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急诊科
手机浏览
血象低,主要可引起以下问题:
1、血液系统疾病:贫血是引起血象低的最常见原因,无论三系中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哪一系下降,均有可能因贫血导致。严重血象低可引起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如缺铁性贫血,还有海洋性贫血、地中海性贫血。如果患者出现严重血液系统疾病,包括血液系统肿瘤,前驱期可出现血象低;
2、免疫功能疾病:在免疫功能严重受损情况下,包括自免全项功能不足,以及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紊乱,可有血象低的现象;
3、内分泌代谢疾病:如果患有风湿病、类风湿病,或者重症感染、传染病,严重时可有血象低。
分享:
"血象低就是指外周血中白细胞数量低于正常范围,血象低在临床上非常常见,如果血象是轻度的减低,病人有时可没有明显的症状,有的人可能会出现轻度疲乏无力的症状,在活动的时候会感到四肢酸软无力,需要坐下来休息。如果血象严重的降低,病人的免疫功能就会下降,容易出现发烧的症状,尤其是在劳累、受凉以后,容易出现发热、咽干、咽痛、咳嗽、咳痰等一系列的症状。如果血象重度降低,比如中性粒细胞低于500个\/ml,在临床上叫做粒细胞缺乏症,这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大部分病人会发生严重的感染,表现为高热、畏寒、寒战,这种情况需要及时到医院治疗,抽血培养,查找病原菌,然后根据药敏试验给予敏感的抗菌药物治疗。"
刘加强│日照市人民医院
2018/12/25收听(29156)
血象低指外周血中白细胞减少。白细胞低常见的原因有很多,既包括感染的因素,也包括非感染的因素。而... 徐京杭│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2023/06/06播放(38722)
血象低指外周血中白细胞减少。白细胞低常见的原因有很多,既包括感染的因素,也包括非感染的因素。而...
徐京杭│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2023/06/06播放(38722)
血象低一般是指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下降,临床常见的病因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感染的因素,常见于麻疹、风疹、流感病毒感染,也可以见于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以及结核杆菌引起的粟粒性肺结核。第二、血液系统疾病,比如淋巴瘤、再生障碍性贫血。第三、接触射线,比如长期接触X射线或者应用放疗治疗各种肿瘤。第四、自身免疫性疾病,比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常表现为白细胞总数下降。第五、脾功能亢进,肝硬化的患者常有脾大、脾功能亢进,破坏白细胞和血小板。第六、药物的因素,应用某些退热药物或者应用抗生素、化疗的药物,常表现为白细胞总数下降。
侯凤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2021/05/04收听(44950)
"血象低就是指外周血中白细胞数量低于正常范围,也就是白细胞减少。在临床上白细胞减少有多种原因,最常见的一种原因就是慢性炎症,如慢性鼻炎、慢性咽炎、慢性胃炎、慢性妇科炎症等,由于慢性炎症引起免疫破坏,会导致白细胞数量的减少。某些血液系统疾病也会出现血象低的情况,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以及比较重的缺铁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都会出现血象低的情况。恶性肿瘤病人如果接受放疗或者化疗以后,由于骨髓造血干细胞受到损伤,造血能力下降,也会出现血象明显降低的情况。"
2019/02/12收听(23464)
"血象低指的是血常规中的白细胞计数低,白细胞计数的主要成分是淋巴细胞以及中性粒细胞,这两种细胞计数一般也会明显降低。可以见于疾病状态,比如可以见于感染,当轻症感染的时候白细胞的计数上升,但重症感染的时候白细胞的计数反而下降,应该根据相应症状以及治疗之后的表现进行判断。重症感染,如果应用了比较及时的对因治疗,白细胞计数一般能够逐渐恢复,并不会持续在比较低的程度。但另一些疾病造成的白细胞计数偏低,可能是持续性的,比如肝硬化导致的脾脏增大以及脾功能亢进,破坏血细胞增多。如果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或者血液系统疾病,比如再生障碍性贫血,也可以导致白细胞减少。如果长期应用干扰素或者接触了放射线,白细胞计数也可能因此而出现降低。"
历见伟│日照市中医医院
2019/08/12收听(35844)
"血象低是指外周血中白细胞数量低于正常范围,正常成年人外周血中白细胞的正常数量是4000-10000个\/ml,低于4000个\/ml就是血象低。在临床上血象低最常见的原因有:一、病毒感染,尤其是感冒病毒、风疹病毒、乙肝病毒等,这些病毒感染时会出现血象降低的情况。二、病人应用放疗、化疗等各种治疗以后,由于这些治疗方法对造血干细胞造成了损伤作用,造血干细胞增殖、分裂受到抑制,也会出现血象低的情况。三、某些血液系统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由于骨髓造血功能的衰竭,也会出现血象低的情况。"
2019/01/02收听(66546)
"发烧的时候,如果出现了血象低,最常见的原因就是病毒性的感染,这个时候需要服用一些抗病毒的药物来进行治疗。比如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利巴韦林、蓝芩口服液或者四季抗病毒合剂。但是有一些情况也会造成血象低的,比如应用了比较多的退烧药,需要结合一下服药的病史。另外,一些血液系统的疾病也会造成血象低发烧。需要把血象的具体数值描述给医生,从而判断是哪种原因引起来的血象低。如果血象持续性的走低,并且发烧逐渐严重。这个时候需要去医院赶快做骨髓穿刺的检查,排除血液系统的疾病。"
王阳阳│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
2018/09/23收听(97024)
血象低是指外周血中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数量低于正常范围,根据中性粒细胞的数量,血象低有轻度减低、中度减低和重度减低。轻度减低,病人没有明显的不适,机体的免疫功能也没有受到影响,可以不用做任何处理,定期复查血常规即可。中度血象减低,病人可有轻度的疲劳感,轻微活动后疲乏明显,剧烈运动后容易出现咽部疼痛、发热等症状,这时候就需要多休息,适当的服用升高白细胞的药物。如果是重度减低,特别是中性粒细胞低于500/ml时,病人的疲劳感会非常明显,容易出现高热,伴有畏寒、寒战、口腔炎、咽峡炎,甚至肺炎。这时候就需要到医院去做细菌学检查,应用粒细胞刺激因子升高白细胞,同时根据细菌学检查和药敏试验,给予敏感的抗菌药物治疗。
2018/10/18收听(61026)
"通常所说的血象一般指血常规中的白细胞。血象低,也就指白细胞减少。临床上白细胞减少的病因是很多的,总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感染性的疾病,病毒感染是引起白细胞减少最常见的原因,例如流感、麻疹、病毒性肝炎等等。另外,有些细菌性的感染,如伤寒杆菌感染的也可以引起白细胞减少。2、对于年老体弱的或者有慢性消耗性的疾病、恶性肿瘤的患者,在严重感染的时候,白细胞有时不升高反而下降。3、血液系统的疾病,例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减少症、粒细胞缺乏症,还有部分白血病的患者,白细胞也是可以降低的。4、接触放射线或者是某些药物,例如解热镇痛的药物、抗肿瘤的药物、抗甲状腺的药物,也是可以引起白细胞降低的。"
王艳军│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2019/06/04收听(42984)
血象低首先需明确哪项低,血液中最常见三种细胞,即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其中任何一项降低均可称... 李燕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2023/12/02播放(79872)
血象低首先需明确哪项低,血液中最常见三种细胞,即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其中任何一项降低均可称...
李燕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2023/12/02播放(79872)
发烧伴有血象低,需要考虑以下几种可能:一、感染因素1、病毒感染:如... 侯凤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2023/06/15播放(82330)
发烧伴有血象低,需要考虑以下几种可能:
一、感染因素
1、病毒感染:如...
2023/06/15播放(82330)
临床上一般说的血象指白细胞,白细胞的正常值是(4-10)×10^9/L,检测值高于10×10^... 曾艳丽│河南省人民医院 2023/04/19播放(37996)
临床上一般说的血象指白细胞,白细胞的正常值是(4-10)×10^9/L,检测值高于10×10^...
曾艳丽│河南省人民医院
2023/04/19播放(37996)
再生障碍性贫血目前最主要的表现主要是造血功能衰竭。主要表现为为白细胞减少,红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 沈益民│浙江医院 2023/08/22播放(50506)
再生障碍性贫血目前最主要的表现主要是造血功能衰竭。主要表现为为白细胞减少,红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
沈益民│浙江医院
2023/08/22播放(50506)
病毒感染血象的特点多种多样,因为病毒感染本身为较广的概念,需根据具体疾病及具体病毒的感染种类,... 徐京杭│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2023/06/11播放(59724)
病毒感染血象的特点多种多样,因为病毒感染本身为较广的概念,需根据具体疾病及具体病毒的感染种类,...
2023/06/11播放(59724)
"血象指标就是指外周血中白细胞的数量。白细胞的数量与年龄密切相关,比如健康成年人白细胞的数量是每毫升血液中含有白细胞4000-10000个,但是在新生儿,白细胞的数量是每毫升血液中含有白细胞15000-20000个,但在6个月到两岁的婴幼儿,外周血中每毫升含有白细胞的数量是11000-12000个。血象指标的正常值与年龄密切相关,在分析血象时,首先要考虑检验诊断年龄因素,否则如果是一个新生儿血象15000,这是一种正常的情况,但是在成年人就属于血象明显增高。往往就要考虑是否有炎症感染的情况,在分析血象指标时,一定要注意观察检验者的年龄。"
2019/05/24收听(91854)
"病毒感染造成的血象,因为每种病毒以及相应的时期不同,会有所差别。病毒感染的时候白细胞计数可以在正常范围或者偏低,但并非所有的病毒感染都是这个样子,比如流行性出血热就是病毒感染导致,初期白细胞计数可以明显增高,严重的甚至高于20x10^9 \/L或者60x10^9 \/L。感染的时候血小板还会明显降低,但只见于流行性出血热,以及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等特殊情况。如果是其他的病毒感染,相应的血象也可能有不同的特点,比如手足口病的时候初期白细胞计数可以明显增高,而且以中性粒细胞升高为主,淋巴细胞计数初期不会升高,病情进展1-2天之后淋巴细胞计数才会升高,这时中性粒细胞会恢复到正常范围。所以病毒感染的血象并不能单纯通过血常规的相关项目确定,应该结合临床表现以及相应的诊断综合判断。"
2019/08/20收听(97954)
血象通俗的说,就是血常规的化验结果,是指对外周血中的血细胞的数量和形态进行检测。血象的内容有白细胞的数目,中性粒细胞的数目和比例,淋巴细胞的数目和比例,嗜酸性粒细胞的数目和比例,嗜碱性粒细胞的数目和比例,单核细胞的数目和比例。还有红细胞的数目,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平均红细胞容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网织红细胞的数目和比例,血小板的数目,血小板的压积,大、中型血小板的比例等。通过血象检查,可以提供很多临床资料,为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
2018/10/08收听(12642)
"婴儿血象特点如下:1、白细胞总数,刚出生的小婴儿白细胞总数可达25000\/mm3,然后逐渐下降,正常值在10000-12000\/mm3左右。2、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例,刚出生的小婴儿中性粒细胞比例偏高,可达70%左右,然后淋巴细胞逐渐增加,中性粒细胞逐渐减低。在生后第4-6天有一个交叉,就是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各占50%,然后淋巴细胞又逐渐升高,白细胞逐渐减少,在婴儿期到1周岁左右都是淋巴细胞为主,在60%左右。3、血红蛋白特点,血红蛋白刚出生时比较高,在160g\/L以上,然后逐渐下降,新生儿出现生理性黄疸。生后6-8周,血红蛋白下降可达到110g以下,出现生理性贫血,然后逐渐回升,生后6个月达到110g以上。"
李梅│哈尔滨市儿童医院
2020/07/28收听(79538)
儿童白血病的血象要看是处于哪个阶段,具体如下:1、发病初期:典型血象是白细胞急剧... 何珂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2023/11/02播放(37977)
儿童白血病的血象要看是处于哪个阶段,具体如下:
1、发病初期:典型血象是白细胞急剧...
何珂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2023/11/02播放(37977)
"支原体是细胞外生存的最小的一种微生物,但又具有某些细菌的特性。支原体感染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一种病原体感染,支原体感染的血象特点是什么?由支原体感染引起的血常规现象特点为白细胞增高或者轻度增高,也有白细胞降低的现象表现。另外,除了白细胞之外,中性粒细胞也会有增高的情况,但是淋巴细胞可能是正常的。但这是支原体感染的血象的特征表现,可以通过这个血象特点以及临床表现,选用阿奇霉素或者红霉素来进行积极治疗。"
刘洪武│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
2019/08/10收听(92402)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温暖
播放次数:3.25万
播放次数:2.75万
播放次数:4.8万
播放次数:5.69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