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2023-09-17 15:24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三种:

1、性传播:性传播是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

2、血液传播:血液传染指的是共用注射器,常见吸毒或者是非法献血共用注射器;

3、母婴传播:指母体通过胎盘将梅毒传染给胎儿,导致胎儿在出生的时候就患有先天性梅毒。

分享:

46

相关推荐

梅毒传播途径

"梅毒的传播途径:一、性接触传播,临床上有90%以上的梅毒是通过与梅毒患者的性接触而传染的。性接触的方式包括性交、热烈的接吻、肢体接触的拥抱,由于人体生殖器部位的皮肤黏膜较薄、血管丰富,性交时处于极度充血状态,性交摩擦可造成细微的损伤,为梅毒苍白螺旋体的入侵创造了条件。二、血缘性传播,梅毒的病程较长,梅毒螺旋体可在患者的血液中潜伏一段时间,尤其是潜伏期梅毒患者,体内虽然感染有病原体,但可以无临床表现,健康者或其他各种疾病的病人,输入了由他们提供的血液或血液制品,就可以使受血者感染梅毒。三、胎盘传播,如果孕妇感染了梅毒,在怀孕期间可通过胎盘而使胎儿传染梅毒。孕妇患有梅毒,未经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彻底,梅毒苍白螺旋体可通过胎盘的血液循环传染给胎儿,使胎儿感染梅毒,胎盘传染主要是孕妇早期梅毒时发生。四、产道传播,当胎儿经过感染有梅毒的产道时,产道部位的梅毒苍白螺旋体可感染给胎儿,导致新生儿传染梅毒而发病。五、间接接触传播,接触到梅毒患者使用过的东西,比如说患者的衣服、被褥、物品、用品、用具、便器、马桶和浴巾等,均有可能被病人的分泌物污染而感染梅毒苍白螺旋体。甚至与梅毒密切生活在一起的健康人,当轻微的伤口接触到这些沾有病原菌的物品时,就会感染上梅毒。"

语音时长02:23''

魏珊珊黑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防保健院门诊部

2018/03/26收听(56234)

梅毒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梅毒的传播途径有三条:第一条途径是性传播、第二条途径是母婴传播、第三条途径是血液传播。也有一些个别的梅毒患者,拥有间接传播的可能性,梅毒最重要的传播途径是性传播,大概有90%以上的病人是通过性传播而患梅毒的,梅毒的性传播几率和梅毒的感染时间有关,梅毒感染时间越短的病人,性传播的几率就会越大,尤其是在早期梅毒,如一期梅毒或者二期梅毒有皮疹的时候,尤其是一期梅毒的硬下疳或二期梅毒的扁平湿疣,里面含有大量的梅毒螺旋体,如果在性生活的过程中接触了这些皮疹,梅毒螺旋体非常容易从一个人传染到另外一个人,过去有的专家曾经研究过,如果一个人有扁平湿疣的情况下,如果有性接触,传播几率达到70%以上,还有一个前提,就是被传染的一方皮肤黏膜可能有炎症、有破损这种情况,就更加容易传播了。梅毒传播的第二个途径是母婴传播,母婴传播也是梅毒传播一个非常主要的途径,大概在10%左右,一个梅毒阳性的孕妇,就把梅毒通过胎盘传给她孩子,对孩子造成很大的危害,除了造成孩子的先天梅毒以外,还可以造成流产、死产这些情况的发生。梅毒传播的第三条途径是血液传播,其实梅毒传播通过血液传播的几率是非常小的,不像艾滋病,血液传播也是艾滋病病毒的一个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但对梅毒来讲,血液的传播途径是非常小的,这在梅毒感染过程中特别阶段有血液传播的可能。除了上述三条传播的几率以外,由于梅毒的皮疹可以在全身各处都长,有的皮疹里面含有梅毒螺旋体,所以梅毒患者也可以通过间接的途径传播,如一些密切的肌肤之间的接触,个别患者也可以传播。

语音时长02:51''

伦文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2017/07/10收听(83422)

梅毒有哪些传播途径?

"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性传播。这是临床上最主要的一种传播途径,大概占到95%以上,它主要是通过直接的性交传播。由于一、二期梅毒患者皮损处有大量的梅毒螺旋体,这时候发生性接触,可以在皮肤微小的破口处,导致梅毒螺旋体的接种从而感染梅毒。未经治疗的病人在感染一年内最具传染性,随着病期的延长,传染性会越来越小。现在认为大概感染五年以上的患者,即使没有经过治疗,性传播也没有什么传染性了。第二、胎传的梅毒,也就是母婴传播。梅毒的孕妇在妊娠四个月的时候可以通过胎盘感染胎儿。胎传梅毒发生流产、早产、死产或者胎儿畸形的风险是非常高的,所以胎传梅毒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对胎儿的损伤也非常大。第三、产道的感染。有些患者可能孕期一直都没有梅毒的感染,但是即将生产的时候感染了梅毒,这个时候她的外生殖器的皮疹处就有大量的梅毒螺旋体,顺产的时候出生儿可能在经过产道的时候头部或者是肩部擦伤可以发生硬下疳。这是区别于胎传梅毒的一个标志。第四、密切的接触传播。比如接吻,或者是没有经过治疗的母亲经过哺乳,或者是接触病人污染的衣物、毛巾、餐具,或者是经过输血或者医疗器具,也能导致梅毒的感染。"

语音时长02:17''

张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2017/07/22收听(64432)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274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