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颅内肿瘤有哪些类型

2023-04-02 13:40播放 : 17934

手机浏览

视频内容

小儿颅内肿瘤是儿童期发病率较高的肿瘤之一,占所有儿童肿瘤的15%-20%左右,可以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根据肿瘤所在的部位,可以分为鞍上肿瘤、松果体区肿瘤、后颅窝肿瘤、大脑半球肿瘤等。详细可以分为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这些好发于大脑半球。脑膜瘤好发于矢状窦旁、蝶骨肌鞍旁,髓母细胞瘤多发于小脑蚓部,血管网状细胞瘤好发于小脑半球,室管膜瘤以及脉络丛乳头状瘤多好发于脑室内,垂体腺瘤和颅咽管瘤好发于蝶鞍区。

按病理生理来分的话,可以分为:

(1)胶质细胞瘤:最常见,包括星形细胞瘤、室管膜瘤和多形性成胶质细胞瘤;

(2)原始神经外胚层细胞肿瘤:属于未分化的原胚细胞,包括髓母细胞瘤、成松果体细胞瘤;

(3)胚胎参与组织形成的颅内肿瘤:如颅咽管瘤、皮样囊肿和上皮样囊肿等。

分享:

81
同科室医生推荐

预约挂号

在线问诊

相关推荐

脚气类型

"脚气学名称为足癣,根据临床表现的不同,常分为五种类型。一、角化过度型。主要以皮肤角化过度、粗糙无汗为主要临床特点,皮损多为足跟、足跖以及足旁位置,常常是对称分布。一般寒冷季节可以出现皮肤皲裂,甚至夏季也不能完全恢复。二、丘疹鳞屑型。足趾部位有明显的小片状脱屑,当真菌繁殖活跃的时候,在增厚的基础之上可以出现红斑、丘疹,并且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感觉,这一型足癣是五种类型当中最为常见的一型。三、水疱型。皮损常为足跖以及足缘部位呈现出群集或散发的小水疱,位置较深,疱壁不易破,数天后水疱吸收可以出现脱屑的表现。有的时候因为小水疱融合也可以称为大疱,一般疱液呈黄白色,如有细菌继发感染可以看到黄色的脓疱。这一型足癣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是以夏天最为多见。四、趾间糜烂型。因为真菌喜欢在潮湿而温暖的趾间生长繁殖,由于其长期寄生在趾间,可以出现表皮角质层增厚而出现湿润、浸渍发白的皮肤,并且可以伴有足部多汗的症状。皮损一般侵犯第三、第四趾间,病情严重或病程长的时候也可以累及全部趾间,伴有剧烈奇痒难忍。五、体癣型。这一型足癣是由于上述几型,尤其是丘疹鳞屑型、水疱型的足癣发展而来,可以伴有剧烈的瘙痒,发病的季节以夏天最为多见。"

语音时长02:15''

吴雨泓沈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2019/06/14收听(47134)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454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5)第 00017 号
中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437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24)3718-184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5 北京纵横无双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