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监测血糖包括哪几个时间

2024-04-28 18:33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糖尿病患者常规要监测血糖,需要监测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的血糖,有时候也要监测凌晨3点的血糖。

1、空腹血糖:是在进食8-12小时之后测的空腹血糖,此时有一些患者会觉得空腹时间比较长、嘴巴比较干,会喝一点水。这个时候可以喝一口水,然后再进行血糖的监测,这没有问题。不管是指尖血糖,还是去医院进行静脉葡萄糖的测定,测空腹血糖的时候可以喝少量的水;

2、餐后2小时血糖:是指从吃第一口饭开始到2个小时的时候,再进行血糖的监测,就叫餐后2小时血糖。不管这顿饭吃了1个小时还是半个小时,都要从第一口饭开始计时;

3、凌晨3点血糖:主要是判断夜间血糖控制情况。另外,空腹高血糖的时候,要借助凌晨3点来判断是因为夜间出现了低血糖,而出现了反跳性的空腹高血糖,还是因为夜间的胰岛素分泌不足,或长效胰岛素的用量不足,导致空腹血糖升高。

所以,在监测空腹、餐后2小时血糖或夜间血糖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监测的方法、时间,监测血糖确实非常重要。

分享:

94

相关推荐

糖尿病监测血糖的时间

"糖尿病患者平常的监测内容首先是血糖监测,一定要了解、掌握血糖状况,包括空腹血糖和非空腹的血糖。非空腹的血糖可以测定任何时间的血糖,但是常规还是测量饭后2个小时的血糖,一般监测都是空腹加3顿饭后的2个小时血糖和睡前血糖,监测的频率主要是根据糖尿病的轻重。如果是1型糖尿病,或者是妊娠糖尿病,血糖的管控要求更严格,监测就会更频繁。因为都是胰岛素治疗,是很有效的治疗,要有良好的血糖控制,可能就会不可避免地带来低血糖风险。为规避低血糖,要更频繁的监测血糖。但是对于稳定的2型糖尿病,如果是以口服降糖药为主,血糖可能会相对更稳定,监测时间间隔较长,1周有1天监测即可。总之一定要了解血糖的变化,因为血糖高没有症状,除非产生并发症或者是急性并发症,对身体会有损伤。只有良好的血糖监测才能管控好血糖。如果没有血糖监测,根本不知道血糖有多高或者是多低,由此会造成损伤。因为血糖只是一个点的血糖,还有一段血糖的概念,比如糖化血红蛋白代表3个月平均血糖的水平,也可以通过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监测这一段时间的血糖管控。同时糖尿病患者还要定期的监测血脂,至少一年要测定2次血脂,因为糖尿病患者往往也同时合并有血脂代谢紊乱,良好的血脂管理也可以明显地减少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尤其是动脉硬化发生。还要监测血压、监测体重等,对于远期预后有很好的获益。"

语音时长02:35''

檀小珍太原市中心医院

2020/06/27收听(470)

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监测血糖时间

  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建议尽早开始筛查血糖,包括筛查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有条件的每年进行健康体检。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主要包括:①有糖尿病家族史,尤其一级亲属患...

房莹华润武钢总医院

2020/04/21阅读(3690)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452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