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狭窄可以恢复吗

2023-03-23 06:17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心血管发生狭窄如果不通过治疗,则难以自行恢复,因为在心血管内引发狭窄常见的因素是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而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一旦形成,往往很难消除。在各种心血管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如吸烟、年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就会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一步发展,在管腔内造成狭窄程度不断加重。

在治疗方面,如果在狭窄最重的部位植入支架,可以解除狭窄,恢复血流。但单纯的药物治疗仅能够维持和稳定,如果没有任何治疗措施,只可能逐渐使血管狭窄进一步加重,但并不会消除。有一种可以消除的狭窄常见于心脏血管痉挛,由于在刺激性因素作用下导致血管痉挛,如果因素去除后血管痉挛解除,可以恢复成正常管径的血管,进行心肌细胞供血。冠状动脉痉挛的发生多见于女性,而且冠状动脉痉挛在发生时与动脉粥样硬化所导致的狭窄,症状上极为相似,都会出现明显的胸痛感。

分享:

77

相关推荐

心血管狭窄怎么治

"心血管狭窄,就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根据狭窄的不同程度,可以分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以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实际上,它也是全身动脉硬化的一个局部的体现。如果一旦出现了冠状动脉的病变,首先还是要寻找不良的生活方式,进行一些规律的生活方式方面的教育,比如说戒烟、限酒、控制体重、避免久坐、规律运动、避免长期焦虑、失眠或者精神紧张的一种生活状态,这是一方面,饮食要清淡,要低脂、低糖、高蛋白、高膳食纤维以及微量元素的饮食方案。除此之外,还应该早期筛查引起动脉硬化的这些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比如说血糖、血压、血脂、尿酸、脂肪肝、向心性肥胖等等。如果存在着这些情况,尽早的把血糖、血压、血脂、尿酸这些代谢指标控制在相对比较严格的范围内,以避免冠状动脉病变再发展。对于针对冠状动脉病变本身的治疗,实际上是为了预防急性血栓事件的发生,也就是为了预防急性的心肌梗死、不稳定心绞痛,这些急性冠脉综合征。一般都会选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联合他汀类的药物治疗,是为了避免突然的冠状动脉斑块的不稳定,导致血栓形成,引起急性心梗。同时,针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的心脏病,还可以应用,比如说β受体阻滞剂减轻心肌的耗氧,硝酸酯类扩张冠状动脉,万爽力改善心肌营养的代谢等等。针对冠心病的二级预防的治疗,这些治疗都是有很大的作用的。实际上来讲,心血管的病变、心血管的狭窄、冠状动脉的病变,不同的称呼,实际上它的病变基础是相同的,都要从生活方式到高危因素的控制,再到冠心病二级预防的治疗。这些应该是在自我防护的基础之上,定期的心脏科随诊,进行心电图、心肌酶、心脏彩超的检查,评估病情的变化,做到心中有数。"

语音时长03:04''

杨伟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2020/05/31收听(10484)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342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