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检酮体(+)是什么意思

2023-09-04 15:52播放 : 12614

手机浏览

视频内容

尿中酮体出现(+),首先要进行复查,看是一过性还是持续性,如果持续性的出现酮体阳性,要对原因进行探查。

酮体一般是涵盖了β-羟丁酸、乙酰乙酸和丙酮,它们都是脂肪代谢的中间产物。当体内糖代谢不足时,脂肪代谢就会替代糖代谢,而这种脂肪代谢是不完全的分解,所以会产生酮体。

在临床检测中,酮体主要检测的项目是乙酰乙酸和丙酮,在病理情况下,酮体最常见的病因是糖尿病,糖尿病性的酮体往往见于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性昏迷的早期表现,往往患者会出现高尿糖和高血糖。

在糖尿病治疗过程中,有一些药物如二甲双胍也会引起酮体的出现,但这类患者往往没有高尿糖和高血糖。在非糖尿病性的酮尿中,凡是影响到糖代谢的都会可能出现酮体,如高热、严重呕吐、妊娠呕吐、酒精性肝硬化、各种肝病,以及长期饥饿、禁食或者减肥节食,都会造成酮体的升高。

所以出现酮体升高时,要结合患者具体的情况来综合进行分析,得出可能的原因,并作出相应的处理。

分享:

81

相关推荐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183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5)第 00017 号
中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437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24)3718-184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5 北京纵横无双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