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立医院
内分泌科
手机浏览
经常吃蜂蜜不会引起糖尿病。糖尿病的发生与遗传、精神因素、后天环境、肥胖等有关,并非单纯由糖摄入过多引起。而胰岛素分泌缺陷、敏感性降低,是导致糖尿病的主要原因。
一般建议,儿童青少年每天食用蜂蜜量为30-50克,成年人每天食用蜂蜜建议量为50-100克。通常在上述范围内,长期适量食用蜂蜜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已经存在血糖升高或患有糖尿病的人群,不建议食用蜂蜜。
分享:
一勺醋、一勺蜂蜜治疗失眠,是民间的土办法,并没有科学根据,也不能够治疗失眠。醋是厨房里必备的调...
黄世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2023/05/16播放(31648)
"如果内分泌水平正常,没有胰岛功能问题,身体健康的话,蜂蜜喝多了之后是不会得糖尿病的,因为糖尿病主要是因为饮食或者遗传的相关病因所导致的。如果日常生活中经常摄入高糖、高油、高脂的食物,又不进行大量的能量消耗时,体内堆积的糖分或者其他成分过高,很容易破坏内分泌的紊乱,使患者得糖尿病。但是,蜂蜜属于能够促进人体新陈代谢的食物,适量摄入之后,可以很好的促进体内长期积累的毒素和代谢废物排出,还能够促进脂肪的分解,所以不会导致糖尿病的发生。但是,如果存在糖尿病疾病的话,还是要控制蜂蜜的饮用量,否则很容易导致糖尿病病情的恶化。"
马琳娜│哈尔滨市第四医院
2023/02/03收听(28666)
糖尿病的发生有内因和外因,两者相互作用引发糖尿病,蜂蜜作为外来因素,如果长期大量服用,且还有内...
汪艳芳│河南省人民医院
2023/04/09播放(88526)
"喝蜂蜜与糖尿病没有直接的关系,糖尿病的原因和发病机制比较复杂,目前还没有完全弄清楚。不同类型的糖尿病病因不相同,即使是同一类型的糖尿病,在不同的人身体内也存在着不一样的情况。总体来说,糖尿病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都有关系。每个人的胰岛素从胰岛细胞分泌到经过血液循环运输到体内各个器官组织,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并发挥胰岛素的作用,这个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异常,都会导致糖尿病的产生。"
辛佳音│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2023/12/12收听(64258)
经常吃蜂蜜是否会得糖尿病,要从以下两方面分析:
1、在无糖尿病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的...
杨志霞│廊坊市人民医院
2023/02/10播放(78256)
喝蜂蜜不会患糖尿病,但是糖尿病患者不建议喝蜂蜜,这是因为蜂蜜中含糖的物质太高,包括葡萄糖、果糖...
张人玲│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2023/10/20播放(36848)
蜂蜜不会直接导致糖尿病,但过量摄入会引起肥胖,肥胖会加重胰岛素抵抗,促进糖尿病的发生。糖尿病分...
马婵娟│山西省人民医院
2023/06/25播放(85420)
长期吃蜂蜜不会得糖尿病。因为蜂蜜成分主要是葡萄糖、果糖、糊精、矿物质,像吃饭一样,不能因为食物...
苗芳│山西省人民医院
2023/02/01播放(94312)
"常吃蜂蜜不会糖尿病。糖尿病的发病原因非常复杂,并不是仅仅吃蜂蜜或吃白砂糖得病。糖尿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包括以下几种:首先是先天性遗传因素,有家族史的糖尿病患者比较容易得糖尿病,因为他们家族当中有容易得糖尿病的基因。其次,后天环境因素也会让患者比较容易得糖尿病。比如不正常或者不规律的生活方式、作息时间等,都会使患者出现血糖的紊乱。其他多种因素都可以影响血糖,因此并不是长期吃蜂蜜就会得糖尿病,这种说法是完全错误的。"
于姗│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2023/12/08收听(77482)
长期吃蜂蜜,只要是适量,不一定会得糖尿病,但是进食糖分过多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在平日的饮食中,只要胰腺的β细胞能够分泌足够量的胰岛素,来满足机体降糖的需求,就不会导致糖尿病的发生。但是也不建议长期吃含糖分过高的食品,如果长期过多吃糖,会使胰腺疲劳,慢慢就会出现失代偿的情况,不能够分泌足够的胰岛素来满足降糖的需要,这时就会导致血糖升高,引起糖尿病的发生。除了吃糖多,任何食物进食过多都会引起一样的后果,最终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所以平时一定要规律进食,平衡膳食,保持规律的生活,才能够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
2023/12/23收听(86082)
"常吃蜂蜜是不会得糖尿病的,糖尿病的发生与服葡萄糖、蜂蜜没有多大关系,糖尿病分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和其他类型的糖尿病。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发病的原因是自身免疫缺陷、遗传因素、病毒感染。2型糖尿病患者的发病机制是多基因遗传和环境因素,多基因遗传就是指不是一个基因携带糖尿病这种不好的因子,是有很多基因都携带糖尿病这种不好的因子。环境因素包括肥胖、高血压、高尿酸血症、冠心病,肥胖是导致2型糖尿病发生的最主要原因。正常人食用蜂蜜以后,胰岛素会按需分泌,糖尿病患者是不能吃蜂蜜的,因为蜂蜜的含糖量很高,但是蜂蜜正常人食用以后,是不会发生糖尿病的。"
2023/04/08收听(40798)
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很复杂,到目前为止,糖尿病的病因还在研究探讨中。糖尿病分为很多类型,而各种类型的糖尿病病因也各不相同,同一类型的糖尿病在不同人的身体内,也会有不同的情况。总体来说,糖尿病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都有关系。每个人身体内的胰岛素是从胰岛细胞分泌,然后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身体内各个组织器官,与相应的受体结合产生作用。这个过程中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会导致糖尿病。
2023/12/31收听(76326)
糖尿病原因非常复杂,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如人种和种族,也和遗传有关系。我国患病率为10....
卓勤俭│淮北矿工总医院
2023/03/12播放(87096)
"糖尿病是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如果有下列的情况,就容易得糖尿病。首先,是年龄≥40岁,有糖调解受损史或者超重,或者缺乏运动的病人,以及亲属当中,如父母或者兄弟姐妹有糖尿病的病史,或者有巨大儿生产史、妊娠糖尿病,还有高血压的患者,或者有血脂异常的、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还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长期接受抗精神病药物等,这些因素都可以容易得糖尿病。"
于棉荣│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
2023/05/10收听(76628)
糖尿病目前有两大主要因素,第一个是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第二个是胰岛素抵抗问题,虽然发病原因很多...
林惠京│惠州市中医医院
2023/08/11播放(90044)
糖尿病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和其它特殊类型的糖尿病。糖尿病的病因非常复杂,1型...
李晓博│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2023/10/08播放(70110)
糖尿病是一种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与高血脂、高尿酸、肥胖、高血压等一样,是一种生活方式病,与不良的...
周敏│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2023/07/30播放(54740)
导致糖尿病的原因较多,具体包括以下几种:
1、遗传因素:父代或祖父代中有糖尿病患者...
2023/02/02播放(75220)
"糖尿病主要是有一定的遗传风险基础,更重要的是后天不良生活方式影响,多吃少动、肥胖,就会增加胰岛负担,使胰岛素的分泌量远远不能满足生理的需要,血糖就会升高,进而会得糖尿病。所以,糖尿病是一种不良生活方式造成的疾病。如果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吃动平衡,并避免肥胖,即便有糖尿病家族史,或者有一定的遗传基因携带,也可以通过将后天不良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合理的有氧运动,抵消遗传的风险,不一定会发生糖尿病。得糖尿病主要是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不足,使唯一降糖的胰岛素不能满足生理需要而导致。肥胖、多吃少动,就会出现胰岛素的作用不足,容易导致糖尿病。"
孙苏欣│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2023/06/02收听(87892)
糖尿病主要是因血糖升高而导致一系列的代谢方面的问题,长期的高血糖可能会导致一系列的心血管、脑血...
鲍玉晓│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
2023/08/28播放(59084)
北京天坛医院 王宝凯
播放次数:4.6万
播放次数:2.72万
播放次数:9.7万
福州儿童医院 陈从珍
播放次数:5.39万
使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