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儿内科
手机浏览
孩子的体温以腋下体温为准,正常的腋下体温在36-37℃。但由于孩子的体温调节中枢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新陈代谢比较旺盛,皮下脂肪较薄,因此孩子的体温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例如所处的室内温度较高,穿的衣物过多,盖的被子过厚等,这些情况会使体温适当偏高。
此外体温还会受到自身活动的影响,例如刚进食完热的食物,刚吃完母乳或喝完奶粉以及刚哭闹或运动过后,这些情况下体温也会适当偏高,甚至部分孩子的体温会升高0.2℃左右,这都属于正常范围。
所以在测量体温时,尽量保证室内温度适宜,同时在孩子处于安静状态时进行测量。如果孩子的体温>37.3℃,则认为存在有发热的情况,如果体温<36℃,认为存在低体温。
分享:
儿童体温>37.3℃时为发热,正常体温在36-37℃。但儿童体温调节功能比较差,受外界因素影响...
张忠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2023/04/21播放(71886)
"一般给孩子测量体温,有三种测量方式,肛门测量法也叫直肠肛温测量法,口腔测量法也叫舌下测量法,还有腋下测量法,不同体温的测量方式,它的正常体温范围是不同的,具体如下:1、肛门测量体温的正常体温范围是36.6℃-37.8℃之间。2、口腔测量体温的正常范围是36.3℃-37.2℃之间。3、腋下测量体温的正常温度是36℃-37℃之间。不同测量的方式,体温正常的范围不同,常用的是腋下测量体温的方式。腋下测量体温比较安全方便而且卫生,腋下测量体温,要采取正确的测量方式,在孩子安静的状况下,腋窝没有汗的时候,测量体温的时间是5-10min,这时候后测量体温的度数是反映孩子真正体温的度数。"
周小凤│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2020/06/04收听(62730)
通常孩子的正常腋温在36-37℃,体温在36-37℃说明在合理正常的体温范围内,不考虑病态或者...
张晓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2023/04/12播放(29039)
测量体温的方法有三种,包括腋测法、口测法、肛测法。一般通过这三种方法测得的体温正常值会略有不同...
王增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2023/07/12播放(49016)
"正常体温是指口腔温度低于37.3℃。如果超过或者达到37.3℃属于发热,体温波动于37.3-38℃之间时属于低热。体温波动于38.1-39℃之间时属于中度发热,发热体温波动于39-41℃之间时属于高热,体温超过41.1℃时属于超高热。当患者出现发热时,应完善相关检查,明确发热的原因,并给予相应的治疗。"
郭福莹│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2021/02/07收听(93910)
人的体温波动,早上体温略微低,下午活动以后体温会略微高。因为本身体内有专门体温调节中枢,根据体...
卢联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2023/10/23播放(60590)
小孩子体温超过37.3℃算发热,体温在37.3℃-38℃为低热,38℃-39℃为中等度发热,39℃-40℃为高热,超过40℃为超高热。一般体温超过38.5℃需要积极退热,可以吃退热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口服退热药以后需要适当喝温开水。低烧的时候可以给予物理降温,如洗温水澡、温水擦浴,或者是贴冰贴等。孩子发烧提示有炎症,大部分可能是呼吸道感染,可能伴有咳嗽、鼻塞、流鼻涕、咽痛、全身痛等,也要注意胃肠道、泌尿道的感染。根据孩子的症状来判断孩子感染的部位,如果孩子反复高热、精神差、呕吐、皮疹,需要及时就诊。
2020/08/27收听(31938)
"孩子若是额头明显发烫,腋下体温超过37.3℃,就属于发烧的症状。正常人的体温是36-37℃。37.3-38℃属于低热;38.1-39℃属于中等度热;39.1-41℃属于高热;41℃以上属于超高热。若是伴有鼻塞、流鼻涕、打喷嚏、咽喉疼痛、肌肉酸痛等症状,多数是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发烧,可以口服小儿感冒灵颗粒,能够治疗和缓解感冒引起的发烧症状。若是流行性病毒引起的发烧,可以口服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每次25mg,每天2次,5天1个疗程,能够预防和控制流感病毒。也可以配合中成药,如羚羊角冲剂、连花清瘟颗粒等清热解毒药物。若是体温超过38.5℃,可以口服布洛芬混悬液,具有解热镇痛的功效,能够起到快速退烧的作用。"
朱文洋│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
2018/10/15收听(55226)
新生儿的正常体温范围和成年人是相同的,是36-37.3℃之间,在一天中在正常范围之内波动,比如孩子哭闹或吃奶的时候会稍微偏高一点。因为新生儿期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比较大,如果给孩子穿盖过多的衣物,可以造成孩子体温偏高,严重时可引起捂热综合征,所以给予新生儿的宝宝要适当地穿、盖衣物,避免过厚。如果孩子体温偏高,也就是发热的时候,首选给予物理降温,也就是用温水连续擦拭额头、颈部、腋下等血管丰富的部位,也可以给孩子洗个温水澡。但是新生儿期孩子免疫功能偏差,如果反复发热,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应该平时勤测体温,观察孩子的体温变化。
韩洁│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2018/11/05收听(73222)
"体温在38℃以下称为低热,如果病人出现低热,建议多休息、多饮水,避免过度的劳累和受凉。建议针对病因给予对症的药物治疗,如果是病毒感染引起的低热,建议口服广谱的抗病毒药物,同时辅助口服具有清热解毒、抗病毒作用的中药进行治疗。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低热,建议口服广谱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如果是支原体、衣原体等其它的致病微生物感染引起的低热,建议服用大环内酯类的抗生素进行治疗。病人低热期间要增加营养,增强机体的抵抗能力,减少到公共场合的出入,随着药物治疗的有效以及机体抵抗力的提高,疾病就会痊愈。"
赵海潇│大庆龙南医院
2019/12/30收听(91500)
正常人体腋下温度在36-37℃左右,不过正常体温在不同个体之间略有差异。而且常受机体内外因素的影响而稍有波动,在24小时内,下午体温比早晨要略高一些,剧烈运动、重体力劳动或饱餐后体温也会略微升高,但一般波动范围不会超过1℃。妇女月经前及妊娠期体温稍高于正常,老年人由于代谢率偏低,体温相对低于青壮年。在高温环境下体温也可稍有升高。如果在平静状态下,经过仔细测量,机体体温超过37.3℃就可称为发热,37.3-38℃是低热,38.1-39℃是中等度热,39.1-41℃是高热,41℃以上是超高热。引起发热的原因有很多种,临床上可分为感染性与非感染性两大类,通常以感染性发热最为常见。
康鹏│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2020/05/23收听(96150)
"一般体温在37.3-38℃,算是低热状态。因为正常的体温应该是在36.5-37.3℃之间,超过37.3℃都算是发热。根据发热的度数可以分为低热、中度热、高热和超高热,一般37.3-38℃是低热,38.1-39℃是中度热,39.1-41℃是高热,超过41℃是超高热。对于低热的孩子,一般建议注意孩子的体温进行控制,多数的时候是使用物理降温,可以给孩子喝一些温热的水,让孩子尽量多出汗、多排尿,排出体内的热量,再有可以用温水擦拭身体,通过水的挥发可以有散热的作用,必要时可以给孩子洗个温水澡,也有明显的降温的作用。所以对于低热,主要是使用物理的办法进行降温处理。对于引起发热的原因,一定要积极进行控制,很多家长都认为高热需要重视,而低热可以忽略,是不对的,因为低热并不能代表疾病是否严重。有些孩子发烧很高,但是疾病并不是很重,像在幼儿急疹的时候,一般体温可以达到39℃甚至40℃但是疾病本身具有自限性,并不是很严重。但是也有一些疾病体温很低,疾病的情况很严重,所以要针对引起发热低热的原因进行对症治疗。"
王志新│中日友好医院
2020/07/20收听(59544)
"针对正常人的腋下体温,曾经有人做过25000人,100万次的体温测量,发现正常人的体温范围在36.2-37.5℃之间,早晨六点是体温的最低点,午后4-6点是体温的最高点,平均体温是37℃,所以定义体温超过37℃为发烧。体温在37-37.5℃之间的体温有可能是生理性的发烧,并不一定是真正意义上的病理性发烧,因为午后4-6点钟测量的体温,完全可以出现37℃以上的体温。另外,吃饱饭、洗热水澡、运动之后,以及女性的排卵期、孕妇等都可以出现大于37℃的体温,但是最高值不会超过37.5℃。所以,对于37℃-37.5℃之间范围的体温是生理性的发烧,还是病理性的发烧,需要结合患者是否有发烧的伴随症状,动态观察体温的变化。"
侯凤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2020/09/22收听(88336)
"低烧的定义一般是体温37-38℃之间属于低热,38-39℃之间属于中等发热,高热属于39-40℃。低热这个区间,其中37-37.5℃之间这个范围不一定都是病理性的发热,有一部分生理性的发热也可以出现这个区间的温度。比如午后4:00-6:00监测的体温,或者运动之后、饮完酒之后、洗完热水澡之后测量体温,或者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作业,以及女性排卵期或者怀孕的期间测量的体温,均可以出现37-37.5℃这个区间的发烧。不一定是病理性的,生理性的发烧一般不伴有任何临床症状,也不需要特殊处理,属于一种正常的现象。但是,如果这个区间的发烧患者有相关的症状,比如有畏寒、头疼、关节肌肉酸痛,这时候需要考虑病理性的发烧,必要的时候需要到医院去就诊。"
2020/10/26收听(16374)
"目前常用的测量体温的方法有腋窝、口温和肛温三种,而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几率比较高的还是腋温,不同的测量方法其正常的温度范围也有所差异。如腋温,正常的温度范围是36-37.2℃,因此超过37.2℃以上即为发热,而体温小于36℃为低体温。引起发热的原因比较多,常见的有感染性的因素和非感染性的因素。而低体温的原因也比较多,有生理性的原因,比如在寒冷的环境中呆的时间过久;也有病理性的因素,比如重症感染、休克、甲状腺功能低下等。因此不同的测量部位,体温的正常范围也会有所差异。拿到一个体温的值,必须先明确是从哪个部位测的体温,而且还要明确测得的数值是否有参考性。测量体温的时候一定要将体温计夹紧,而且要夹5-10分钟,这样才能保证测得的数值准确。测体温的时候,尽量避开刚进食、剧烈运动、情绪紧张或者是刚洗完热水澡之后。"
李彩霞│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
2020/07/27收听(58544)
产妇体温的正常温度与普通人群类似,即口腔温度不超过37.3℃,如果口腔温度超过37.3℃,则认...
黄帅│北京医院
2023/06/29播放(97366)
"腋下体温37.3-38℃属于发烧中的低热;38.1-39℃属于中等度热;39.1-41℃属于高热;41℃以上属于超高热。低热多数是因为细菌或病毒入侵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所致的发烧,极少数部分患者可见于肺结核及肺部肿瘤占位。若是感冒引起的发烧,可以口服感冒灵颗粒,能够治疗和缓解普通感冒及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烧症状。可配合中成药,如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蓝芩口服液、清开灵颗粒、板蓝根颗粒等。若考虑肺结核引起的低烧,建议到正规的专科医院诊治。如果是肺癌引起的低热,有手术指征者建议尽早手术治疗,无手术指征者建议放、化疗。"
2018/10/03收听(86108)
人体的体温超过正常值就是有发热,也就是腋窝温度超过37℃就是发热。如果是口腔温度超过37.2℃是发热,直肠温度超过37.5℃为发热,腋窝温度在37-38℃之间考虑为低度发热也就是低热,如果在38-39℃之间考虑为中等程度发热,腋窝温度在39-41℃之间是高热,超过41℃是超高热。人体的体温是在不断的变化波动之中的,但是正常情况之下都是在正常范围内波动,也就是腋窝温度是在36-37℃之间波动,一旦体温超过37℃或者是低于35℃,就要考虑是有异常体温的情况。
聂志扬│北京医院
2019/11/29收听(50604)
发烧即发热,不同的测量方法,体温的正常值范围不同。腋测法体温的正常值范围是36-37℃,口测法...
张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2023/12/27播放(43620)
"给宝宝测量体温的方式不同,体温正常范围是不一样的,给宝宝测量体温有三种测量方式,有腋温测量法、口温测量法、肛温测量法。腋温测量法的正常体温范围是36-37℃之间,口温测量法的正常范围是36.3-37.2℃之间,肛温测量法的正常范围是36.6-37.8℃之间,所以不同的测量方式,体温正常范围是不一样的。目前通常采用的是腋温测量体温,腋窝测量体温的正常范围是36-37℃之间,给宝宝采用腋下测量体温,要采取正确的测量方式,在宝宝安静的状态下,腋窝没有汗的时候,测量的时间是5-10min,这时候测量体温的度数可反映宝宝的真实温度。因为腋下测量体温受外界因素和自身因素干扰比较多,比如外界的气温比较高、孩子出汗比较多,或者孩子刚吃完饭、活动完、洗完澡后也有出汗,如果马上测量体温可能会偏高。所以测量腋下测量体温的时候,一定要在宝宝安静状态下,腋窝没有汗的时候,测量体温的度数才能反映宝宝的真实温度。"
2020/07/03收听(24186)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温暖
播放次数:3.25万
播放次数:2.75万
播放次数:4.8万
播放次数:5.69万
使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