次数:4.76万
播放次数:4.71万
播放次数:3.05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