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中心医院
肾病内科
手机浏览
糖尿病肾病早期由于糖尿病患者血糖过高导致肾小球异常,出现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漏出、低蛋白血症水肿等表现。晚期由于肾小球滤过膜不断增厚出现肾小球的透明样变,肾小球逐渐硬化,部分残存有功能的肾小球出现代偿性增生,随肾单位的不断破坏逐渐出现肾功能不全、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从而导致少尿的发生。糖尿病肾病出现少尿情况为病情恶化的预警,应及时治疗。
分享:
"糖尿病肾病少尿可能会导致电解质紊乱,可以导致患者出现高钾血症、低钙血症、高磷血症。同时由于尿液减少,水分不能排出,患者可以出现血容量增加,导致全身出现浮肿,还可能会因为容量增加,导致血压升高。糖尿病肾病如果进展到少尿状态,通常预示糖尿病肾病已经进入到一个晚期阶段,很多患者已经达到尿毒症状态。建议积极在内分泌科和肾内科指导下进行综合治疗,评估一下是否有进行透析指征。糖尿病肾病出现少尿,一定要了解一下每天出量和入量,以免导致入量过多以后,进一步加重糖尿病肾病患者病情。"
罗莉│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1/04/20收听(29668)
糖尿病肾病出现少尿,最主要的原因为病人可能是大量的蛋白尿,蛋白丢失以后病人出现水肿,水肿以后病...
谭昭│中日友好医院
2023/02/27播放(50396)
糖尿病肾病患者如果出现少尿,意味着肾脏过滤的功能受到较大的影响,可能是在向尿毒症的方向发展。这...
刘泽灏│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2023/05/20播放(67622)
糖尿病肾病患者出现少尿,需警惕急性肾损伤或慢性肾功能不全。一般糖尿病肾病分五期,Ⅰ期是高滤过期...
马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2023/11/26播放(85488)
"人体24小时尿量通常是1500-2000ml,如大量饮水,出汗少,则尿量多;如饮水少,出汗多,则尿浓缩,尿量少。人出汗多少由个人身体状况和外部环境决定,炎热天气或工作环境下嘱多饮水,保持24小时尿量1500-2000ml,对保持人体正常功能很有意义。每天的饮水量=尿量+出汗量+呼吸带出水分+大便带出水分。如果每天呼吸、大便带出水分量基本固定,每天的尿量=饮水量-出汗量-固定数值。正常成年人每天饮水的摄入量和排出量保持均衡,病理情况下也会出现尿量改变,如尿崩症、肾功能衰竭多尿期,尿量会异常增多;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可无尿或少尿。患者需注意喝水应该少量多次,一次大量饮水对身体不利。如果尿量差异很大,一定要及时到医院检查,排查具体原因,早发现、早治疗。"
邱实│北部战区总医院
2020/06/18收听(55194)
糖尿病肾病是因为糖尿病治疗效果不佳,患者血糖控制不好,随时间增加发展为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除...
2023/04/07播放(94010)
"所谓糖尿病肾病是由糖尿病继发的肾脏病变。糖尿病是以一个系统性的疾病,它可以引起很多的并发症,比方我们常见的糖尿病的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的心血管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的主要表现有蛋白尿,早期是微量蛋白尿,随着病变的进展可以出现大量蛋白尿,甚至肾病综合征,病变进一步进展可以引起肾小球的滤过率的下降,血肌酐的升高,严重者可以出现肾衰竭。目前来看,我们国家最近十年糖尿病肾病引起来的终末期肾病,也就是肾衰竭,它的发生率基本上占到了第一位。"
杨彦芳│中日友好医院
2017/10/19收听(44440)
"糖尿病肾病是因为糖尿病治疗效果不佳,患者血糖控制不好,随时间增加发展为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除了肾脏受损外,还可能会有眼底病变出现,所以怀疑患者有糖尿病肾病时需要做眼底的检查。糖尿病肾病早期临床表现、检验结果不明显,当病情逐渐的发展以后,会出现大量蛋白尿和肾功能的异常。"
2017/10/17收听(42434)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微血管病变,也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一般分为五期,Ⅰ期、Ⅱ期难以发现,Ⅲ...
关崧│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2023/02/03播放(70850)
"糖尿病长时间的发展会影响到血管内皮的功能,而肾小球内皮细胞功能损伤后会导致肾脏滤过膜的损伤以及足细胞的病变,导致肾脏有蛋白尿的漏出。因此糖尿病肾病出现蛋白尿,特别是出现持久、稳定的蛋白尿时考虑糖尿病肾病,它是糖尿病肾病的一个标志。根据蛋白尿排出的程度,出现的时间,把糖尿病肾病分为5个阶段,也就是糖尿病肾病的分期。其中1、2期是高滤过或者肾脏肥大期,2期是白蛋白尿正常期,也就是察觉不到蛋白尿的阶段。3、期已经能够发现持续的出现蛋白尿,3期是微量白蛋白尿期,4期就是显性白蛋白尿期,白蛋白尿出现后会有肾功能的下降。因此糖尿病的肾病出现蛋白尿,特别是逐渐进行性增加要考虑到糖尿病肾病,但是也要注意糖尿病的病人并不能豁免其他类型的肾脏病,也就是说得了糖尿病并不能保证不得肾炎,应注意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合并肾炎相鉴别。"
张益民│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2020/01/20收听(54828)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所导致微血管并发症,以肾小球动脉硬化为特征的一种糖尿病的并发症,在早期的时候会表现为间断性的微量蛋白尿,到了中期会出现持久的微量蛋白尿,然后会出现大量蛋白尿期,最后会导致肾功能不全期,这个时候患者会出现水肿、高血压、高血脂等等一些临床表现。"
刘桠│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2018/04/10收听(57084)
糖尿病肾病属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多由于血糖控制不良或病程逐渐发...
黄寅銮│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
2023/01/09播放(94420)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代谢异常引发的肾小球硬化症,也是全身微血管病的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的老龄化,糖尿病患病率正逐年增加,约30%到40%的糖尿病患者发展为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患者一旦发展为显性肾病,则会不断进展,最终成为终末期肾脏病。在欧美等国家,糖尿病肾病是肾脏替代治疗的首要病因,约占50%。在我国糖尿病肾病是继肾小球疾病之后,第二位构成慢性肾衰竭的常见病因。"
张聪│中日友好医院
2017/07/11收听(77190)
糖尿病肾病首先要明确一下糖尿病,糖尿病里面得肾病的人其实发病率挺高的,差不多可以占到40%,糖...
谭秦湘│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
2023/12/30播放(61974)
"糖尿病肾病是指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长期控制不佳,导致出现尿白蛋白和肾功能下降,就称为糖尿病肾病。如果糖尿病患者严格控制血糖,严格控制血压,糖尿病肾病发生的几率就会明显减少。如果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同时合并有血压高或者血脂高等其他危险因素,那么就容易发生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表现是尿白蛋白的增高,晚期表现为血肌酐增高、肾功能下降。我国糖尿病治疗指南推荐糖尿病患者应当每年检查一次尿白蛋白和血肌酐,以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对糖尿病肾病给予积极的控制血糖和控制血压治疗,能够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降糖药物如SGLT-2抑制剂,包括达格列净、恩格列净和卡格列净,GLP-1受体激动剂,如利拉鲁肽等都有研究证实可以延缓糖尿病尿白蛋白的发展,减缓肌酐的升高。另外,降压药物可以给予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者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的治疗,在降低血压的同时也有降低尿蛋白的作用。糖尿病患者应当每年查一次尿白蛋白和血肌酐,以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
杨建梅│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2020/07/05收听(24510)
"糖尿病肾病是由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所产生的,多发生在糖尿病8-10年左右,是由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所导致。糖尿病肾病的微血管病变主要发生在毛细血管网,是由微动脉、微静脉之间的一组毛细血管网。由于血糖高导致内皮细胞受损,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高,使得血管内的物质沉积于肾小膜上,而导致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生糖尿病肾病时首先要控制好血糖,尽量减少血糖的波动,要去医院做详细的检查,查尿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评估肾脏的功能,加用一些保护肾脏的药物,尽量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因为糖尿病肾病的发展到后期是要产生氮质血症、尿毒症,需要透析才能治疗。"
张人玲│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2020/04/07收听(27852)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重要的合并症之一,是由于血糖长期过高造成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及代谢异常,进而...
李智飞│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2023/03/22播放(95892)
糖尿病肾病为糖尿病严重的慢性并发症,其早期临床表现为持续蛋白尿。若此阶段未取得及时地诊治,患者...
赵明明│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2023/02/28播放(89902)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里面病程比较久,引起的严重性和危害性最大的一种慢性并发症。目前主要是糖尿病全身的微血管病变的表现之一,临床主要表现为是蛋白尿,进行性的肾功能损害,特别是最后出现一些难以控制的高血压、水肿,晚期的时候出现严重的肾功能衰竭,就是尿毒症,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死的一个主要原因。糖尿病肾病是怎么来的,主要是因为长期血糖没有得到良好的控制,特别是长期的高血糖损害了微血管,出现了肾脏里面肾小球的硬化,最后出现早期的蛋白尿渗出以后损伤肾脏。糖尿病肾病可以发生在中老年人身上,中老年人几率会更多,特别是在病程10年以上的患者会明显增多。基本的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的形成主要是跟血糖过高导致的组织损伤、缺血、缺氧以及血黏度增加,导致肾小球的毛细血管内压增高,肾小球动脉阻力增大,入球动脉的阻力增高,超滤血压升高等一系列损害肾脏的生理病理的改变,从而出现肾毛细血管和肾小动脉的损害,形成蛋白尿,最后出现水肿以及难以纠正的肾功能衰竭和高血压等。"
鲍玉晓│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
2019/01/15收听(444)
"糖尿病是一种内分泌性疾病,它属于代谢疾病的一种,是由于某些原因造成了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外周对胰岛素敏感度下降,而出现一种临床疾病,常常累及到机体的各个系统,当糖尿病病史达到5-10年以后常累及到肾脏,称为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会随着糖尿病的进展以及肾病的进展,逐渐进展到糖尿病性衰竭,这时不但要治疗糖尿病,还要治疗肾衰竭。治疗糖尿病主要是控制外源性糖分的摄入,以及增加机体胰岛素的含量,才能有效的控制血糖,才能减少糖尿病肾病进展的程度。糖尿病肾病进展到肾衰竭以后,要控制外源性蛋白质的摄入以减少血中肌酐的形成,同时要增加肌酐排出,例如利用肾脏替代治疗来进行排出肌酐的治疗。"
彭涛│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2020/05/25收听(59790)
北中医深圳医院 谭秦湘
播放次数:2.16万
北京东直门医院 高菁
播放次数:1.57万
天津医大代谢病医院 李竹
播放次数:4.02万
河北医大第一医院 周慧敏
播放次数:2.84万
使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