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出血和肝硬化腹水能治吗

2023-08-27 10:06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消化道出血常见的病因,包括消化性溃疡出血、消化道肿瘤出血、急性胃黏膜病变出血、贲门黏膜撕裂出血、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非甾体抗炎药物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等。大部分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通过禁饮食、给予抑制胃酸分泌、止血,降低门静脉压力等药物治疗,以及内镜下止血治疗,可以达到治愈。急性胃黏膜病变,一般24小时胃黏膜即可恢复到正常,内镜下都看不出任何的异常表现。消化性溃疡贲门黏膜撕裂出血,严重的患者可以出现失血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应该积极治疗。当药物内镜下治疗无效时,应尽早行介入栓塞或者外科手术治疗。

腹水的治疗,一方面是口服或者静脉给予利尿药。补充白蛋白,纠正低蛋白血症。具体的治疗要根据每位患者的实际情况,如药物治疗无效,还可以考虑行腹腔穿刺引流放腹水,以减轻患者腹胀症状。经治疗后,腹水大部分可以减少或者消退。但是肝硬化的患者,一般都需要长期或者间断服用利尿药,因为患者的肝硬化始终存在,无法逆转。治疗如果停止后腹水会经常反复,所以到肝硬化失代偿期,所有治疗只是改善患者症状,延长生存期,改善其生活质量,并无有效、特效治愈方法。

分享:

439

相关推荐

消化道出血好治吗

"消化道出血是否好治,需要根据其出血的原因和部位能进行判断。常见的消化道出血有食管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糜烂性胃炎、消化性溃疡、食管和胃的肿瘤性病变、小肠血管畸形、小肠憩室、小肠的肿瘤和结肠的肿瘤、结肠炎等,这些都可以导致消化道出血。消化性溃疡、糜烂性胃炎或者食管溃疡,可以通过药物治疗的方式,比如给予抑制胃酸,保护食管、胃黏膜的药物进行治疗,大多能够达到较好的止血效果。此外,也可以通过胃镜对出血的创面进行内镜下止血,也可以较好的达到治疗效果。对于消化系统肿瘤引起的出血,可以采取外科手术的方式来进行止血。如果是小肠出血,治疗起来比较困难,常见于血管畸形或小肠的肿瘤性病变,这是因为小肠长度比较长,诊断小肠出血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做小肠镜检查或者胶囊镜检查,明确诊断之后采取止血的药物或者外科手术进行治疗。对于结肠的出血,如果是结肠的肿瘤性出血,可以采取外科手术治疗,如果是溃疡性结肠炎导致消化道出血,可以通过口服美沙拉嗪或者激素类的药物来进行止血治疗。所以判断消化道出血是否好治,需要明确其具体的原因或者出血的部位来进行分析。"

语音时长02:31''

周中银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2020/09/17收听(24742)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293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