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第三医院
呼吸内科
手机浏览
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性炎症,可由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导致。细菌性肺炎是最常见肺炎及最常见感染性疾病之一,肺炎感染途径包括气溶胶吸入、血源传播及临近脏器感染。
口腔分泌物误吸入气管内及下呼吸道时,可造成病原体通过气管进入下呼吸道,属于肺炎感染主要途径。肺外感染多为血源感染,如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肝脓肿可造成临近肺部感染,极少情况下临近感染病灶蔓延可直接形成肺炎。
分享:
肺炎目前还是通过呼吸道的途径传播,通过空气、飞沫进行传播。血行感染的肺炎常见于皮肤的痈疖,感染金葡菌形成菌血症,最后通过血行转移到肺脏形成肺炎。肺炎目前能够确诊的感染途径也就是呼吸道感染和血行感染两种,所以要针对传播途径进行彻底的阻断,得了肺炎的患者一定要戴口罩,防止通过呼吸、打喷嚏传染给他人。如果已经有局部感染灶如皮肤痈疖的人一定要用抗菌素及时消炎,防止形成进一步的炎症。
解治平│牡丹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2020/03/23收听(56532)
"肺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主要是通过呼吸道传播。如果与携带肺炎病原体的患者密切接触,可以通过咳嗽、打喷嚏所产生的呼吸道飞沫来传播。还有可能会通过血液传播,或者通过邻近组织的感染传播。在人们淋了雨之后,或者经常熬夜、生活没有规律的情况下,抵抗能力会比较弱,在这时,如果被这些病原菌感染,会沿着呼吸道下延形成肺炎。平时要注意保暖和休息,要提高身体的抵抗能力,也需要尽量避免与肺炎患者密切接触,还需要开窗通风或者适当的用空气消毒剂,这样能够预防肺炎。"
王丽芳│宿迁市人民医院
2019/07/29收听(60920)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主要是通过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的形式进行传播,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的情况下,也存在气溶胶传播的可能。气溶胶传播可能造成远距离的传播,在公众日常生活中出现的概率不高。此外现在研究发现在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的病人的粪便、尿液中也可以发现新型冠状病毒。因此平时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勤洗手,出门戴口罩,才能减少和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可能。
赵海潇│大庆龙南医院
2020/03/05收听(52976)
"目前流行的新型肺炎,属于我国传染病防治法的乙类传染病,按照甲类传染病进行管理。这个肺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呼吸道飞沫传播的途径为主,还有经过气溶胶、密切接触的传播。患者打喷嚏、咳嗽、流鼻涕形成的飞沫,被近距离接触的人群吸入到气道,从而引起感染。飞沫又会沉积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病毒的浓度非常高,健康人群会在这个环境中吸入而被感染。患者气道的分泌物,被健康的人群用手接触皮肤,再接触自己的五官,从而被感染。"
李红冬│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
2020/04/25收听(80898)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传染途径,也就是传播途径,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接触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造成感染。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由于在粪便、尿液中可分离到新型冠状病毒,应注意其对环境污染,造成接触传播或气溶胶传播。易感人群是人群普遍易感,在感染后或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可获得一定的免疫力,但持续时间尚不清楚。新冠肺炎的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其在潜伏期即有传染性,发病后五天内传染性较强。"
张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2020/09/14收听(25486)
"肺孢子菌肺炎传染途径是空气传播,通过空气中的孢子进入患者呼吸道,由于患者自身的免疫力缺陷、抵抗力差,孢子就会在呼吸道内大量的繁殖、生长、复制,从而在肺部形成孢子菌肺炎。临床该肺炎的主要因为患者的免疫力特别的虚弱所引起,如艾滋病患者、肿瘤患者、长期卧床患者等,都是肺孢子菌肺炎的主要感染人群。临床可以通过增强免疫力、调整原发病进行预防与治疗,该肺炎的治疗主要是通过复方磺胺甲恶唑片、复方新诺明、抗真菌药物等,在医生指导下合理治疗。"
张天鹏│鸡西市人民医院
2020/04/02收听(77066)
"肺炎属于呼吸道传播的疾病,因此肺炎具有一定的传播性,但是根据不同的致病菌,它的传染性也不一样。一般来说,正常人免疫力正常时,对抗一般的致病菌,比如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衣原体、支原体,我们是可以正常抵御的。但是有些致病菌,它的传染性比较强,比如军团菌以及院内传染性的肺炎,如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真菌等,传染性比较强,我们正常人可能容易受到播散、传染。因此,对于肺炎患者,建议注意隔离,戴口罩,而正常人要注意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勤洗手,必要的时候也要做好自身防护。"
张宁│河北省人民医院
2018/09/28收听(13858)
"肺炎传播的主要途径,如下:第一、通过呼吸道的飞沫、痰液传播,其中咳嗽、打喷嚏释放出的飞沫中病原菌最多。第二、可以通过接触污染物体的病原菌直接接触传播。肺炎最常见的有细菌性肺炎和病毒性肺炎,相对而言病毒性肺炎的传染性更强,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甲流、乙流等,均可发生聚集性传播。细菌性肺炎常常容易在免疫力低下的患者中传播,如长期住院患者,容易被传染上肺炎克雷伯杆菌、绿脓杆菌、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细菌性肺炎。因此,要避免到疾病正在传播的地区,以及避免与患者的密切接触,必要时戴好口罩、勤洗手,与患者保持1-2m的安全距离,对患者的痰液进行消毒处理,室内环境要勤开窗通风。"
牟小芬│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2021/01/18收听(51656)
"肺炎不谈传播途径,只有具有传染性,属于传染病的肺炎才会谈到传播途径。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在密闭的空间,在相对密闭的环境中,人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的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由于在粪便及尿中可分离到新型冠状病毒,应注意粪便及尿,对环境污染造成气溶胶或接触传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易感是人群普遍易感,传染源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主要是控制传染源,就是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进行隔离,再有就是切断传播途径,还有保护易感人群。"
2020/04/30收听(19654)
肺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通过飞沫传播,所以当患者确诊为肺炎后,要进行适当的隔离,出门时要戴口罩,避免出现交叉感染。致病微生物不同,肺炎的传染性也不同,例如病毒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有较强的传染性,细菌性肺炎传染性较小。患者确诊为病毒性肺炎或者支原体肺炎时,要与老年人、儿童以及免疫力低下的人群隔离,避免出现交叉感染。确诊肺炎后要进行积极的治疗,可以减少传染性,需要采取抗感染、抗病毒、抗非典型致病菌的治疗,同时给予对症等治疗。
郭福莹│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2020/10/15收听(93362)
"肺炎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伴有发热,有些患者还会出现咯血、胸痛、胸闷、呼吸困难的症状。对于明确诊断肺炎的患者,需要进行鉴别病原学,其中肺炎支原体就是最常见的一种致病菌。对于肺炎支原体,患者感染的通过飞沫传播,也就是呼吸道传播。传染源多为感染肺炎支原体的患者,或者是隐性的感染者。预防途径主要是避免避免拥挤人群的接触,进行戴口罩的防护可以减少传染,同时可以通过增强自身的免疫力,抵御外部细菌、支原体等感染。"
刘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2019/07/01收听(30184)
"肺炎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空气进行传播,像说话、打喷嚏、距离过近都会造成传染。另外,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像吐的痰液进行挥发所引起以及通过手的传染源进行污染也会诱发。可以通过合理的卫生条件以及严格的隔离,使肺炎传播途径消灭,使肺炎不能够大面积扩散,特别是针对传染性极强的肺炎。临床上肺炎的治疗应该标本兼治,控制咳嗽、咳痰、喘憋、发热等症状的同时针对病原体进行治疗。病毒、细菌、支原体等引起的肺炎,可以选择合理的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抗真菌药物等进行调治,对于肺炎的彻底治愈有很大帮助。"
2020/02/27收听(95538)
通常肺炎无传播途径的说法,因为仅有传染病才有传播途径。通常对于传染病而言,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 张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2023/09/01播放(28209)
通常肺炎无传播途径的说法,因为仅有传染病才有传播途径。通常对于传染病而言,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
2023/09/01播放(28209)
肺炎传播途径以呼吸道传染为主,也就是打喷嚏、咳嗽等。在咳嗽的时候飞沫中含有病毒或细菌,近距离接触通过飞沫可以将病毒和细菌传染给健康人群。一般的肺炎位置比较低,属于下呼吸道咳嗽出来的痰中带有细菌,传染可能性比较低,但是对于所有的肺炎还是要避免密切的接触,在咳嗽的时候要用纸巾捂上口,纸巾折叠以后扔掉,或者用肘部来捂上自己的嘴巴,防止病毒或者细菌传染给对方。有一些传染性引起的感染,比如结核、病毒性肺炎传染是非常明显的,尤其是像最近的新冠病毒肺炎感染,它的传播主要是通过飞沫,也就是说咳嗽来传染,也有一些气溶胶,就是在密闭的环境中病毒浮在空中,浮在空中的病毒还是带菌者咳嗽咳出来的,所以呼吸道传染是肺炎传播的主要途径。
冯淬灵│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2020/05/05收听(21050)
"对于肺炎的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染。肺炎又分病毒性肺炎、细菌性肺炎,或者真菌性肺炎等。相对来说,病毒的传染性要强一些,通过新冠的疫情可以了解到病毒的传染力是比较强的,并且没有新冠之前,也知道流感季是很多病毒传染。相对来说,病毒感染后引起病毒性肺炎的概率较低,除非是免疫力比较低,基础病比较多的患者,容易出现病毒性肺炎。对于细菌性肺炎,多数呼吸道传播途径比较弱,有时可能源于自身的病毒肺炎,病毒性感染诱发或者并发了细菌感染,继而转为肺炎。"
王新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2020/12/03收听(79428)
"肺炎是呼吸系统的一个相对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在人体淋雨、受凉等因素诱发,容易受到病原体趁虚而入,导致肺部的黏膜发生炎症反应。其主要的传播途径,是来自于携带肺炎病原体的患者咳嗽、打喷嚏等所产生的呼吸道的飞沫传染,或者是接触遭受到这些飞沫污染的物品,如毛巾、纸巾等。健康的人群吸入了这些致病的病原体,并且有机会附着在鼻咽黏膜等处,急剧繁殖。由于机体抵抗力相对下降的时候,这些病原体会向呼吸道下方蔓延,形成下呼吸道的感染而引发肺炎。"
2018/10/03收听(34360)
肺炎不一定都有传染性,传染性肺炎包括流感所致肺炎、新型冠状病毒所致肺炎,此类肺炎具有传染性,存... 施熠炜│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2023/06/27播放(92662)
肺炎不一定都有传染性,传染性肺炎包括流感所致肺炎、新型冠状病毒所致肺炎,此类肺炎具有传染性,存...
施熠炜│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2023/06/27播放(92662)
"对于肺炎的传播,首先肺炎是由于吸入外来的致病菌而引起的肺部炎症,它可以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或者是空气传播方式。对于有传染性肺炎,容易引起暴发流行,所以要采取隔离治疗的措施。对于肺炎的患者密切接触时,也要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观察。在隔离期如果被诊断出来有肺炎,或者是通过化验检测出来肺炎的致病菌为阳性时,也可以诊断为肺炎。通常隔离的时间是14天,而对于这次新冠肺炎的隔离期也界定为14天。由于潜伏期比较长,有的最长可以达到21天才发病,所以定为隔离期为14天,便于观察患者以及不能够漏掉确诊的患者,而造成不良的后果。"
2020/12/23收听(27816)
"一般临床上发生灰指甲,最常见的就是自体感染导致的。很多患者是由于自身有手癣、脚癣,从而导致真菌蔓延到指甲附近,造成灰指甲的发生。还有一些患者是由于身边密切生活的人患有真菌病,比如手癣、甲癣、足癣,但在共同生活的时候,患者个人私密物品没有与对方分开使用,所以会导致真菌的传播。还有的患者是由于自身指甲上有一些小破口,或者长期在潮湿阴冷的环境当中进行工作,所以给了真菌侵入指甲的通路。有一些患者是由于本身身体条件比较差,所以容易导致发生灰指甲的传染。"
闫素│日照市中医医院
2019/03/12收听(85264)
艾滋病病毒有三种传播途径,分别为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垂直传播。其中以性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并且男男同性恋传播艾滋病的占比非常高。目前在我国共用针具进行静脉吸毒,也是传播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因此想要有效预防感染艾滋病就要从传播途径入手,阻断传播途径,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就诊看病;使用安全的血制品,不滥交、固定性伴侣,正确使用安全套,不与他人共用针具;远离毒品,珍爱生命等都是有效预防感染艾滋病的行为。
王微│辽源市中医院
2019/05/20收听(13384)
河南省中医院 臧宾宾
播放次数:3.94万
空军福州医院 林庆安
播放次数:9.34万
珠海人民医院 袁红
播放次数:6.12万
河南省人民医院 李英
播放次数:1.16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