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发烧特点

2023-11-06 12:25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发烧即发热,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疾病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是一种急性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的临床表现就是发热、干咳和乏力。通常发热都是高热,但是重症的患者在病程中可以是中低热,甚至没有发热。除了发热之外还会有干咳、乏力这样的症状,少数还会有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如咽痛、流涕等。

部分患者在病程进展至一周的时候会出现进行性发展的呼吸困难,也就是预示着要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一旦出现呼吸困难一定要高度重视,这个时候可能需要氧疗。

新型冠状病毒轻型的患者可能症状并不典型,只有轻度乏力,发热也只是低热的情况。所以新型冠状病毒患者发热的特点多种多样,存在个体差异。

分享:

48

相关推荐

发烧到39度是不是新型冠状病毒

孩子如果发烧39℃,可能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也可能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没有任何的关系,因为发热是任何原因都可能引发的孩子体温中枢出现的一个紊乱,仅仅是临床症状,没有任何特异性。所以对于孩子出现39℃的发热,仅仅能提示孩子出现体温的异常,并不能够诊断任何疾病。如果孩子存在这种流行病学的接触史,同时核酸检测阳性的情况下,出现39℃可能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本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也有可能不存在发热的情况,像孩子在无症状型或者是轻型,体温基本都是在正常状态,所以不能够用体温来判断是否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要根据孩子的流行病学的接触史和核酸的检测。如果任何原因引起的孩子的发热39℃,都应该积极的寻找引起发热的病因,不同病因所进行的治疗方法会有很大的差异,如果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肯定要进行隔离治疗。如果是普通的细菌感染,可以适当的进行抗生素的抗炎治疗,缓解孩子的炎症状态,也有些孩子像幼儿急疹,也会导致孩子出现39℃甚至40℃的发热,但是这种病毒一般具有自限性,一般在3-4天左右体温就会自动下降。所以对于不同原因引起的体温39℃,所进行的干预方法会有很大的差异性,所以一定要找到病因对症治疗。

语音时长01:50''

王志新中日友好医院

2020/07/20收听(23286)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758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