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普外科
手机浏览
气疝也就是疝气,是腹壁存在肌肉缺损,肠管从腹壁缺损疝出,体表摸起来较软、像有气一样,这是因为肠管内有气体和液体,腹腔内脏器摸起来感觉里面有气泡。疝气是腹壁肌肉退行性变所导致的肌肉缺损,也有部分患者是先天原因造成的腹壁肌肉缺损,当腹压增高时,比如走路时或咳嗽用力时,腹内的压力就会将腹腔内的脏器沿着肌肉缺损疝出来。
通常情况下疝出的包块为可复性包块,站立时疝出,平躺时可以还纳回位,但在某些急诊情况下,疝出脏器在肌肉缺损处形成肌肉环的卡压,无法及时还纳回腹腔,这种就属于需要处理的急诊情况,也被叫做疝气嵌顿。
分享:
"气疝是中医的一个病名,是指因气郁而发疝者,其证有三。一见,饮食不节、气血不和、寒温不调所生,症见腹中胀满,乍满乍减而痛,名曰气疝,治疗以理气为主,内服荔香散。二者因气郁而发作之阴囊坠痛,或仅有上腹结滞不适,大便秘结,小便涩难,遗尿,腹胀满等症状。治疗方法以疏肝理气,内服导气汤或用天台乌药散,若气虚还可以使用补中益气汤。三者是小儿,这种情况下需要手术治疗。"
陈小波│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2018/08/06收听(58760)
气疝又称小肠气,是常见的一种腹股沟疝气。腹股沟管局部的减弱,腹股沟管形成缺损,腹腔内脏器,如脂... 杨慧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2023/07/29播放(40960)
气疝又称小肠气,是常见的一种腹股沟疝气。腹股沟管局部的减弱,腹股沟管形成缺损,腹腔内脏器,如脂...
杨慧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2023/07/29播放(40960)
"患者所说的气疝其实医学学名应该叫腹股沟疝或者疝气,即人体的正常的脏器、组织离开正常的解剖结构,通过先天的或者后天的薄弱点、缺损或者孔道进入另一个部位,常见的疝气有小孩的脐疝、腹股沟斜疝、直疝、切口疝、白线疝、股疝。主要表现为患者腹部、腹内压力增加或者咳嗽、用力过度、用力排便的时候,肿物会脱离原来正常的位置进入其它不正常的部位,可能包括腹腔里的小肠、网膜、膀胱、卵巢都可以经过正常的先天的薄弱点,或者孔道进入另一个部分。那疝气怎么治疗呢?疝气目前来说唯一有效的治疗应该是做手术的修补,但一岁以下的患儿可以不进行手术,随着患儿的身体肌肉的增加之后,疝气可能会消除,一般情况下,一旦发展成为疝都需要手术治疗。现在主流的手术方法应该是无张力疝修补,也就是说把先天的缺损植入一种补片,也就是人工材料进行修补,修补后了疝气就不会再出现了,具体的修补的方式有很多种,有李金斯坦,即普通的补片或者腹膜前的修补,这种修补方式可能会比较复杂,但是一般都需要进行人工补片的植入,才能彻底治愈疝气。"
张广东│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
2018/05/14收听(68904)
"膈疝是内疝的一种,分为创伤性膈疝和非创伤性膈疝两种。创伤性膈疝是指外伤引起的膈肌破裂,属于外科的急重症之一,患者会合并腹腔脏器严重损伤以及呼吸障碍,常见于交通事故,高空坠落等等。非创伤性膈疝,很多都是先天性的发育原因引起的,常见的有食管裂孔疝。胸腹裂孔疝。另外肥胖的人群因为腹腔压力增高,会导致便秘以及弯腰、下腰等动作时,腹腔内的脏器通过薄弱的部位进入胸腔。"
李振凯│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总医院
2019/08/17收听(41094)
"疝气是普外科常见的疾病,这里提到的骨头的疝可能是把股骨的疝气听错并写作为骨头的疝,股骨的疝是经股环、股管自卵圆窝突出的叫做股疝。股疝多见于中年以上的经产妇妇女右侧比较常见,临床上虽然少见也占腹外疝的5%。在解剖上由于股管是狭长的、潜在的间隙,长约1.0-1.5cm,分为上下两口,腹压突然过高,腹内容物通过股管将部分肠管卡压在管的远端形成疝气,疝气特别容易因卡压的血液循环障碍而导致坏死,发生股疝的情况下应紧急至就近专科医院及时就诊,防止疝气出现的坏死。"
王长明│哈尔滨市骨伤科医院
2019/10/18收听(89476)
癫疝就是先天性的睾丸肿大,是一种正常的睾丸增大的先天性表现,不需要特殊的治疗。正常的睾丸容积为... 张祥生│河南省人民医院 2023/03/23播放(36624)
癫疝就是先天性的睾丸肿大,是一种正常的睾丸增大的先天性表现,不需要特殊的治疗。正常的睾丸容积为...
张祥生│河南省人民医院
2023/03/23播放(36624)
滑膜疝顾名思义就是由于各种原因,使滑膜卡... 郭树章│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 2023/12/19播放(39219)
滑膜疝顾名思义就是由于各种原因,使滑膜卡...
郭树章│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
2023/12/19播放(39219)
小脑扁桃体下疝是小脑扁桃体疝入枕骨大孔平面以下引起的一系列临床改变,临床可分为四种类型,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神经组织过度生长或脑干发育不良等有关。典型症状为颈枕部或臂部疼痛,呈现烧灼样放射痛,颈部活动时加重。此外根据损伤的位置还可能出现其它的表现,常伴有脊髓空洞症、颅骨脊柱融合畸形、基底凹陷症以及蛛网膜粘连等。需根据典型临床表现并结合X线、CT、磁共振成像等影像学检查可以确定诊断,治疗主要采取手术治疗,解除压迫与粘连,缓解神经症状及脑积水。
陈葵│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2020/03/29收听(18018)
"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又称为阿诺德-奇阿畸形,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发育异常。这个病是由于胚胎发育异常,导致小脑扁桃体的下部下降到枕骨大孔以下,疝入到颈椎管内,严重的部分经延髓的下段、四脑室的下部以及小脑蚓下部,也都能下疝到椎管里面。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常常合并有脊髓空洞,也可能由于脑脊液循环受阻而引起脑积水。另外,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常伴有其它颅颈区畸形,比如脊髓脊膜膨出、颈椎的脊柱裂和小脑发育不全等等,症状主要表现为头痛、上肢力弱、肩臂部的痛温觉减退、眩晕、恶心、共济失调、吞咽困难,甚至瘫痪等症状。"
李达│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
2020/03/25收听(82350)
"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为枕骨大孔区发育异常,使颅后窝容积变小,中线结构在胚胎期发育异常,小脑扁桃体异常延长或结合延髓下部疝入枕大孔,达颈椎椎管内,造成枕大池变小或闭塞,蛛网膜粘连、肥厚等改变的先天性发育异常。临床常伴有脊髓空洞,因为疝入结构不同,而临床表现不同:1、颈神经根损害引起的症状,患者出现枕部、颈部、肩部、上肢疼痛,肢体麻木、无力;2、延髓上颈髓损害导致的症状,表现为节段性肢体分离性感觉障碍、肢体不全瘫痪、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肌肉萎缩、呼吸困难、锥体束征等;3、锥体外系及小脑受压,主要表现为共济失调、行走困难、眼球震颤、肌张力低下等;4、高颅压症状,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视乳头水肿等;5、后组脑神经损害症状,表现为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声音嘶哑等。"
赖光辉│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2020/04/30收听(70074)
"股骨颈疝窝是发生在股骨颈部位的一种比较少见的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由于股骨颈的部位长时间受到摩擦或重力学的影响,局部的纤维结缔组织过度增生和骨组织增生形成。患者早期可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随着病变的发展会出现髋关节部位的疼痛和功能障碍,临床上容易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相混淆。患者如果有股骨颈疝窝的临床表现,就要及时的到公立医院进行X光检查或CT检查,要明确诊断。早期可以进行休息和对症治疗,能够防止病变的进一步发展。如果患者的症状比较严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行走时,必须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可以把增生的组织切除掉。"
王巍│沈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2020/07/29收听(72004)
疝俗称疝气、小肠气,为临床常见病,包括腹股沟疝、脐疝、切口疝、腰上疝、白线疝等。其中腹股沟最为... 黄劲松│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 2023/11/26播放(63780)
疝俗称疝气、小肠气,为临床常见病,包括腹股沟疝、脐疝、切口疝、腰上疝、白线疝等。其中腹股沟最为...
黄劲松│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
2023/11/26播放(63780)
"疝,即为人体的某个脏器或者组织离开其正常的解剖位置,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或者空隙进入另一个部位。常见的疝有脐疝、腹股沟疝、切口疝、手术复发疝、白线疝、股疝等。腹壁疝多由于咳嗽、喷嚏、用力过度、腹部肥胖、用力排便、妊娠、小儿过度啼哭、老年人腹壁强度变弱等原因引起腹压增高,迫使腹腔内的脏器,如小肠、盲肠、大网膜、膀胱、卵巢、输卵管等脏器通过人体正常或不正常的薄弱点或缺损、空隙进入另一部位。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是腹股沟疝,分为腹股沟直疝和腹股沟斜疝。"
焦占江│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2018/10/24收听(88760)
"气囊肿属于囊肿的一种,是指患者的囊肿中含有气体,属于良性疾病,是否严重需要根据气囊肿的位置来决定。囊肿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囊肿中如果含有气体则被称为气囊肿,如果囊肿存在于不重要的位置,属于比较轻微的疾病,治疗起来比较简单。但是,如果处于比较重要的位置,属于比较严重的疾病,例如肺部或者肠道的气囊肿,囊肿如果已经有症状并且大于5cm,这种情况需要通过手术进行切除,并且切除后需要进行消炎补液等治疗。气囊肿使用药物治疗是没有效果的,需要通过手术进行治疗,建议患者如果患有气囊肿,应当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手术。"
徐东升│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2020/07/29收听(17802)
临床没有气串这个疾病,临床有的是气喘,气喘病可以是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可以是急性喘息性... 宋志芳│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2023/05/16播放(32732)
临床没有气串这个疾病,临床有的是气喘,气喘病可以是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可以是急性喘息性...
宋志芳│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2023/05/16播放(32732)
气瘿为中医的病名,是瘿病的一种。气瘿是以颈前漫肿,边缘不清,皮色如常,按之柔软,可随喜怒而消长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俗称大脖子病,本病相当于西医的单纯性甲状腺肿,本病多与情志内伤、居住地区水质有关。本病多发于缺碘的高原山区,如云贵高原、黄土高原等,气瘿从形态上可分为结节性和弥漫性两种,结节性肿大常表现为一侧比较显著,囊肿样变结节若并发囊内出血,结节可在短期增大。弥漫性肿大表现为颈部两侧呈弥漫性肿大,但仍显示正常甲状腺形状,本病治疗采用内治法,以疏肝解郁、化痰软坚为主。如果瘿肿巨大伴有明显的压迫症状可做手术,将甲状腺大部切除,青春期患者不宜手术治疗。
彭艳│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020/03/10收听(32444)
内疝区别于腹外疝,腹外疝是腹腔内脏器沿着腹壁缺损向外疝出,而内疝并不是向外疝,而是内部脏器的内... 杨慧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2023/04/28播放(37332)
内疝区别于腹外疝,腹外疝是腹腔内脏器沿着腹壁缺损向外疝出,而内疝并不是向外疝,而是内部脏器的内...
2023/04/28播放(37332)
"疝是常见的腹部外科疾病,疝出现的原因是由于先天性或后天性因素导致腹部缺损,在缺损的基础上腹腔内脏器流到腹腔之外,有时候流出来的东西是小肠。在突出疝环的时候出现明显的咕噜声,因此有时百姓也称疝为疝气或小肠串气。在疝的治疗过程中,由于是腹壁缺损造成的疝,医生会用各种材料对缺损来予以修补,比如有的是人工材料,还有的是生物合成材料。无论用什么样的材料,大多都是为了将伤口薄弱处进行适当的增厚和修补,以减小手术后的复发。"
曹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2020/05/18收听(97196)
老百姓通常所说的气蛋,实际上是指小肠气,医学名词为疝气。常见的疝气为腹股沟疝,表现为大腿根部偏... 杨慧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2023/03/30播放(28896)
老百姓通常所说的气蛋,实际上是指小肠气,医学名词为疝气。常见的疝气为腹股沟疝,表现为大腿根部偏...
2023/03/30播放(28896)
"瘿病,中医病证名。是以颈前喉结两旁结块肿大为基本临床特征。主要由情志内伤,饮食及水土失宜引起,并与体质有密切关系。气滞、痰凝、血瘀壅结颈前,是瘿病的基本病理。临床常见证型有气滞痰阻、痰结血瘀、肝火旺盛、心肝阴虚四种,以上四种证型之间常发生转化。治疗瘿病的主要原则,是理气化痰,消瘿散结,活血软坚,滋阴降火,可针对不同的证候选用适当的方药。对本病的预防,应防止情志内伤,并注意饮食调节。"
苏玉凤│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2018/08/05收听(38984)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温暖
播放次数:3.25万
播放次数:2.75万
播放次数:4.8万
播放次数:5.69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