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消化科
手机浏览
脾胃积热的症状主要有如口腔溃疡、牙龈肿痛、心中烦热、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胃胀、胃痛、胃部不适、甚至有反酸、烧心等,这些都有可能是脾胃积热的表现。更主要的是在舌象上,表现为舌红、苔黄,脉偏数,或者有的患者脉是偏滑、偏数。
此类患者都有嗜食肥甘厚腻、油煎、油炸、爱生气等问题。比如爱吃烧烤、肥甘厚腻的食物,爱吃甜食、咖啡、巧克力、奶油蛋糕等高热量的食物,容易导致脾胃积热。暴饮暴食也容易导致脾胃积热。
有的患者爱生气,生气以后肝气郁结、郁而化火,会影响到脾胃。因为肝主木、脾主土、木能克土,所以肝的疾病常引起脾胃出现问题。肝经有热也会影响到脾胃积热,会出现口干、口苦、急躁易怒、两胁胀痛、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这些都是由于肝经郁热,影响到脾胃积热。
分享:
脾胃积热是指脾胃易上火,临床表现为胃脘易产生灼热感,出现口干、口臭、咽喉肿痛、牙龈肿痛等一系列... 李庆敏│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2023/08/26播放(98696)
脾胃积热是指脾胃易上火,临床表现为胃脘易产生灼热感,出现口干、口臭、咽喉肿痛、牙龈肿痛等一系列...
李庆敏│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2023/08/26播放(98696)
脾胃积热临床主要表现为胃脘灼热、口干、口臭、咽喉肿痛、便秘等。脾胃积热应根据虚实具体情况进行调... 李庆敏│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2023/09/16播放(71504)
脾胃积热临床主要表现为胃脘灼热、口干、口臭、咽喉肿痛、便秘等。脾胃积热应根据虚实具体情况进行调...
2023/09/16播放(71504)
脾胃积热可以吃清胃散、清胃丸、三黄片、大黄黄连泻心汤、牛黄解毒丸、牛黄解毒片等,可以清泻胃热。... 刘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2023/05/25播放(42333)
脾胃积热可以吃清胃散、清胃丸、三黄片、大黄黄连泻心汤、牛黄解毒丸、牛黄解毒片等,可以清泻胃热。...
刘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2023/05/25播放(42333)
"宝宝脾胃积热的症状和调理方法,考虑如下:一、症状:宝宝脾胃积热多与饮食无节制,或者是过度进食肥甘厚腻的食物导致脾胃功能下降有关,进而出现积食,可表现为手脚心发热、出汗、口唇发红、舌头发红、舌苔黄腻,口渴想喝水,但是喝水量不多,还有口腔气味重、口臭明显、食欲变差、腹胀、大便干、小便黄,摸着宝宝的肚子也比较弱。如果长时间的积热得不到改善,胃热上炎至咽喉部,会出现扁桃体炎、咽喉炎等症,或者是胃热伸延至肺部,还会出现鼻腔干燥、咳嗽、咳黄痰等症。二、调理方法:宝宝脾胃积热后,家长要及时给予调理,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宝宝服用具有促消化、清热、导滞功效的药物,比如小儿七星茶、小儿化积口服液、神曲消食口服液、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王氏保赤丸等,来改善积食的症状。同时还要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蛋白、高脂肪食物的摄入量,多以蔬菜为主,饮食应清淡、易消化,每餐定时定量,不可吃得过饱,以免发生积食,还要适量给宝宝喝些温凉的白开水,以促进体内热量的代谢。"
邹丽萍│长春市中医院
2021/08/30收听(30222)
患者脾胃有热,症状是非常多样的,主要表现为消化道,像患者出现的口干、咽燥、大便秘结,还有口臭、口苦,以及患者出现的胃部出现疼痛,甚至出现冷痛或者是疼痛拒按都会出现。另外,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还有饮食明显的减少,以及吐清水等,临床上也可能伴有一些精神疲惫等症状。患者脾胃有热可以分为实热和虚热,治疗方向也不同,在临床上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地选择一些中药方剂来进行调治。比如常见的有木香顺气丸、白虎汤等,来治疗脾胃有热,效果都是不错的。
张天鹏│鸡西市人民医院
2019/11/20收听(36990)
小孩脾胃积热实际上选择的中药要根据脾胃积热的程度选择,大多可选用消积导滞等中药配伍的成方,根据积热不同的程度,可以选择小儿健胃消食片、小儿化积口服液、保和丸,积食的程度越重、积热越重,比如有便秘、大便不通畅,用保和丸比较好。如果只是口臭、火气比较大的情况,消积即可,比如小儿健胃消食片及化积口服液。关键是注意日常的饮食调护,轻的也可以食疗,比如吃肉吃多了积食,可以吃白萝卜、山楂。如果面食吃多了、水果吃多了,可以吃神曲、陈皮、炒麦芽、炒谷芽等等,都是可以消积去火的。
石秀丽│威海市中医院
2019/04/30收听(32918)
小儿脾胃积热便秘的调理方法包括:1、中药的辨证调理:通过消食导滞、清热进行,可以... 林国彬│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 2023/08/14播放(50878)
小儿脾胃积热便秘的调理方法包括:
1、中药的辨证调理:通过消食导滞、清热进行,可以...
林国彬│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
2023/08/14播放(50878)
胃肠积热患者可能出现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口干、口渴、心中烦热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出... 刘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2023/04/14播放(88664)
胃肠积热患者可能出现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口干、口渴、心中烦热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出...
2023/04/14播放(88664)
"胃肠积热是中医的一个症候名称,可以见于口干、口苦、口臭,伴有身体热感,口渴饮水,出大汗伴有大便干燥,小便颜色深黄,舌苔黄,脉洪数,也可见于皮肤性疾病如痤疮、口疮或女性内分泌失调等。和饮食生活相关,如过食辛辣刺激或水分摄入少等引起,可以通过中医通腑泄热处理治疗,如常见的方药白虎汤或三黄片等;但是如反复发作建议行胃镜检查,必要时给予以肠镜等辅助。日常生活中多注意饮食,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少熬夜、少喝酒等,多吃水果、蔬菜,多喝水改善。"
谷阔│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2019/07/16收听(62766)
"患者出现肠胃积热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出现了胃热、肠道热相结合,大便秘结、腹胀、腹痛,以及脸色发红、身体发热,甚至高热。有的患者会因为高热而出现神昏谵语,意识不清,肠胃积热还表现为患者出现心烦、气躁、脾气大,还有口干、口臭、口腔溃疡、小便短赤,这些都是肠胃积热的相关症状。临床上可以通过中药进行调治,中药方剂比较常见的是麻仁润肠丸,也可以通过青麟丸进行治疗,甚至可以应用平胃散、承气汤进行对症调治。对于肠胃积热,临床饮食上也要注意,远离热量特别高的垃圾食品。"
2019/09/10收听(62432)
肠道积热的症状有腹胀、腹痛以及大便秘结,有的不排气、排便,比如大便2-3天/次特别干结。还有大便特别黏腻不爽,排完便后有肛门的烧灼感。一般情况下,肠道积热患者的舌质是红的,舌苔黄厚腻,而且伴有口干、口苦,甚至有火气上炎包括口腔溃疡,面部长痘痘等症状,都属于肠道积热证。遇到这种情况可以采用泄浊清热的药物比如大黄、黄芩、黄连还有枳实、厚朴,把肠道内的积热去掉。
郭敏│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0/03/26收听(96650)
"心脾积热主要是心脾两脏有热的情况,是一派热象,主要的症状有心烦躁扰,或者烦躁不安、口舌干燥、口干、口臭或口渴、小便短赤、大便干结、纳呆以及面赤、舌红、苔薄黄、脉滑数等,主要见于口腔溃疡、手足口病、鹅口疮等疾病,治疗以清心泻脾为原则,用清热泻脾散或导赤散来治疗。很多疾病都会出现心脾积热的症状,比如鹅口疮,鹅口疮患者在上述心脾积热的症状基础上,还有口腔满布白屑、周围黏膜焮红、烦躁不安或啼哭、呛奶或呕吐,或伴发热、面赤,唇红,指纹紫滞等症状,还有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患者在上述心脾积热的基础上,还会出现疼痛拒食、手掌、足跖、口腔疱疹,分布稀疏,疹色红润,根盘红晕不著、疱液清亮等症状。"
刘红亮│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3/03/22收听(6798)
脾胃热的病人通常需要清泻胃热,常见于《伤寒论》中的阳明证,阳明证可分为阳明经证和阳明腑证,均属... 刘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2023/06/14播放(58298)
脾胃热的病人通常需要清泻胃热,常见于《伤寒论》中的阳明证,阳明证可分为阳明经证和阳明腑证,均属...
2023/06/14播放(58298)
患者出现肠胃积热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食积所引起,也就是大量的饮食不消化或者在体位进行停留,而导致胃肠出现积热,出现热邪表现。第二、燥邪侵犯人体,多见于胃肠中津液不足出现热象。第三、湿邪停留于胃肠,这个非常的常见,多见于外界气候非常潮湿或者自身吃了垃圾食品,包括大量的油脂热量在体内聚集而成为湿邪,停留于胃肠出现热象。第四、瘀证,多见于血瘀会导致胃肠蠕动减慢,像胃肠道出现相关的血栓,以及出现其它瘀像都会导致。第五、胃肠道出现火热之邪直接侵犯,多见于患者炎症传导或者胃肠道有大量的感染出现。
2019/09/26收听(27924)
"积滞化热的意思是指小孩消化不良导致饮食积聚于胃,日久会蕴生湿热,患儿就会出现口气臭味,早晨起床的时候特别明显,容易流鼻血、晚上哭闹不安、睡觉时身体不停的翻动、磨牙、脾气急躁、易怒、肚子很烫、手脚心也发热、皮肤会发黄、大便臭而且干燥,甚至出现发热的情况,这样的症状持续时间久了就会损伤脾胃,伤阴耗血,影响小孩的生长发育,需要用清解郁热的药物来治疗。"
倪玉婷│北京市宣武中医医院
2017/09/29收听(16856)
"脾胃虚弱可以见于寒象和热象,区别的标准在于如果喜欢吃冷饮、吃凉的食物,多见于脾胃出现虚热的症状,而且还伴有口渴等相关表现。如果周身怕冷,并且喜欢吃温热的食物,提示体内有寒邪、虚寒的表现,多见于脾胃虚寒,可以通过相关的药物来进行对症治疗。临床上脾胃虚弱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表现为恶心、呕吐,还有相关的症状,应该尽早用药进行治疗。脾胃虚寒可以考虑应用附子理中丸来进行调治,脾胃虚热可以考虑应用半夏泻心汤来进行加减应用,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进行辨证治疗。"
2019/10/17收听(60900)
脾胃虚寒和胃热都可以见到胃疼的症状,虚寒的胃痛是隐隐的痛,剧烈的疼痛少见。胃疼时患者喜欢喝热水或者外用温暖的东西,可以得到缓解。遇到冷的,如喝冷饮、吃冷食或者遇到冷风时会加重。口干、口渴的症状比较少见,常伴有身体没劲、怕冷、大便多见不成形或者稀便、舌头色淡、舌苔白。胃热的患者胃疼伴有灼热感,也伴有泛酸,喜欢喝冷饮,常伴有饮食量多,也就是比较能吃,口臭、大便干、舌头红、舌苔发黄。
梁保丽│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2020/04/15收听(52126)
脾胃不和是中医术语,也是症状也是病机。脾胃不和从字面,是脾和胃功能不协调。脾在中医讲主运化,胃... 李卫青│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 2023/09/13播放(84466)
脾胃不和是中医术语,也是症状也是病机。脾胃不和从字面,是脾和胃功能不协调。脾在中医讲主运化,胃...
李卫青│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
2023/09/13播放(84466)
脾胃不好的症状,主要还是脾和胃要分开分析。脾的功能是升清,升清就是说它是管吸收的,它得把吸收的... 刘敏│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2023/08/27播放(99864)
脾胃不好的症状,主要还是脾和胃要分开分析。脾的功能是升清,升清就是说它是管吸收的,它得把吸收的...
刘敏│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2023/08/27播放(99864)
"脾胃差的症状表现为一组症候群,如纳差、乏力、痞满、腹胀、嗳气、打嗝或者嗳腐吞酸、反酸;有的患者或伴有泛吐清水,或者伴有口臭、口苦;伴有胃脘部的隐隐作痛、嘈杂。症状上有的病人会出现朝宽暮急,即早上尚能进食一些食物,中午或者下午甚至晚上腹部胀满,不能进食。大便方面表现为便溏或者不成形,大便时干时稀、不规律的症状。"
于明磊│泰州市中医院
2019/03/29收听(75746)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温暖
播放次数:3.25万
播放次数:2.75万
播放次数:4.8万
播放次数:5.69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