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肾内科
手机浏览
正常情况下白蛋白分子量较大,不能通过肾小球基底膜,早期有肾小球损害的情况下尿中可以检测到微量白蛋白。正常情况下尿微量白蛋白<30mg/L,如果尿微量白蛋白在30-300mg/L,提示有微量白蛋白尿。
如果尿微量白蛋白>300mg/L需要寻找原因,常见的原因是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糖尿病肾病患者出现尿微量白蛋白,是在糖尿病肾病Ⅱ期或糖尿病肾病Ⅲ期,可以给予临床干预。如果发展到显性白蛋白尿,糖尿病肾病的患者会逐渐出现大量白蛋白尿,直至出现肾功能损害。
慢性肾脏基础病的患者可以定期查尿微量白蛋白,评估是否有早期肾脏损害。尿微量白蛋白要多次测定,可以每月测定一次,如果有两次尿微量白蛋白明显增高,需要寻找引起尿微量白蛋白增高的原因,及时给予治疗。
分享:
"大量蛋白尿的诊断标准是指24小时尿蛋白定量超过3.5g。正常情况下肾脏是有一些蛋白丢失的,但是量比较少,24小时尿蛋白定量在150mg以下。有些肾脏疾病对于肾小球的基底膜破坏比较严重,从这里就会大量丢失蛋白,就是上面提到的标准。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是肾病综合征,有原发性的肾病综合征,也有继发性的肾病综合征,后者比较常见的有狼疮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紫癜性肾炎等。这些疾病除了尿中大量丢失蛋白以外,还会伴有血中蛋白明显降低、血脂明显升高以及严重的水肿等症状。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需要应用激素来治疗,继发性的肾病综合征需要治疗基础的疾病。"
韩正斌│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
2019/05/20收听(60080)
"大量蛋白尿的定量标准是指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大于3.5g,在临床上多见于肾脏疾病,如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肿瘤相关性肾脏病等,可以进一步行肿瘤标志物检查、肝功、离子肾功等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如为肿瘤相关性肾脏病,一般尿本周蛋白阳性,同时免疫球蛋白G、M升高,铁蛋白升高,可以通过增强CT或者PET-CT等检查明确诊断,必要时可以行骨髓穿刺或者肾穿刺活检明确诊断。如为肾病综合症引起的,一般合并低白蛋白血症、高脂血症、水肿等,排除继发性因素以后可以行肾穿刺活检明确病理类型。如为糖尿病肾病引起的,一般有糖尿病全身并发症。"
李伟│泰安市中心医院
2019/05/24收听(54552)
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标准是每天小于150mg,做24h尿蛋白定量需要把握的几个环节如下: 杨彦芳│中日友好医院 2023/07/10播放(30264)
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标准是每天小于150mg,做24h尿蛋白定量需要把握的几个环节如下:
杨彦芳│中日友好医院
2023/07/10播放(30264)
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可以准确的测量尿中蛋白质的含量。人体正常情况下排除少量的蛋白尿,就是一般40-80mg/24h。如果超过150mg,说明患者有蛋白尿。一般在150mg以下,尿检结果是阴性,用“-”来表示。如果出现蛋白尿,说明尿蛋白是阳性,用“+”来表示。“+”越多说明尿蛋白的含量越多。一般小于0.1g/24h的时候,用“-”来表示。如果在0.1-0.2g之间,用“±”,就是加减号表示。如果蛋白定量在0.2-1g/24h,用“+”。如果蛋白尿在0.2-2g范围内,用“++”。如果蛋白尿在2g-4g/24h,就是“+++”。如果超过4g,用“++++”来表示。一般情况下,尿蛋白“+++”是指尿蛋白在2-4g范围内,属于中量到大量蛋白尿,是比较严重的情况,应该到医院就诊,进一步检查,确定蛋白尿的原因,进行正规的治疗。
彭世桥│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2017/12/13收听(46290)
"蛋白尿24h定量标准是150mg\/24h,对于尿蛋白定性阳性,通常要进行24h尿蛋白的定量检测,确定蛋白是中等量蛋白尿还是大量蛋白尿,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24h尿蛋白定量的留取方法是,清晨起床后第一次尿排去不要,然后开始准确留取每次的尿量倒入到容器当中,直到第二天早晨的第一次尿也要放入容器,一并准确记录24h的尿量。在容器中要加入甲苯作为防腐剂,把尿液混匀后,留50mL左右送检,进行24h尿蛋白定量的测定。通常情况下,对于存在严重水肿、尿量较少的人,不建议进行24h尿蛋白定量的检测,因为不准确,影响因素较大。"
智淑清│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2021/05/19收听(73256)
微量蛋白尿患者要通过尿蛋白定性和定量试验,明确是否存在蛋白尿,寻找蛋白尿发生的原因。蛋白尿发生... 韩毅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2023/06/30播放(90902)
微量蛋白尿患者要通过尿蛋白定性和定量试验,明确是否存在蛋白尿,寻找蛋白尿发生的原因。蛋白尿发生...
韩毅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2023/06/30播放(90902)
"微量蛋白尿不严重。正常情况下,尿中一般都不会有蛋白尿。当合并有肾盂肾炎或者有结石或者肾小球肾炎、肾小管肾炎以及糖尿病导致糖尿病性肾病都有可能出现微量的蛋白尿。建议出现微量蛋白尿后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应该找清楚原因,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微量蛋白尿。建议做24HUP测定,观察微量蛋白尿的量到底是多少。建议平时应该注意控制饮食,应该多喝水、多排尿、减少蛋白尿的渗出、避免蛋白尿进一步的加重。找到引起蛋白尿的原因,积极进行治疗,防止进一步加重。"
荣建红│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
2019/08/15收听(87332)
"微量蛋白尿多见于各种继发性肾病,如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或者狼疮性肾病等,因此其治疗要治疗原发病,如果有明显高血压,要平稳降压,如果血糖比较高,要控制血糖。如果是狼疮性肾炎,要及时治疗狼疮疾病,同时微量蛋白尿可以使用黄葵胶囊,或者使用ACEI或ARB类的药物,可以降低肾小球内压,降尿蛋白从而稳定肾功能,同时可以使用中药治疗,中药具有清热利湿、活血通络的作用,可以改善肾脏的血流量从而可以稳定肾功能,同时降低尿蛋白,其治疗效果比较好,但是其治疗必须要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之下,辨证论治以后治疗效果才比较好。因此,这种情况的治疗是中药同时配合ACEI或ARB类的药物,综合治疗效果更好。"
李罗德│景德镇市中医医院
2019/09/27收听(98144)
微量蛋白尿的正常值要求是小于30mg/g肌酐,平常微量的蛋白尿其实指微量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的标准要求病人小于30mg/g,主要看的是病人尿微量白蛋白肌酐的比值,这种情况小于30算正常。如果在30-300mg之间,这个病人就是微量蛋白尿。微量蛋白尿最常见的原因就是病人会有些内皮功能不好的疾病,最常见的就是糖尿病、高血压。糖尿病肾病和高血压肾损害都会导致病人出现尿中微量白蛋白的增多,甚至糖尿病。肾病还是按照尿微量白蛋白进行分期,如果病人发现尿中有微量白蛋白,应该先考虑这两个疾病,然后给予相应的治疗。
马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2021/05/02收听(67510)
"微量蛋白尿确切的名字叫做微量白蛋白尿,正常值在30mg\/g以下。微量白蛋白这项检查是为了发现早期的肾脏疾病,有些肾脏疾病,比如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高血压肾病,在早期尿常规还未见明显异常,也就是尿蛋白是阴性的,24h尿蛋白定量不高,但是这时候也不能排除肾脏的早期病变。如果这时候漏诊,患者的肾脏疾病可能会逐渐恶化,失去治疗的最佳时机。尿微量白蛋白是早期发现肾脏疾病一个非常好的指标。正常尿微量白蛋白在30mg\/g以下,在30-300mg\/g之间就称为微量白蛋白尿,大于300mg\/g就称为大量蛋白尿。如果出现微量白蛋白尿可以应用一些降低尿蛋白的药物,比如缬沙坦胶囊或者贝那普利片,如果出现大量蛋白尿,可能得借助于激素来治疗。"
2019/04/18收听(58188)
微量蛋白尿高一般说明肾脏有早期损害。尿微量蛋白的范围是30-300mg/24h,正常人尿中的蛋... 马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2023/05/12播放(37621)
微量蛋白尿高一般说明肾脏有早期损害。尿微量蛋白的范围是30-300mg/24h,正常人尿中的蛋...
2023/05/12播放(37621)
微量蛋白尿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病因治疗。1、药物治疗:微量蛋白尿通常不需... 马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2023/12/01播放(37592)
微量蛋白尿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病因治疗。
1、药物治疗:微量蛋白尿通常不需...
2023/12/01播放(37592)
微量蛋白尿是否严重要根据蛋白尿的多少、病因的不同、病理类型的不同来决定。小便由很多蛋白组成,蛋... 陈钦│浙江省立同德医院 2023/01/11播放(84078)
微量蛋白尿是否严重要根据蛋白尿的多少、病因的不同、病理类型的不同来决定。小便由很多蛋白组成,蛋...
陈钦│浙江省立同德医院
2023/01/11播放(84078)
"正常人的尿液中存在一定量的蛋白质,小于150mg\/24h,蛋白质中白蛋白占40%-60%,所以正常人尿液中的白蛋白的浓度是0-30mg\/L,如果超过这个值的上限,说明肾脏可能出现了问题。但是判断肾脏出现问题以前,需要排除一些生理条件下造成的尿中白蛋白的增加,例如女性月经期、过度活动、劳累、酗酒,或者某些疾病造成的体温升高,或者尿液浓缩,如果出现了以上的情况,尿中的白蛋白可能稍微增加,大于正常值的上限,度过这个特殊的时期以后,尿中的微量白蛋白就会降到正常范围之内。排除了以上的情况,就是肾脏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加,电荷屏障和机械屏障出现异常,从而使尿中的白蛋白增加,这就需要判断是肾脏本身的病变造成的尿中白蛋白增加,还是由于机体其它系统异常造成的肾脏继发性损害,需要做一系列的尿液、血液、影像学检查进行鉴别诊断。"
彭涛│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2020/07/20收听(93782)
24小时尿蛋白定量标准是肾内科常用的检测数值。人体24小时尿蛋白不应该超过0.15g,如果超过... 蔡春燕│杭州市儿童医院 2023/02/27播放(86972)
24小时尿蛋白定量标准是肾内科常用的检测数值。人体24小时尿蛋白不应该超过0.15g,如果超过...
蔡春燕│杭州市儿童医院
2023/02/27播放(86972)
正常人尿常规检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范围小于150mg,如果受检人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指标高出了此正常的范围,则可认为其存在肾功能损伤的情况。尽管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是判定肾病是否发生的可靠指标,但是单凭一次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查结果,就判定受检者发生了肾病,这是不准确的。在临床,对肾病的发生作出诊断时,通常情况下需要重复做尿常规检查,通过做定期检查患者的尿常规,检查结果显示存在3次及以上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指标均高于正常的参考范围,才可以判定患者是否发生了肾脏的病变。
王建│锦州市中心医院
2018/04/18收听(80212)
蛋白尿定量测量,一般应用尿微量蛋白检测或者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测,具体如下:1、... 杨彦芳│中日友好医院 2023/02/13播放(62132)
蛋白尿定量测量,一般应用尿微量蛋白检测或者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测,具体如下:
1、...
2023/02/13播放(62132)
"微量白蛋白尿是指当某些肾脏疾病在尿常规化验蛋白定性阳性前,尿液中白蛋白排泄率已经增高,通过更敏感的检查方法确定的检查。当24h尿蛋白定量在30-300mg时,就称为微量白蛋白尿,一般用于糖尿病及高血压患者累及肾脏的早期筛查,对其早期诊断及治疗有重要的意义。当糖尿病患者出现微量白蛋白尿时,提示已经发生了糖尿病肾病。当高血压肾病患者出现微量白蛋白尿时,虽然还不能诊断高血压肾病,但是也提示肾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已经受损,需要积极的控制高血压,密切监测肾脏病变。"
胡冬怡│郑州人民医院
2020/01/22收听(96732)
正常人尿液中存在一定量的蛋白质,但是尿微量白蛋白在正常的范围之内,正常的范围是0-30mg/L。如果超过了正常值的上限,那么有可能是肾脏出现了问题,也有可能机体其它系统异常造成的肾脏继发性损害。如果单纯肾脏出现问题,发病机制主要是肾脏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加,电荷屏障和机械屏障出现损害而出现尿中微量蛋白的增加,这个时候服用ACEI或者ARB,或者某些中成药物,例如金水宝、百令胶囊或者肾炎康复片来进行对症治疗,减少蛋白尿。如果是由于机体其它系统异常造成的肾脏漏出蛋白增多,最常见的就是糖尿病、高血压,或者系统性疾病中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如果想要减少蛋白尿,必须对原发性疾病来进行治疗,例如控制血糖、降低血压来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
2020/08/14收听(34672)
微量白蛋白尿的正常值,一般是<30mg/24h。首先根据尿中的蛋白,如果尿中有蛋... 马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2023/05/16播放(40219)
微量白蛋白尿的正常值,一般是<30mg/24h。
首先根据尿中的蛋白,如果尿中有蛋...
2023/05/16播放(40219)
北京安贞医院 韩毅力
播放次数:7.05万
中日医院 杨彦芳
播放次数:2.56万
301医院 马强
播放次数:8.81万
播放次数:9.06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