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综合征少尿期的治疗

2023-08-01 14:47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肾病综合征的大多数病人会出现少尿的状态,此时主要是因为体内的血浆容量较低,尿液的排出出现了障碍,或合并肾功能异常导致排尿的减少。

少尿期的治疗主要以扩容、利尿为主,因为肾病综合期的病人是高度浮肿的状态,实际上希望有较多的尿液能够缓解高度水肿的状态。

所以在治疗上会治疗原发疾病,比如应用激素免疫制剂来治疗原发肾脏病变的同时,会给予一定的扩容、利尿方法来减轻全身容量的负荷,减少少尿状态,缓解病人症状。

扩容、利尿药物的使用主要是应用高糖,比如10%的葡萄糖,或人血白蛋白等液体进行扩容。再给予一定的利尿剂如袢利尿剂,也就是速尿(呋塞米),以静推或静脉泵入的方式,根据病人对于利尿剂的反应来逐步调整剂量。

分享:

81

相关推荐

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怎么治疗

"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主要是由于肾功能急剧恶化,导致肾脏排水、排毒、稳定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能力明显下降,临床上出现水潴留、氮质血症、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等并发症。因此,急性肾衰的治疗,主要是针对上述并发症的治疗。一、维持水平衡。治疗的基本原则是量出为入,但对于肾前性急性肾衰,补液可适当放宽。但若水潴留诱发急性肺水肿,需严格限制水的摄入,并联合利尿剂等治疗。二、氮质血症的治疗。对于非高分解代谢型、尿量较多的患者,可采用内科保守治疗;对于高分解代谢型患者,建议尽早透析治疗,以减少毒素对脏器的损害。三、高钾血症的治疗。若血钾小于6.0mmol\/L,可采用限制钾的摄入,使用降钾树脂促进排出的治疗措施;若血钾大于6.0mmol\/L,需采用更积极的降钾治疗,如静脉给予葡萄糖酸钙、碳酸氢钠、葡萄糖加胰岛素等药物治疗,促进钾离子向细胞内转移,以减轻钾对心肌的毒性。四、代谢性酸中毒的治疗。如果二氧化碳结合力小于15mmol\/L,或pH值小于7.2,需静脉补充碳酸氢钠。因此,对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主要是稳定内环境、促进细胞修复。如果经过上述内科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建议尽早透析治疗。"

语音时长02:14''

王晓南阳市中心医院

2019/01/12收听(57532)

急性肾衰竭少尿期的主要代谢变化有什么

急性肾衰竭的少尿期,相当于急性肾损伤的3期,在此期患者有比较明显的少尿阶段,在少尿期患者可以出现少尿甚至无尿症状,持续1-2周。在这个阶段患者的临床症状比较重,可以伴有比较明显的氮质血症、钠水潴留、电解质紊乱以及酸碱失衡等,在此期的主要代谢变化可以分为以下这么几方面的内容:首先就是患者可以出现氮质血症,因为在少尿时期肾小球的滤过率降低,引起少尿或者无尿,可以导致机体排除氮质和其他的代谢产物减少这样的情况。在少尿期可以出现患者的尿素氮和血肌酐持续升高,进而导致比较明显的氮质血症。其次就是患者的水、电解质代谢紊乱,比如水分控制不严格,摄入量或者是补液量过多,再加上机体本身的内生水,随着患者尿少、无尿情况的出现,可以导致水肿,出现稀释性的低钠血症,引起急性心力衰竭、肺水肿、脑水肿等。因为患者出现高分解状态,与此同时涉及到一些相关的肌肉坏死、血肿、感染等因素,可以导致比较明显的高钾血症。然后患者还可以出现比较明显的代谢性酸中毒,因为机体排尿功能受限,所以一些产生的固定酸代谢产物很难从机体进行排除,进而导致患者出现酸中毒。最后患者在少尿期阶段,还可以出现比较明显的钙、镁等一些相关离子失衡问题。

语音时长02:14''

解洪明哈尔滨市传染病医院

2019/11/11收听(74028)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439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