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白求恩医院
血液科
手机浏览
溶血性贫血不会引起血小板增高,因为溶血系统和血小板系统是两个系统,但是有些溶血的病人,比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病人,血小板不是增多,反而是减少。
急性溶血的病人可以出现血小板计数增多,属于人体的代偿,比如血细胞异型输血的时候,血细胞被破坏的同时,可能有血小板的丢失,通过机体的负反馈原理,骨髓中会在短时间内增加血小板的产量,造成一过性血小板增多。
病人通过时间的延长,血小板可以逐渐恢复,或随着对于溶血的控制,血小板会逐渐恢复正常。因此并不需要过于在意,但血小板减低的病人更需要引起关注。
分享:
血小板增多主要分两大类,一种是原发性,另一种是继发性。原发性的血小板增多症,属于... 罗贤生│海口市人民医院 2023/12/15播放(92096)
血小板增多主要分两大类,一种是原发性,另一种是继发性。
原发性的血小板增多症,属于...
罗贤生│海口市人民医院
2023/12/15播放(92096)
"外周血中血小板的正常范围是10-30万\/mL,如果高于40万\/mL就是血小板增多。引起血小板增多的常见原因有两种,一是反应性的增多,二是原发性的增多。反应性增多最常见的原因是各种感染,如急性阑尾炎、急性肺炎、急性胆囊炎、急性胃肠炎等等。同时,某些癌症患者或溶血病人,血小板的数量也会增多,但是这种血小板增多往往是轻度的,一般不超过50万\/mL。原发性的血小板增多常见于骨髓增殖性疾病,如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等。它们的血小板数量往往会超过100万\/mL,需要给予积极的治疗,常用的办法有服用羟基脲、阿司匹林等药物。"
刘加强│日照市人民医院
2018/10/23收听(53740)
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的原因较多,可见如下:1、慢性感染:比如慢性鼻炎、咽喉炎、胆囊炎... 蒋秦燕│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2023/05/20播放(92840)
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的原因较多,可见如下:
1、慢性感染:比如慢性鼻炎、咽喉炎、胆囊炎...
蒋秦燕│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2023/05/20播放(92840)
血小板增多存在非常复杂的病因,一般分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和继发性血小板增多。原发性血小板增多属于... 高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2023/11/24播放(73478)
血小板增多存在非常复杂的病因,一般分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和继发性血小板增多。原发性血小板增多属于...
高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2023/11/24播放(73478)
"血小板是体内负责止血的重要的成分。当身体损伤的时候,血小板会冲在前面,首先提供凝血的表面,再有,血小板本身可以形成血小板栓子来堵住破损的血管,所以血小板对止血是非常重要的。那血小板数目增多,并不是不会有出血的风险,高于正常值的血小板,一个是增加血栓的风险,另一个是当有了血栓之后,很可能纤溶亢进,所以血小板增多的人往往出血风险也会增加。那什么情况下会出现血小板增多,首先,血小板是非常敏感的反应性的应激因素,所以当有急慢性的感染、创伤、刺激、肿瘤,血小板是会增高的,另外,也有血小板增高这样的肿瘤性的疾病,叫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其他的骨髓增殖性的肿瘤,也可以伴有血小板增高,比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有些人血小板也会增高,或者是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也会增高,所以排除继发原因,血小板长期持续增高的一定要到医院就诊,要分析原因并且给予干预。"
范芸│北京医院
2018/06/25收听(29474)
刘尚勤│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2023/09/04播放(37391)
刘尚勤│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2023/09/04播放(37391)
血小板增多一般是指血小板大于400×10^9/L,患者应多次复查。血小板增多症分为反应性、原发... 吴从明│海南省人民医院 2023/07/30播放(65310)
血小板增多一般是指血小板大于400×10^9/L,患者应多次复查。血小板增多症分为反应性、原发...
吴从明│海南省人民医院
2023/07/30播放(65310)
"血小板增多就是指血小板的数量超过了正常范围,如果血小板数量轻度的增多,对人体没有明显的影响,可以不做处理。但是,如果血小板数量中度以上的增多,就有可能诱发血栓性的疾病。一般情况下就需要给予抗血小板治疗,常用的药物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等。此外,如果血小板增多是由于骨髓无序增殖引起的,比如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引起的血小板增多,可以采取血小板分离机,把过多的血小板从血液中分离出来,同时还要服用羟基脲以减少血小板的增殖。羟基脲常规剂量是每次2片,1日2次,并且需要定期的复查血常规。根据血小板数量来调整剂量。如果羟基脲用量过大,不仅会引起血小板数量的减少,还会引起白细胞或者红细胞数量减少,容易诱发感染、贫血等一系列并发症。"
2019/02/06收听(34656)
血小板增多,就是指血小板的数量超出了正常范围,正常情况下,一般每毫升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是10万到30万,如果超过了每毫升30万个就是血小板增多。血小板增多,包括两大类原因:第一类是反应性血小板增多,常见于各种感染,以及外伤手术等等,这种情况下,一般血小板增多是短暂性的,诱发因素去除后,血小板的数量就会逐渐降至正常。第二种情况就是原发性血小板增多,常见的就是各种骨髓增殖性疾病,如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的数量可能会出现异常增高的情况,往往每毫升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会超过100万个,病人会引起血栓或出血性疾病,往往需要给予羟基脲、干扰素等药物治疗。
2019/04/30收听(45630)
如果患者出现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治疗:1、定期就诊:患者应定... 蒋秦燕│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2023/02/22播放(66596)
如果患者出现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治疗:
1、定期就诊:患者应定...
2023/02/22播放(66596)
"血小板增多,就是指外周血中血小板的数量超出了正常范围,血小板增多患者的治疗首先要明确是哪种类型的血小板增多。在临床上,常见的血小板增多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反应性血小板增多,也就是由其他因素导致血小板反应性增多,比如感染、手术、外伤等都会引起血小板数量反应性增多,这时候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如果病人有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这时候可以适当服用抗血小板的药物,预防血栓形成,可以口服阿司匹林、波立维等。血小板增多第二种情况就是原发性血小板增多,这是一种骨髓增生性疾病,一般需要骨髓穿刺确诊,这时候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应用血细胞分离机,把过多的血小板分离出来,然后服用羟基脲维持治疗,也可以皮下注射干扰素维持治疗。所以血小板增多,首先要明确引起血小板增多的病因,然后给予不同的治疗措施。"
2019/05/29收听(29500)
溶血性贫血分为急性和慢性的溶血性贫... 吴春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2023/04/19播放(37328)
溶血性贫血分为急性和慢性的溶血性贫...
吴春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2023/04/19播放(37328)
溶血性贫血主要就是由于红细胞寿命的缩短造成一些内在的,比如说遗传因素引起的,还有一些是外在因素,药物、免疫因素造成的红细胞寿命缩短、过度破坏造成的一系列疾病。骨髓造血代偿能力非常强,如果只出现红细胞破坏增加,寿命减少,那不超过骨髓的代偿能力的话,病人可能只表现溶血,并没有明显的贫血症状,可能病人就只是有一些黄疸,然后可以出现尿色加深,腰痛等肌肉痛表现。但一旦红细胞的破坏超过了骨髓的代偿能力,患者就会出现贫血症状,可以出现乏力、一过性眼前发黑,活动以后心慌症状。因为溶血挺复杂的,按照诱因可以有遗传性的,比如说像红细胞的,如果红细胞膜的异常还有红细胞代谢酶的异常,以及血红蛋白合成的这些异常的话,可以造成溶血。还有一部分是由于免疫相关的,像病毒感染,还有应用一些药物,还有一些外界的因素,像寒冷都可以引起来溶血性贫血。溶血性贫血还可以分成血管内溶血和血管外溶血,一般遗传相关的就是像红细胞酶的异常,代谢酶的异常,主要是血管内溶血,出现红细胞的大量破坏,还可以出现血红蛋白尿,也就是说尿的颜色是酱油色。像一些免疫相关、病毒感染和药物引起来的溶血,主要是由于免疫相关,通过抗原、抗体结合引起来的,主要是通过脾脏的破坏。
冷芸│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2017/06/20收听(72336)
溶血性贫血是由于红细胞破坏速率增加(寿命缩短),超过骨髓造血的代偿能力而发生的贫血。临床表现为... 丁晓庆│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2023/12/23播放(81408)
溶血性贫血是由于红细胞破坏速率增加(寿命缩短),超过骨髓造血的代偿能力而发生的贫血。临床表现为...
丁晓庆│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2023/12/23播放(81408)
溶血性贫血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体内免疫功能失调,对自身红细胞发生攻击,红细胞进入血液循环后在外周... 韩冰│北京协和医院 2023/03/01播放(69090)
溶血性贫血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体内免疫功能失调,对自身红细胞发生攻击,红细胞进入血液循环后在外周...
韩冰│北京协和医院
2023/03/01播放(69090)
"溶血性贫血往往是因为红细胞出现了异常而被过早破坏掉,红细胞生成又不足以代偿而导致贫血。根据溶血发生的场所不同,可以分为血管内溶血和血管外溶血。血管内溶血多见于输错血的时候,当其他血型的血进入到体内后就发生了强烈的抗原抗体反应,使红细胞在血管内被破坏掉。如果引起溶血过红细胞不是在血管里破掉,而是在脾脏中被破坏掉,其称之为血管外溶血,这往往是因为红细胞自身结构出现了问题,例如形状变成镰刀样或者球形,含有的珠蛋白出现问题等。这样不正常的红细胞进入脾脏之后会被脾脏中的巨噬细胞识别吞掉,从而引起溶血。"
尹婉宜│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2020/05/06收听(14766)
溶血性贫血是由于遗传、药物及外界因素的影响,造成体内红细胞寿命缩短,超过骨髓造血的代偿能力而发... 冷芸│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2023/07/18播放(96412)
溶血性贫血是由于遗传、药物及外界因素的影响,造成体内红细胞寿命缩短,超过骨髓造血的代偿能力而发...
2023/07/18播放(96412)
溶血性贫血是指红细胞的破坏程度超过了骨髓的代偿能力,临床上表现为贫血、黄染,甚至脾大,它分为血管内溶血和血管外的溶血。血管内溶血主要是红细胞破坏,进行性的贫血,还有黄疸,还有血红蛋白尿。血管外的主要是脾脏的破坏,我们说是巨噬细胞系统脾大破坏红细胞,主要表现为有贫血,溶血性贫血有黄疸,有脾大这种表现。溶血性贫血的病因比较多,从红细胞的构造上,红细胞正常的是一个双凹圆盘状的,某些个原因,比如像红细胞本身的原因,比如像红细胞膜出现异常或者是红细胞里边的酶出现异常,它就会出现红细胞脆性升高,红细胞的通透性差了,红细胞就会更容易破坏。红细胞正常的寿命大概是在120天左右,红细胞出现这些病因造成了它的寿命就缩短了,红细胞就破坏了,出现溶血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它的网织红细胞是升高的,不像的再生成障碍性贫血,它的网织红细胞数量是下降的。
2017/10/18收听(14466)
做脾切除通常有以下情况:1、外伤,外伤通常是年轻人或者是小孩,如果是年轻人,超过12... 邢贻雷│海南省人民医院 2023/10/31播放(81188)
做脾切除通常有以下情况:1、外伤,外伤通常是年轻人或者是小孩,如果是年轻人,超过12...
邢贻雷│海南省人民医院
2023/10/31播放(81188)
溶血性贫血的发病原因较多,常见的发病多由遗传因素所导致。1.血管内溶血:由遗传引... 冷芸│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2023/04/26播放(68664)
溶血性贫血的发病原因较多,常见的发病多由遗传因素所导致。
1.血管内溶血:由遗传引...
2023/04/26播放(68664)
宜昌二医院 汪靖
播放次数:3.26万
海医一院 李立佳
播放次数:3.05万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 蒋慧芳
播放次数:2.28万
北京东方医院 丁晓庆
播放次数:7.76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