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东方医院
胆石病中心
手机浏览
胆结晶是胆固醇沉积到胆囊黏膜面,像石头长了苔藓。体检中心调查过3500个病人,随访5年再复查B超,发现一半的病人胆结晶自行消失,通过饮食控制,不吃高胆固醇、高脂饮食,多运动、多喝水,结晶可以消失。仍有部分人得了胆囊结石、胆囊息肉,大概20%的人群出现胆囊炎。所以胆结晶可以药物治疗,运动、控制饮食,让其消除,并且双管齐下消失的机会可以更多。所以,胆结晶出现了以后要引起重视。
分享:
"胆结晶不可以自己消失,因为胆结晶是由于胆汁淤滞导致的胆固醇结晶析出,如果不积极的治疗,胆结晶会进一步增多,最终形成泥沙样结石或者块状结石,就会诱发胆囊炎,甚至诱发急性胰腺炎。发现胆结晶后需要积极调整饮食结构,比如尽量不要饮用含有酒精的饮品,不要吃过于油腻的食物,也不要吃腌制食品等,可适当摄入新鲜的水果和绿色蔬菜,适当摄入低脂肪的优质蛋白,平时还应规律的吃早饭,以防止胆汁淤滞。部分患者还可以口服利胆药物,例如熊去氧胆酸胶囊等,具体的用药方式还有用药量,需要向主管医师进行咨询。"
陈冰│内蒙古自治区妇幼保健院
2021/06/08收听(54788)
"胆结晶多考虑胆固醇沉积,这种情况多发生在患者高油脂饮食、肥胖、女性,并且患者早晨一般不吃早餐、胆固醇高。原则上胆结晶在戒除这些症状,并且在清淡饮食、适当锻炼、多饮水,有些患者甚至可以服用利胆的药物,尤其是进口的优思弗,也叫熊去氧胆酸,可以有一定排去胆结晶的作用。定期复查B超,少部分病人胆结晶可以消失。而绝大部分的患者在复查过程当中,胆结晶越来越多,慢慢形成早期的胆囊结石。所以,不要太乐观认为胆结晶会消失,而要抱着正确的态度定期复查,必要时正确的治疗。"
何宗全│铜陵市人民医院
2019/03/13收听(59740)
"对于患者所说的胆结晶,多考虑是患者查上腹部彩超的时候,提示患者胆囊内胆汁黏稠淤积,胆固醇析出形成结晶可能性。结晶的成分,最大的可能就是胆固醇结晶以后形成。部分患者还可见于胆囊息肉以及胆囊内的结石,这种情况来说患者需要积极的考虑服用优思弗,即进口的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2-3个月左右继续观察,看患者服用药物之后的效果。患者服用药物两个月之后,应复查上腹部彩超,看患者胆囊内结晶是否有消失或者变小,患者是否有进一步发生胆囊内息肉,或者胆道内结石的可能性。如果患者合并有胆囊息肉以及胆囊结石,就要积极考虑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并且手术之后将胆囊送病理科,进一步行染色切片检查,综合判断患者胆囊内是否有其他病变的可能性。患者在平常的饮食当中,应注意少吃胆固醇含量过高的食物。"
邢文军│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
2019/06/23收听(60378)
胆结晶一般是胆固醇结晶,这种情况可以形成胆结石,其主要是因为胆囊内的胆固醇、磷脂、胆汁酸的比例... 陈小冰│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2023/03/20播放(94058)
胆结晶一般是胆固醇结晶,这种情况可以形成胆结石,其主要是因为胆囊内的胆固醇、磷脂、胆汁酸的比例...
陈小冰│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2023/03/20播放(94058)
胆结晶是胆固醇沉积在胆囊黏膜面,临床有些药物可以溶解胆固醇,常用的药物为熊去氧胆酸。通过每天吃... 赵刚│上海市东方医院 2023/05/11播放(79202)
胆结晶是胆固醇沉积在胆囊黏膜面,临床有些药物可以溶解胆固醇,常用的药物为熊去氧胆酸。通过每天吃...
赵刚│上海市东方医院
2023/05/11播放(79202)
"胆囊的胆固醇结晶,治疗方式需要通过饮食控制、运动锻炼,必要的时候可以使用一些利胆的药物来针对性的治疗。胆固醇结晶主要是因为胆汁中的胆固醇与胆汁酸的比例失调,从而导致胆固醇析出,在胆囊壁上形成相应的结晶。此时一定要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水果,禁忌油腻、油炸、辛辣、刺激的食物,禁忌烟、酒。也需要进行积极的运动、锻炼,以便消耗体内过多的胆固醇,此外也可以服用一些利胆的药物,如熊去氧胆酸等等来进行利胆的治疗,也要多饮水稀释胆汁,促进胆汁排泄。在积极的多方面因素结合的情况下,胆固醇结晶有可能会得到缓解,也要定期的复查,看是否有结晶进一步加重,进一步加重有可能会形成胆固醇性的结石或者胆固醇性息肉。"
孟泽武│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2020/06/14收听(15836)
"如果患者查上腹部的彩超,提示患者胆囊内的结晶,此时多考虑胆固醇性结晶的可能性较大。患者需要抽血查血脂,看患者是否有高胆固醇血症以及甘油三酯是否升高。如果有上述情况,多考虑患者还合并有高脂血症。对于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来说,患者平时应注意少吃胆固醇含量过高的食物,如鸡蛋的蛋黄以及动物的内脏,还有动物的脂肪以及海鲜中的鱿鱼。这些食物当中含有的胆固醇都比较高,如果患者长期过量食用,会引起患者血液内的胆固醇含量过高,以及身体内的胆固醇含量过高,会进一步加重患者胆囊内结晶形成以及加重胆囊结石、肝内胆管结石、胆总管结石发生的几率。所以对于此类患者来说,平时应少吃上述食物,必要的时候患者需要考虑口服优思弗,即进口的熊去氧胆酸积极的治疗3-6月左右继续观察。如果患者服用两个月之后,查上腹部彩超提示患者胆囊内结晶消失,建议患者继续服用2-3月之后可以停药,平常注意饮食就可以。"
2019/06/23收听(58032)
"胆结晶应不能吃什么?胆囊的胆固醇结晶附着在胆囊壁上,一般情况下胆固醇结晶它只是胆汁的成分,一些胆固醇颗粒,形成了颗粒状的东西,附着在胆囊壁上。饮食上如果没有胆囊炎症状,没有什么忌口不能吃的。平时还是要少吃油腻的食物,不要暴饮暴食,不要吃油煎、油炸的,还有蛋黄少吃。预防形成引起胆囊炎症状,平时低脂饮食,对身体还是比较有好处的。没有很特别不能吃的东西,只要不要吃太油腻的就可以了。"
黄泼泼│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
2018/05/11收听(87346)
胆结晶是指胆囊结晶,一般是胆囊内胆固醇结晶,这种结晶进一步发展可以导致胆囊结石和胆囊息肉的形成。胆固醇结晶主要是由于胆固醇与胆汁酸、磷脂比例失调所造成,任何原因导致的胆固醇含量升高,都可以使胆汁内胆固醇过饱和,从而从胆汁内析出形成结晶。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还应当注意避免进食高胆固醇食物,同时还应当注意饮食规律,避免胆汁淤积的形成。如果早期形成胆固醇结晶,可以考虑口服熊去氧胆酸进行治疗,部分患者可以获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但是如果不能及时更改生活习惯,控制血脂、血糖在平稳水平,即使结晶消失也仍然会出现复发。
金鑫│枣庄市中医医院
2019/01/15收听(86688)
胆囊结晶自己消失比较难,一般需要进行积极的饮食调控、运动锻炼、多喝水,必要时给予利胆药物,胆囊... 孟泽武│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2023/06/11播放(96952)
胆囊结晶自己消失比较难,一般需要进行积极的饮食调控、运动锻炼、多喝水,必要时给予利胆药物,胆囊...
2023/06/11播放(96952)
"胆囊结晶是胆固醇沉积,患者多有进食高脂肪食物史,胆囊结晶可根据患者低脂肪饮食习惯和疾病情况而消失。如果患者的胆囊结晶量不大,这时适当控制饮食,多喝水,并服用熊去氧胆酸等药物,定期复查,症状就可以消失。如果有些患者有家族遗传病史或饮食不受控制,有暴饮暴食和多吃高脂肪食物的患者,胆汁结晶消失的可能性不大。胆囊结晶是胆固醇沉积在胆囊黏膜上,像一块有苔藓的石头,体检中心调查3500例患者,随访5年复查B超发现半数患者胆汁结晶自行消失。通过饮食控制,不吃高胆固醇、高脂肪饮食,多运动,多喝水,结晶即可消失,所以在低脂肪饮食可能会自动消失。"
王巍│沈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2020/03/24收听(81362)
" 胆固醇结晶会自行消失,但是这种情况是在进行生活饮食调整,以及服用药物之后才会出现。之所以会出现胆固醇结晶,是因为身体中的脂肪含量增高引起高脂血症,除此之外也会导致胆囊出现局部结节硬化,甚至出现胆囊结石,出现这些疾病之后,一般都需要进行特殊治疗。 如果临床症状不明显病情较轻,可以通过调整生活饮食,进行运动,改善身体中的脂肪含量,可以使胆固醇结晶自行消失。如果调整效果不佳,就需要服用相应的降低血脂的药,例如辛伐他汀。除此之外,如果胆囊结石体积较大并且引起剧烈疼痛,就需要立即进行手术切除,避免延误病情引发其他并发症。"
苍天慧│哈尔滨市骨伤科医院
2019/12/10收听(35842)
胆囊有结晶指的是胆囊内部有胆固醇结晶,由于患者胆囊内部胆汁中包含有胆固醇以及胆盐,如果患者胆汁中胆固醇浓度偏高,就有可能会形成结晶。在超声的检查下能够发现胆囊内部有高密度影,表现为胆结晶,患者有可能没有任何症状,通常在保守治疗一段时间以后症状会好转。当然时间长以后胆囊内部的结晶,有可能会进一步发展成胆结石。随着时间的延长,胆结石的体积有可能会逐渐增大,当然也有可能是多发的结石,对很多患者来说,结晶如果时间进展就会进一步发展成胆结石,两者其实是同一种病变,只不过表现在不同的阶段。
汤大纬│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
2020/04/02收听(83666)
" 胆囊壁结晶属于胆囊胆固醇性的息肉。如果息肉小于1cm,没有什么症状,可以适当的服用熊去氧胆酸类的药物进行溶石治疗,有时候效果不错,需要长期的服用至少需要半年左右的时间,还要定期的复查肝功能。 在服药期间饮食要清淡,避免油腻食物的摄入,避免高胆固醇、高脂肪食物的摄入,要戒烟、戒酒,适当的锻炼,保持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来预防胆囊结晶的进一步增长, 如果胆固醇性的息肉大于1cm,或者反复的伴有疼痛,这种情况可以考虑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主要是将胆囊切除。"
汪涛│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
2019/12/12收听(79500)
胆结晶一般指的是胆囊结晶,这种结晶的成分主要是由胆固醇形成,是由胆汁在胆囊内储存、浓缩后,胆汁... 庞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3/04/03播放(48803)
胆结晶一般指的是胆囊结晶,这种结晶的成分主要是由胆固醇形成,是由胆汁在胆囊内储存、浓缩后,胆汁...
庞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3/04/03播放(48803)
胆结晶和胆结石有明显区别,主要区别如下:1、胆结晶:主要是胆固醇性结晶,是因胆汁... 孟泽武│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2023/04/15播放(59222)
胆结晶和胆结石有明显区别,主要区别如下:
1、胆结晶:主要是胆固醇性结晶,是因胆汁...
2023/04/15播放(59222)
"胆囊里面如果有结晶,一般指胆固醇性结晶,具体的治疗方式要取决于患者的情况,如下:第一、如果胆固醇结晶合并有严重的胆囊炎症,患者反复出现右上腹闷痛、胀痛、绞痛的症状,胆囊壁明显增厚,这种情况下需要考虑手术治疗。第二、如果胆囊胆固醇结晶没有明显的症状,可以先观察定期的随访、复查。平时饮食一定要注意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摄入,因为胆固醇结晶主要就是胆汁中的胆固醇和胆汁酸的比例失调,才会导致胆固醇析出结晶沉积于胆囊壁上。积极的饮食控制有利于胆固醇结晶的延缓,或者进一步的消失。要积极的运动锻炼来消耗体内过多的胆固醇,并且有肥胖的要减肥,饮酒的要戒酒,有高血糖、高血脂的也要进一步的控制。只有多方面的因素持续进行,才能有效延缓胆固醇结晶的进展。"
2020/06/20收听(53196)
胆息肉形成之后, 咸国哲│山东省立医院 2023/03/23播放(36800)
咸国哲│山东省立医院
2023/03/23播放(36800)
胆囊息肉很少会自己消失,胆囊息肉可以分为胆固醇性息肉、腺瘤样息肉以及炎症性息肉。胆囊息肉的形成,是由于胆囊壁在某些诱因的情况下出现局灶性的增生,突入胆囊腔内,从而形成息肉样病变。较少出现消失的情况,需要积极的随访、复查,评估息肉的大小及其增长速度,如果息肉超过1cm或者增长速度过快,建议手术治疗。因为超过1cm的胆囊息肉或者增长速度过快,都代表癌变的倾向较高,需要及早的进行手术,预防后期癌变的风险。平时也要注意饮食的调控,改善生活习惯以及运动锻炼,胆囊息肉的增长速度会相对的减缓一些,但一般不会自己消失。
2020/05/13收听(63086)
胆囊息肉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自我消失的,胆囊息肉可以分为肿瘤性胆囊息肉以及非肿瘤性胆囊息肉。非肿瘤性胆囊息肉也就是指炎性胆囊息肉,它是由于炎症的反复刺激所产生的炎性息肉,所以通过控制炎症可以达到一定的消失目的,因为它是一种炎性突出,病理过程可逆。但是大多数的胆囊息肉都为肿瘤性胆囊息肉,一般不能自我消失,对于体积较大而且有明显症状的胆囊息肉应该尽早行手术根治性治疗,特别是对于恶性胆囊息肉有可能会出现其他部位转移,要引起重视。
刘伍才│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
2020/04/17收听(90338)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温暖
播放次数:3.93万
山西医大第二医院 武世荣
播放次数:3.44万
武汉市中心医院 肖朝文
播放次数:7.11万
武汉市肺科医院 潘志耘
播放次数:8.88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