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儿童家庭怎么康复

2023-06-19 13:48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脑瘫儿童的粗大运动功能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医院、社区、家庭康复模式可以明显的促进脑瘫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改善。首先还是要实施医院内的全面评估和诊断。针对患儿的主要问题点,发现他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康复计划,然后让家长参与患儿的评估,了解康复计划和目标,积极配合,然后进行一对一指导,让家长得到一些专业知识培训,比如告诉他孩子主要的问题,告诉他问题,同时告诉他解决方法,然后使家长在更多的空余时间内能够协助患儿进行康复训练,即使回家以后也能灵活掌握时间。康复模式可以用于一些边远地区,还有脑瘫儿童的日常家庭的康复训练中。

分享:

59

相关推荐

脑瘫儿童的家庭护理有哪些

脑瘫儿童的家庭护理是一项重要工作,家长和家庭成员需要密切配合,全面关注患儿的生活、健康和康复,具体如下:1、卫生宣教:指导家属注意对患儿的保暖,衣服应柔软舒适。...

孙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

2023/10/07阅读(1964)

如何帮助脑瘫儿童家庭应对心理压力

脑瘫儿童家庭的心理压力通常较大,因为家长需要面对孩子的健康问题、社会接纳度、经济负担等多方面的挑战。为了帮助脑瘫儿童家庭应对心理压力,可以采取以下支持策略:1、...

李丽嫱北京天坛医院

2023/09/26阅读(1511)

儿童脑瘫的家庭护理与康复训练

儿童脑瘫是一种影响儿童运动和姿势发育的中枢神经系统障碍,家庭护理和康复训练在脑瘫儿童的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以下是一些建议:一、家庭护理:1、保持家庭环境整洁、安...

李丽嫱北京天坛医院

2023/09/26阅读(2074)

儿童脑瘫的家庭护理与教育支持

儿童脑瘫的家庭护理与教育支持是帮助患儿康复的重要手段,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家庭护理:1、正确的抱法和姿势:家长应学会正确的抱法,以避免强化患儿的异常姿势。...

李燕春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

2023/09/27阅读(2447)

脑瘫家庭自测的方法

"脑瘫家庭自测的方法就是观察孩子的表现,这是最简洁、最直接的自测方法。脑瘫患者的表现基本是运动障碍,其特点就是运动发育落后、肌张力的异常、姿势的异常,运动障碍的表现主要是运动障碍的体征和症状,常表现为运动发育的落后。婴儿表现粗大的运动就是抬头、翻身、坐、爬、站立、行走,这些发育没有按时间出现,比正常的孩子出现的晚或者不出现,比如三翻六坐七滚八爬周会走,如果比这些时间都延迟,延迟1-2个月也算正常,如果太久了,或者根本就达不到,这就是脑瘫最突出的表现,也是最直接的表现。其次是手指的精细动作也落后于正常的孩子,一般3-4个月可以用手抓大的物体,等到周岁的时候就能很准确的捡起很小的东西,这个是精细运动的发展。还有语言运动、视力、智力,看这些是否都落后,要和同年龄比。再有就是肌张力的表现也是脑瘫特征性的,表现肌张力升高,呈痉挛性,肌张力低下就是软瘫的类型,再就是肌张力不全可以出现各种之间的表现,姿势的异常是最突出的,可以出现各种各样的怪异姿势,这些姿势的保持都和肌张力不正常有直接的关系。还有一些原始的反射该消失的没有消失,正常的生理反射还没有出现或者出现的很晚,这就是最简洁的自测方法。"

语音时长02:29''

孙玲娣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020/10/27收听(74540)

小儿脑性瘫痪的家庭康复方法

"脑瘫患儿需要长期不懈的康复,患儿需要有自己所熟悉和习惯的环境条件,才能够实现身心康复。医院似的康复只是脑瘫患儿生活中所需要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贯穿于生活全过程,以家庭为基础的社区康复。如果患儿的父母能够接受康复医的正确指导,掌握自己孩子特点,配合医生制定治疗计划,掌握正确的训练方法,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间和时间,做到持之以恒的训练,一定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下面就介绍简单的家庭康复的训练方法:首先是脑瘫患儿的正确抱法。抱患儿同时也刺激患儿对头部的控制能力,可以纠正患儿不正常的姿势和体位。痉挛型脑瘫的患儿,由于患儿身体长期处个僵硬状态,抱这类患儿的时候,家长应该把患儿蜷起来,也就是把患儿双腿分开再弯起来,双手也分开,头颅为下垂,像手足徐动型患儿,双手不再分开,而合在一起,双侧腿靠拢,双关节屈曲后尽量接近胸部。把患儿维持好这一姿势后,家长把患儿抱在胸前,也可以放在身体的一侧。另外,还有进食动作的训练,进食之前选择正确的体位,一定要抑制全身肌张力身高,避免不必要的不自主运动或动作的出现。切记不要让小孩仰卧位进食,这样可能会增加小孩窒息的机会。还有穿穿脱衣服的训练和平衡能力的训练。坐位的训练和站位的训练,坐位时候,可以让患儿取坐位,家长可以在患儿上方,扶住上方,并轻轻将患儿左右推动,然后再前后推动,以训练患儿坐位平衡。"

语音时长02:41''

杨健全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2018/05/22收听(69402)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152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