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饭后2个小时后血糖反而升高

2024-04-29 11:11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饭后2小时后血糖反而升高,可能是有以下的情形出现:

1、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分泌节律紊乱:吃了饭以后,饭后2小时的血糖反而比饭后的半小时、1小时的血糖更高,到了饭后3小时,血糖升得比饭后2小时还要高。这种情况可能提示患者的胰岛素在饭后半小时、1小时等分泌的数量,足够把血糖控制在一个相对不高的水平,到了饭后2小时以后或者3小时的时候,胰岛素没有办法分泌足够的量或者回落到比较低的水平,而这时吃饭摄入的碳水化合物的食物还在不断转化成葡萄糖,这时胰岛素分泌的峰值回落,而血糖的高峰并没有回落。所以,就会出现饭后2个小时后的血糖反而逐渐升高;

2、糖尿病患者的吃饭时间过长:一般要求患者在15-30分钟内,把一餐饭吃完。通常从吃第一口饭的时间往后推饭后2小时,但是患者的吃饭速度慢,时间拖得长,在进餐开始的时候可能吃了菜,再去吃饭,到了饭后半小时以后,还处在吃饭的状态,甚至吃了其他的能够升高血糖的食物。所以,吃饭的时间过长以后,后面吃的这些食物比较延迟地转化成葡萄糖,而胰岛素的分泌可能在饭后半小时这个高峰就回落。所以,延后吃的食物的峰值变成葡萄糖的峰值,和胰岛素的峰值不匹配,就会表现出饭后2个小时后食物升高的血糖,没有足够的胰岛素来覆盖,饭后两个小时的血糖反而升高;

3、吃了过多的蛋白质和脂肪类的食物、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吃得较少: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在体内比较快速地转化成血糖,而蛋白质、脂肪转化得慢。所以,饭后半小时、2小时、3小时等,主要在饭后2小时、3小时以后,是蛋白质和脂肪转化的糖,而这时胰岛素作用已经不足,所以,饭后2小时血糖反而会更高。

分享:

82

相关推荐

饭后血糖多少

"对于健康人,餐后两小时血糖正常的标准应该小于7.8mmol\/L,如果超过这个水平,达到了餐后两小时血糖11.1mmol\/L,就诊断为糖尿病。不仅要关注餐后血糖,同时要关注空腹血糖,空腹血糖正常值应该是小于6.1mmol\/L。在空腹和餐后两小时血糖之间,也就是吃完饭以后没到两个小时,血糖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是观察发现如果吃完饭以后半个小时或者在两个小时之内,如果血糖超过11.1mmol\/L,有可能发生糖尿病的机会会明显增加。另外还有一种情况要注意,就是女性在怀孕以后,在怀孕24-26周的时候要进行糖尿病的筛查,进餐或者是喝完糖水以后,在一小时血糖不能高于10mmol\/L,而两小时应该小于8.5mmol\/L,如果任何数值超过了其中之一,就可以诊断妊娠期糖尿病。饭后血糖对于诊断有具体的要求,但是也应该知道,有些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的时候也有餐后合适的目标。如果是一个青年没有明显的心脑血管疾病,低血糖的风险比较低,餐后血糖应该控制在尽量正常的范围,在7-8mmol\/L左右。如果是一个年纪比较大的糖尿病患者,同时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或者预期的寿命比较短,低血糖的风险比较高,要把血糖控制在尽量安全的范围,餐后血糖可以放宽到10mmol\/L左右。因此,餐后血糖既有诊断的标准,也有对于健康人的正常值的标准,也有糖尿病患者控制的合适目标。"

语音时长02:36''

胡伟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2020/04/29收听(80902)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130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