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内分泌科
手机浏览
糖尿病确实会影响眼睛,糖尿病对眼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影响视网膜,另外影响晶体。主观来说肯定患者主诉表现,就是看东西比较模糊,随着糖尿病的病变进展,或者会伴发青光眼、白内障,或者会有黄斑的水肿。
实际上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或者是眼睛影响会越来越重。最后有一部分患者可能还会出现失明,早期出现视力下降或者视物模糊。
如果伴发青光眼,可能会出现头疼、头晕,因为眼压升高,虽然不是特异性的糖尿病所造成的眼睛改变。但是糖尿病患者青光眼的发生率,确实比其他人要高,而且也会出现眼胀、眼部的明显的不适,最重可能到最后也会影响患者的视力。
有些患者如果在急性出血期的时候,也会出现明显视力突然的下降,眼前会发黑,也会出现一些明显的不适。所以糖尿病对眼睛的损伤应该还挺重,建议尽可能地控制好血糖,减轻血糖波动或者血糖高对眼睛造成的损伤。
分享:
糖尿病是全身疾病,现在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糖尿病引起的眼睛疾病也在逐年增加。眼睛的任何部位都会发... 聂红平│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2023/10/31播放(61752)
糖尿病是全身疾病,现在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糖尿病引起的眼睛疾病也在逐年增加。眼睛的任何部位都会发...
聂红平│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2023/10/31播放(61752)
"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佳,会并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一种主要的致盲疾病,常造成患者的视力减退,甚至失明,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糖尿病患者发生眼底血管瘤、眼底出血、青光眼、白内障等眼病的几率要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的人群。那糖尿病患者如果能及时发现并获得规范的治疗,多数可以摆脱失明的危险。糖尿病患者在确诊糖尿病以后都应该在眼科进行一个眼底的检查,建议每半年到一年进行一次检查,同时要合理用药,控制血糖,血糖控制好了,也可以延缓糖网的进展,另外定期要到眼科随访,早期可以用药物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进展,若发展到一定阶段,还可以选择激光治疗。"
高岩│中日友好医院
2019/05/17收听(76966)
"糖尿病可引起眼部并发症,如屈光改变、白内障、虹膜睫状体炎、青光眼、眼球运动神经麻痹以及视神经病变等。但以视网膜病变为多见,危害也最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它主要引起双眼视力下降,严重者可完全失明。但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可防可治的,只要积极控制血糖、血压、血脂,可预防、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进展。总之,对于患有糖尿病的患者,要定期综合性眼检查,以早发现、早治疗,防止失明的发生。"
于棉荣│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
2019/01/27收听(95524)
"糖尿病对眼睛最重的影响就是引起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它是血糖长期高之后破坏眼底的微血管,引起了局部的渗出出血、玻璃体机化、新生血管形成,最终可能会形成青光、视力减退甚至失明,这是糖尿病对眼睛最大的影响。糖尿病还可以增加眼睛白内障的发病率,会让白内障提前化,发病率明显的增加。还有就是血糖控制不好的情况下,眼睛周围的房水、结膜糖分含量比较高,容易滋生细菌、真菌,这样可以引起结膜炎、角膜炎等,都是对眼睛比较有害的。"
王嘉影│威海市中心医院
2019/11/24收听(26162)
"糖尿病会影响眼睛而导致视物模糊,糖尿病是以血糖升高为主的慢性代谢性疾病。血糖升高会影响全身多系统,产生各种临床表现。长期血糖控制不良,也会产生心、脑、肾、神经、眼底等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导致视物模糊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血糖过高,短期血糖升高明显,可以导致房水血糖升高,渗透压改变而导致视物模糊。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长期血糖控制不良,可以形成糖尿病的视网膜病变。其会导致视物模糊,严重者可以导致患者失明。三、白内障,长期血糖过高会形成代谢性白内障,也会加重可能存在的老年性白内障,导致视物模糊进一步加重。四、糖尿病也很容易并发青光眼、黄斑变性等多种眼部并发症,导致患者视物模糊。"
王开芹│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
2019/12/21收听(33232)
"糖尿病的患者可以影响眼睛。糖尿病的病程如果时间长,则可以导致糖尿病的视网膜病变,引起眼组织、神经以及血管的微循环改变,造成眼的营养和视功能的损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主要可以表现为眼底的动脉瘤、出血斑点、硬性的渗出,以及棉絮状、静脉串珠状等改变。严重的患者可以出现视网膜,或者是视盘的新生血管、视网膜前的出血以及牵拉性的视网膜脱离,最终会导致患者的失明。所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建议控制好血压、血糖和血脂,监控糖尿病的病情发展,避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一步的发展。"
李鑫│东营市人民医院
2019/05/24收听(62208)
糖尿病患者眼睛的症状,一般分为视网膜病变,是指眼底的病变,还有眼睛前方晶状体还可出现病变,就是... 张人玲│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2023/10/24播放(41257)
糖尿病患者眼睛的症状,一般分为视网膜病变,是指眼底的病变,还有眼睛前方晶状体还可出现病变,就是...
张人玲│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2023/10/24播放(41257)
糖尿病对人体的损伤是全身性的。糖尿病并发症分急性并发症和慢性并发症。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当中,眼... 刘亚丽│山西省中医院 2023/02/27播放(62472)
糖尿病对人体的损伤是全身性的。糖尿病并发症分急性并发症和慢性并发症。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当中,眼...
刘亚丽│山西省中医院
2023/02/27播放(62472)
糖尿病会影响眼睛,会引起模糊,糖尿病的患者来说,本来这个病就会影响到视网膜,属于微血管病变。当... 曹雪霞│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2023/09/18播放(36100)
糖尿病会影响眼睛,会引起模糊,糖尿病的患者来说,本来这个病就会影响到视网膜,属于微血管病变。当...
曹雪霞│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2023/09/18播放(36100)
世界上引起双目失明最重要的原因是糖尿病眼病,眼睛是人体神经系统和血管系统高度集中的部位,血糖一... 成威│湘潭市中心医院 2023/07/13播放(57300)
世界上引起双目失明最重要的原因是糖尿病眼病,眼睛是人体神经系统和血管系统高度集中的部位,血糖一...
成威│湘潭市中心医院
2023/07/13播放(57300)
若糖尿病并发症发生在眼部,多表现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中较常见。建议糖尿病患者及早进行眼底检... 董志国│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2023/10/17播放(67914)
若糖尿病并发症发生在眼部,多表现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中较常见。建议糖尿病患者及早进行眼底检...
董志国│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2023/10/17播放(67914)
"糖尿病并发症眼睛的症状,主要有视网膜病变,病程超过十年的糖尿病患者,常合并这方面病变,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按病程进展分为六期,最早的是一期,只是有微血管瘤、小出血点,在临床上没有太明显的症状,患者去眼科检查眼底,会发现这方面问题;二期叫做硬性渗出期;三期是棉絮状软性渗出期,前三期叫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从四期开始是有新生血管形成、玻璃体积血;五期,还有纤维血管增殖、玻璃体机化;六期视网膜脱落、失明,第六期是最严重的,临床症状患者会失明。"
辛佳音│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2019/03/27收听(70606)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发病率很高,糖尿病可出现视网膜病变,糖尿病从眼表到视网膜都可以侵袭,比... 边俊杰│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2023/02/19播放(88144)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发病率很高,糖尿病可出现视网膜病变,糖尿病从眼表到视网膜都可以侵袭,比...
边俊杰│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2023/02/19播放(88144)
高血压患者血压升高后,可能会引起眼底动脉的痉挛和变性,导致眼底神经等出现缺血性改变。长期高血压... 周恒│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2023/06/18播放(71000)
高血压患者血压升高后,可能会引起眼底动脉的痉挛和变性,导致眼底神经等出现缺血性改变。长期高血压...
周恒│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2023/06/18播放(71000)
"糖尿病如果血糖控制理想,不会出现急性并发症,另外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明显降低。但是如果患者长时间血糖控制不达标,出现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风险明显增加,比如出现大血管以及微血管的并发症。大血管并发症见于冠心病、脑梗塞的发生,微血管并发症主要见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表现为视物模糊、视力下降,严重者可以导致失明。另外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出现尿蛋白,逐渐出现肾功能的下降,如果不尽早的干预治疗有尿毒症的风险,也可以导致糖尿病神经病变,常见于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表现为双下肢的麻木、疼痛、针刺感,影响生活。所以糖尿病患者良好的血糖控制,可以延缓相关慢性并发症的发生。"
樊琳琳│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2020/01/02收听(45290)
糖尿病患者如果长时间血糖控制不达标,可以引起糖尿病相关的眼病,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表现为视物模糊、视力下降,部分患者会出现突然的视力下降,提示存在眼底血管病变、眼底血管瘤以及出血、渗出、视网膜脱离等情况。2、黄斑水肿,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理想容易出现黄斑水肿,因为黄斑区为视力的控制区,往往会出现视力的明显下降,需要及早完善眼底的OCT检查来明确病情,指导治疗。3、患者合并青光眼、白内障的风险明显增加,临床评估眼底情况后给予相关的手术治疗。
2020/01/06收听(60894)
糖尿病影响生育的原因如下:1、糖尿病时间长以后,会出现各种慢性并发症,有一个并发... 韩文霞│山东省立医院 2023/12/22播放(26453)
糖尿病影响生育的原因如下:
1、糖尿病时间长以后,会出现各种慢性并发症,有一个并发...
韩文霞│山东省立医院
2023/12/22播放(26453)
糖尿病是可以吃桃子,桃子的含糖量14%左右,属于低中量含糖的水果。当血糖控制不好时,不建议患者吃桃子,可食用一些不升高血糖的食物,如黄瓜、西红柿等。当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时,糖尿病患者是可以吃桃子,除了可以吃桃子,还可以吃苹果、梨、橘子、柚子、橙子、草莓、香蕉、火龙果、猕猴桃、白香果、西瓜等。吃的时间是在两餐之间,不要随餐就吃,以免引起血糖的波动。吃的量小苹果、小梨、小桃子、猕猴桃、百香果吃一个,大的水果桃子、苹果、梨可以吃半个,火龙果吃1/3,这就是糖尿病患者吃桃子等水果的原则。水果内都是含糖的,只是含糖的浓度不一样而已,一般建议患者吃含糖量在20%以下的水果,超过20%以上的水果不建议患者食用。
2020/03/28收听(96522)
"在临床上,如果血糖控制不好,男性患者可能会发生勃起功能障碍,即阳痿,女性性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性欲丧失等。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症候群,长期高血糖可以引起多系统损害,糖尿病损害生殖系统的自主神经和血管粥样硬化,会引起男性勃起功能障碍、逆向射精等。如果女性患上糖尿病,有可能会导致月经减少、月经紊乱,可能会引发闭经或性腺功能减退,从而导致卵巢功能出现早衰、性欲减退、性冷淡等,从而影响性生活质量。生殖系统的病变也会导致某些妇科疾病的发生,比如阴道炎、盆腔炎,都会影响夫妻性生活。所以,发现糖尿病后要尽早干预,可以通过严格的控制饮食调理,或者使用药物治疗,防止并发症的发生,防止自主神经损害,如此才能保持正常的性功能。"
董倩│武汉市第五医院
2021/08/27收听(83364)
"糖尿病孕妇,如果在怀孕期间血糖控制不好情况下,对胎儿产生不良的影响,比如早产儿发生率会明显增加,而且容易分娩出巨大儿。另外,糖尿病孕妇容易发生死胎,多半发生在妊娠26周以后。糖尿病产妇围产期胎儿死亡率较普通人大约高出4-5倍。糖尿病孕妇在胎儿出生以后,非常容易发生低血糖。糖尿病合并微血管病变的孕妇,容易引起胎儿宫内发育的停滞和低体重儿,糖尿病孕妇容易产生羊水过多。所以糖尿病孕妇在妊娠期间,应该采用饮食控制以及胰岛素治疗,使血糖达到达标状态,不但对孕妇,对胎儿也是有利的。"
李超林│烟台毓璜顶医院
2019/06/30收听(38714)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温暖
播放次数:3.25万
播放次数:2.75万
播放次数:4.8万
播放次数:5.69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