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普外科
手机浏览
肌肉注射体位要求与注射部位有密切关系,臀大肌肌肉注射体位一般为俯卧于床上或趴伏于桌上暴露臀部注射点,进行肌肉注射即可。三角肌肌肉注射应时,应将上衣脱下,使三角肌暴露于护士面前,可完成正常肌肉注射。
进行肌肉注射时,应注意进针深度,药液注射过浅则易造成局部包块处理不当易导致注射性感染。只有将针刺入肌肉内,才能尽可能减少因药液外渗产生的局部不适感。在肌肉注射后,患者本人应注意保护局部注射点,如适当压迫以及保护针孔。除减少出血外还可较大限度减少细菌入侵和注射点感染。若需反复进行局部肌肉注射,应定期更换注射点。
分享:
肌肉注射对于患者体位配合方面没有明确要求,但是以下这几种体位都可以作为注射的体位要求:1、俯卧位,扒在床上暴露臀部后要在注射的一侧臀部先画十字,在外上象限避开内角的部位进行注射垂直进针。2、侧卧位,将想要注射的一侧臀部朝上后保持侧卧位进行注射。3、坐位注射,放稍微高点的椅子让患者坐着后暴露臀部进行注射。4、站位注射,站位注射时应该让想要注射的一侧腿部放松,将身体重心压在另一侧腿部,有利于放松肌肉很好的进针和注射。肌肉注射时也可以选在三角肌处注射,三角肌注射部位在上臂靠外侧肩峰下两寸处,可以垂直进针进行肌肉注射,一般的位置没有特殊要求。
于园园│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2020/02/12收听(25276)
肌肉注射的部位都是选取肌肉比较厚,而且远离血管和神经的部位,在这些部位注射不但药水能够完全吸收,而且不会损伤血管和神经。所以,在肌肉注射的时候会发现护士经常有反抽动作,如果发现有小血管被扎破在进针后反抽的时候,针头里面会有进血。这时候就要移开位置,重新进行肌肉注射。肌肉注射的具体部位分为臀中肌、三角肌、股四头肌以及前臂肌肉,这些都可以作为临床上肌肉注射的部位。临床上应用最多的是臀中肌部位的肌肉注射,在打预防针的时候一般选取的上臂三角肌部位进行肌肉注射。三角肌肌肉注射的时候,一般选肩峰下5厘米处的上臂正外侧进行注射。臀部肌肉注射的时候可以采取连线法和画十字交叉法选取注射点位,都是选择臀部外上象限进行注射,可以有效的避开神经和血管,能够获得最大的安全性。
2019/08/29收听(37392)
"肌肉注射是临床上将药物注射进入人体的方式,是直接将药物注射进入肌肉中,通过肌肉来吸收药物而起到疗效。肌肉注射的时候要注意使用针尖直接刺入肌肉内,一般进针深度大约在2.5-3cm左右,回抽无回血之后再注入药物。注射的时候可以用手指揉动针头附近的肌肉,以帮助药物吸收。对于肌肉注射的部位,可以选择臀大肌、臀中肌或者臀小肌注射,最常用的是臀大肌。另外,还有一些患者可以在胳膊的三角肌部位注射。肌肉注射作用效果比皮下注射更快,而且对于刺激性较强、药量较大的药物,耐受性比较强。"
聂志扬│北京医院
2021/06/02收听(76978)
肌肉注射的方法主要可以分为三角肌法、背臀法、股外侧肌法以及腹臀肌法。三角肌法可以找到人体肩部最高点的下边缘部位,取与腋窝对齐的外侧倒三角形部位,在此部位进行注射药物。背臀法可以沿着臀裂最高点,在左右任意一侧划取一条平衡线,然后在髂脊的顶峰处向下取一条垂直线,在垂直线上的四分之一部位进行注射治疗。股外侧肌法,可以将大腿前部部位按照垂直以及水平方向分成三等分,形成九个方形后取外侧中间正方形区域进行注射治疗。腹臀肌法,可以先将手掌完全张开放在腹臀部位,手指指向患者头部,以食指为轴线找到髂前上棘的三指三角区域处,进行注射治疗。
王靖红│哈尔滨市骨伤科医院
2019/10/12收听(31374)
肌肉注射是将药物注入肌肉组织,通过肌肉组织的毛细血管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可以使药物作用于全身从而起到治疗作用,是临床上比较常用的给药方法。但肌肉注射是有创的,会比较疼痛,需要进行规范的操作治疗。如果注射时间比较长,或者没有进行正规操作把药物注入了脂肪组织内,会影响药物的吸收,容易引起局部结节,也容易引起局部的炎症,会出现红、肿、热、痛。注射的位置不对会损伤到神经,比如在臀大肌注射的时候会损伤到坐骨神经,对局部的肌肉也有一定的损伤,会引起局部肌肉的萎缩。给患者用各种药物的时候都有可能会引起晕针、过敏,在注射之前需要做好抢救准备。
王丽芳│宿迁市人民医院
2019/09/03收听(88250)
"肌肉注射是将药物注入人体内吸收,产生药效的方法。肌肉注射注意事项包括:第一、明确要注射的药物对于患者是否曾经有过敏的情况,或者可能引起过敏的情况;第二、选择肌肉注射的部位时注意一般婴幼儿最好不要使用臀大肌注射,避免损伤坐骨神经,如果经常长期反复肌肉注射的病人,注射部位最好经常更换,避免局部形成硬结;第三、注意注射时定位一定要准确,特别是臀大肌注射的定位,必须要注意避免损伤神经,将针刺入人体后,切勿将针头全部刺入,防止针头断裂,刺入人体后针头回抽无回血时,才可以注入药物,避免将药物直接注入血管。如果注射之后局部肌肉出现硬结,可以用热敷的方式处理。"
2019/08/11收听(36066)
"肌肉注射的缩写是i.m,小i和小m,在i和m之间会有一个点。口服的缩写是p.o,p和o中间也有一个点;静脉点滴的缩写是i.v.drip;静脉推注的缩写是i.v。缩写在医学上应用非常广泛,比如每天一次是qd、每天两次是bid、每天三次是tid、每天四次是qid,这样会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如果患者能够了解这样的缩写,也可以方便了解自己的用药情况。"
陈常云│日照市中医医院
2019/02/20收听(87258)
肌肉注射是目前一种非常常用的药物注射方法,将药物的液体通过注射器输入到人体身体里,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作用效果,到医院去进行打针和输液时,就会遇到肌肉注射。肌肉注射的角度需要根据选择肌肉的肌群,输入液体的不同种类具体而定,最常用的是臀大肌肌肉注射法,臀大肌肌肉较为发达,肌肉注射时针尖与皮肤呈90度角,也就是垂直进行刺入。但如果在肱二头肌进行肌肉注射时,建议针尖和皮肤成30-45度角进行肌肉注射。另外在皮下注射时,如腹部的肌肉或者在股二头肌、股三头肌进行皮下注射时,建议皮肤和垂直距离成30-45度角。
徐珊珊│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2019/10/30收听(51620)
通常肌肉注射采取的位置有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和上臂的三角肌,还有股外侧肌注射法。上述方法在医学上的定位分别如下:1、臀大肌注射时,通常应用十字定位法,也就是从臀裂顶点向左和向右分别画一条水平线,然后从最高点作一条垂直平分线,以外上象限的1/4作为注射的部位就可以进行定位了。2、上臂三角肌注射法,取上臂的外侧自肩峰向下2-3cm处,然后进行定位就可以进行上臂三角肌的注射。3、股外侧肌的注射方法,以大腿中段向外侧约7-8横指,位于膝关节上10cm就可以进行股外侧肌的定位注射。
2019/11/16收听(39150)
"被动体位是指患者不能自主的调整或变换肢体的位置,常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昏迷、重度的肢体瘫痪,以及极度衰弱的病人。强迫体位是指患者因为某种疾病为了减轻痛苦,被迫采用的某种体位,例如急性心功能不全的病人,常采用强迫坐位,也称为端坐呼吸,这种体位可以减少下肢静脉回流,使心脏负担减轻。再如急性腹膜炎的病人可以采取强迫仰卧位,病人仰卧、双腿屈曲,这个姿势可以减轻腹肌紧张度,减轻疼痛。一侧胸膜炎的病人常采取强迫侧卧位,因为这样能够减轻疼痛,并且可以使健侧的呼吸肌及肺部代偿性的呼吸,以减轻呼吸困难。"
王西凤│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2020/07/27收听(43038)
"肌肉注射有严格的操作流程,首先应该备齐消毒用品核对药物,和患者解释准备操作的部位,让患者放松不要绷紧肌肉,以取得合作,如果患者是儿童应该取得家属的配合。一般肌肉注射取坐位,用碘酒或酒精消毒皮肤等消毒液干了,排尽抽取药物的注射器里面的空气,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分开皮肤,右手相握笔的姿势一样进针以中指固定针栓,针头在注射的部位快速刺入肌肉。一般进针2.5-3cm,松开左手抽动活塞看看有没有回血,如果没有回血固定针头注入药物,注射完后用干棉签按压进针的地方,同时快速拔针。最后帮助患者恢复体位清理用品,嘱咐患者肌肉注射后必须在医院休息15分钟,才可以离开医院。"
肖惠珍│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2019/07/05收听(21728)
"臀部肌肉注射之前,要注意局部皮肤完整性。首先,要避开红肿、硬结、炎症、感染、疤痕等位置。其次,要避开臀部血管和神经的地方。通常在臀部用十字交叉法进行分区,在外上区也就是外上象限的地方,同时要避开内角进行肌肉注射,因为内角部位有可能有坐骨神经穿过。在注射之前先要抽吸针管,如果没有见到血液,说明注射的部位不会刺到血管中,再缓慢的推注药物到肌肉中就可以,并且在注射时要让患者放松肌肉。"
汤大纬│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
2019/08/02收听(97082)
"患者行肌肉注射时,导致局部鼓包的常见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肌肉注射时,不慎注射到患者皮下的动脉或静脉血管,造成局部血管持续渗血,形成局部血肿而引起鼓包。患者常伴有局部明显的肿胀、疼痛,此时可给予局部冰敷,促进血管收缩,避免局部血肿进行性加重,结合红外线照射理疗,外敷活血化瘀膏,促进血肿较快的吸收,从而减轻鼓包的症状。二、患者肌肉注射时由于局部的药物引起患者过敏反应,也可表现为局部明显的肿胀。此时患者可外擦青鹏软膏,口服迈之灵、氯雷他定等药物,减轻体内的过敏反应,改善局部的肿胀症状。大部分患者在48-72小时后局部鼓包可逐渐缓解,预后相对较好。"
温暖│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2019/11/19收听(35012)
"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时,一般采用体位引流,采用拍背震荡,头低胸高的方法咳嗽排痰。可以配合祛痰药物,如溴己新片、乙酰半胱氨酸胶囊、盐酸氨溴索片。病情较重时,可以静脉注射盐酸氨溴索注射液10-30mg,每天1-2次。如果支气管反应增高,炎性刺激支气管痉挛,可以口服或者静脉注射氨茶碱,但是滴速一定要减慢,否则会引起心律失常等症状。如果有咳血症状,可以口服云南白药胶囊每次0.5mg,每天3次。如果是中量或者大量咳血,可以采用侧卧位,胸部放置冰袋,给予垂体后叶素或氨甲环酸等静脉注射止血,可以使用抗生素药物控制肺内感染。"
朱文洋│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
2018/11/01收听(54498)
实施心肺复苏操作时,体位分为患者的体位和操作者的体位。通常来讲患者需要仰卧于硬板床或者地面上,... 易省阳│海南省人民医院 2023/02/01播放(78632)
实施心肺复苏操作时,体位分为患者的体位和操作者的体位。通常来讲患者需要仰卧于硬板床或者地面上,...
易省阳│海南省人民医院
2023/02/01播放(78632)
休克是由于机体大量失血、失液,导致有效血液循环量锐减,从而引起细胞、器官组织结构改变的病理过程... 黎忠于│江门市五邑中医院 2023/06/17播放(98066)
休克是由于机体大量失血、失液,导致有效血液循环量锐减,从而引起细胞、器官组织结构改变的病理过程...
黎忠于│江门市五邑中医院
2023/06/17播放(98066)
"休克体位就是患者在发病时将头抬高10到15度,同时将下肢抬高20到30度的位置卧于床上。同时我们要进行开放静脉通道,进行积极补液,纠正患者的低血压症状来缓解休克。另外我们要进行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来维护患者生命体征的平稳,还有我们要进行纠正休克以后导致的酸碱平衡紊乱,另外我们要使用一定的升压的一些药,比如是血管紧张素,还有一些血管活性药物的一些使用,来提升患者的血压,来缓解休克的发生。"
陈虎│长庆油田燕鸽湖医院
2018/05/09收听(32234)
对于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主要表现为强迫体位。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是一种较凶险的急腹症... 梁帅│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2023/08/24播放(60018)
对于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主要表现为强迫体位。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是一种较凶险的急腹症...
梁帅│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2023/08/24播放(60018)
直肠指检的体位可以有很多种,临床上常用的有胸膝位、仰卧位,还有侧卧位、站立的位置。根据病人的体... 孙建华│北京医院 2023/05/28播放(33056)
直肠指检的体位可以有很多种,临床上常用的有胸膝位、仰卧位,还有侧卧位、站立的位置。根据病人的体...
孙建华│北京医院
2023/05/28播放(33056)
"心肺复苏的体位,患者一般采取平卧位,脸朝上,躺在地上或者床上,如果床垫是比较软的,必须要在背部垫一块硬板,这样才能受力,从而保证胸外按压的质量。如果是单人施救,施救者一般在患者胸部的右侧进行操作;如果是双人施救,进行心外按压的施救者一般在病人胸部的两侧,进行气道管理的施救者一般在病人头顶的位置。如果有静脉注射,一般在病人的手和下肢的位置操作。"
罗兆雄│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2019/01/17收听(63738)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温暖
播放次数:3.25万
播放次数:2.75万
播放次数:4.8万
播放次数:5.69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