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的治疗方法

2020-02-18 15:23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血液系统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之一,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机体产生了抗血小板的抗体和巨核细胞的成熟障碍。巨核细胞主要是身体里边产生血小板的细胞,所以当巨核细胞成熟发生障碍时,血小板会进一步减少。对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来说,治疗方法有:
1、一线治疗首选的治疗是糖皮质激素治疗。糖皮质激素它可以通过抑制机体产生抗血小板的抗体,从而使机体的血小板数目、数量进一步的恢复、提升。当血小板恢复正常时,将糖皮质激素进行缓慢的足量的减量,进一步维持血小板的数目;
2、如果患者在血小板减少时出现严重的出血症状,重要脏器的出血症状,例如患者有脑出血的表现,或有消化道出血的表现,例如咯血、呕血,或患者有泌尿系的出血症状例如尿血,或者患者有脑出血、头晕、头痛这些症状,可以考虑给患者进行丙种球蛋白治疗。丙种球蛋白治疗可以使患者的血小板数目在短时间内一般是48小时迅速得到提升。

分享:

145

相关推荐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怎么治疗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以往称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临床所见血小板计数减少引起最常见出血性疾病。治疗主要有以下几种:一、糖皮质激素,是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的首选药物,适用血小板计数≤30×10^9/L,并且有严重出血或出血危险者,或存在明显的乏力症状者。一般口服首选泼尼松,治疗有效后逐渐减量至停药。二、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在有紧急出血情况时使用,副作用轻微。三、脾切除,被认为是仅次于糖皮质激素的主要治疗方法,用于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或剂量依赖者,有效率在60%-80%。四、其它免疫抑制剂,包括达那唑、长春新碱、环磷酰胺、环孢素A、硫唑嘌呤等。对于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经糖皮质激素治疗,脾切除治疗疗效不佳者,不适宜糖皮质激素、脾切除治疗者可采用其中单一药物治疗或联合方案治疗。五、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此类药物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轻微,包括血小板生成素,TPO拟肽和非拟肽类TPO类似物。六、利妥昔单抗。也常称为抗CD20单抗、美罗华,可抑制生成抗血小板自身抗体的异常B细胞,使免疫性血小板减少,获得长期持续缓解,但起效较慢,价格较昂贵。"

语音时长02:17''

孙明丽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2018/05/22收听(69162)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45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