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在CT上有哪些表现

2018-07-02 11:59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脑梗死旧称脑梗塞,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因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所导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者软化。脑CT检查显示脑梗死病灶的大小和部位准确率达百分之六十几到百分之八十几,初期脑出血的准确率100%。因此,早期CT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可排除脑出血。当脑梗死发病在24h内,或梗塞灶<8mm,或病变在脑干和小脑处,脑CT检查往往不能提供正确诊断,必要时应复查,以免延误治疗。脑梗塞的CT表现与类型及病期有关,具体如下:

1、缺血性脑梗死:脑血管闭塞后24h内,CT检查可无阳性表现;24h后呈低或混杂密度区,常并发脑水肿和占位表现。1-2周后边缘变清楚,2-3周后病灶变成等密度,4-6周则变为低密度软化灶,病侧脑室扩大。增强扫描梗死三天至六周时,低密度区中可出现脑回状斑块强化;

2、出血性脑梗死:好发于皮质和基底核,为大片低密度区中出现不规则的高密度出血斑;

3、腔隙性脑梗死:多位于基底核与脑干,表现为直径<1cm,边缘清楚的低密度灶。

分享:

163

相关推荐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366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