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人民医院
内分泌科
手机浏览
临床上观察到2型糖尿病有较强的遗传背景,因此2型糖尿病是遗传的,1型糖尿病多是自身免疫相关疾病,遗传风险相对偏低,另外特殊类型糖尿病里基因突变造成的单基因糖尿病或者线粒体糖尿病,这些也是可遗传的,妊娠期糖尿病是特殊时期,这部分病人本身有2型糖尿病的背景,所以也有一定的遗传背景。
如果有糖尿病家族史,生活方式又不注意严格控制,那么后期发现得糖尿病的几率就会明显增加,因此不管是2型糖尿病,还是特殊类型糖尿病以及妊娠期糖尿病,都应该给予更多关注,要更加重视血糖监测,及时发现糖尿病,避免糖尿病进一步加重。
分享:
"糖尿病先天主要是指糖尿病的遗传情况,糖尿病分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和其他类型的糖尿病,临床上见得最多的是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的发病主要和遗传因素、自身免疫缺陷以及病毒感染有关,常见的病毒有柯萨奇病毒、腺病毒、腮腺病毒。1型糖尿病多见于青少年,是胰岛素绝对缺乏型糖尿病,需要终身注射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是发病人群最多的一类糖尿病,发病原因是多基因遗传加上环境因素,包括过重、肥胖、冠心病、高血压、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其中肥胖是导致2型糖尿病发生的最大诱因。肥胖以后脂肪细胞增生肥大,其代谢产物对骨骼肌的胰岛素转导产生抑制作用,容易发生胰岛素抵抗而导致糖尿病。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患者一定要控制体重、避免肥胖,以免发生糖尿病。"
张人玲│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2020/06/20收听(12444)
糖尿病分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和其他类型的糖尿病,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是多基因遗传加环境因素,包括年龄、性别、体重过大、肥胖等等。2型糖尿病属于多基因遗传,就是不是一个位点发生了遗传,是有很多位点都有可能遗传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的子女发生糖尿病的几率是正常人的3-5倍,所以糖尿病患者的子女要严格控制饮食,不要体重过大、肥胖,因为肥胖是发生糖尿病的最主要诱因。肥胖以后使得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容易产生胰岛素抗体,继而发生糖尿病。糖尿病的遗传有可能是下一代遗传,也可能隔代遗传,因为遗传度偏大,因人而异。
2020/03/21收听(72396)
糖尿病的遗传,一般是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与免疫有关,β细胞功能被破坏,与遗传关系不大。 曹雪霞│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2023/04/18播放(34073)
糖尿病的遗传,一般是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与免疫有关,β细胞功能被破坏,与遗传关系不大。
曹雪霞│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2023/04/18播放(34073)
2型糖尿病作为慢性疾病是有遗传因素的,因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往往存在糖尿病的易感基因。基因是比较复杂而且是比较多的,如果存在这种易感基因的人群,并没有及时的管控糖尿病的可控因素,就有很有可能会导致糖尿病的发生。这些可控因素就包括糖尿病前期肥胖、高血压、吸烟、高血脂,所以对于存在糖尿病家族史的患者,必须要很重视生活方式的干预。对于临床上糖尿病的患者,往往也要询问他的家族史,因为2型糖尿病是明确的有遗传因素的疾病。这是不可回避、不能够控制的,我们将这种因素称之为不可控因素。只有认识到才能够督促糖尿病前期的人群,及时的管控自己的生活方式,从而最大程度的避免糖尿病的发生。
王冬│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2020/03/23收听(75852)
"一型糖尿病简单的说,可以称之为是天生的糖尿病。也就是患者由于体内自身免疫系统的问题,使得胰岛细胞遭受自身免疫系统的攻击而出现胰岛功能的缺失,使得胰岛素水平绝对的缺乏导致血糖增高而产生的糖尿病。但是一型糖尿病却不是典型意义上的遗传病。比如我们常见的白化病,像这种属于典型意义上的遗传病。其父代如果有白化病的患者,其子代都会有一定几率的白化病患者。而糖尿病属于非典型意义上的遗传病,也就是说其子代可能患病的几率要比正常人稍微多一点,但是如果其子代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体重控制比较达标,饮食比较清淡,也有可能终身血糖正常,也不会得糖尿病的。"
张名扬│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五五医院
2018/05/09收听(65536)
"I型糖尿病发病机制主要是和自身免疫有关,当然也包含一些不常见的I型糖尿病类型,这些类型和自身免疫关系可能不大。在遗传倾向上和II型糖尿病相比,要比其低一点。可以认为,I型糖尿病的患者在遗传倾向上不明显。但是,如果父母有I型糖尿病,孩子也要提高警惕。平常可以定时给孩子监测血糖的情况,因为虽然遗传的概率比较小,但是还是有遗传基因的存在。所以,临床上应该重视,发现后要及早治疗。I型糖尿病如果治疗不及时,容易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严重情况,甚至可以影响寿命。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用药、治疗请根据医生面诊指导为准。"
于姗│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2018/04/28收听(56308)
2型糖尿病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但不是100%遗传。2型糖尿病主要是对遗传环境易感性的遗传,也就是直系亲属,即父母一代因为肥胖、平时活动量比较少、体重超标而患有2型糖尿病,如果到子女这一代体重也超标,平时很少活动,进食高热量食物比较多,在这种环境因素的作用下就非常容易患2型糖尿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逐渐增高,尤其是呈现年轻化的趋势。所以如果直系亲属中有患2型糖尿病的人,孩子一定要加强有氧运动,控制体重,尽量使体重在标准范围以内,就会减少糖尿病的发生。
刘红波│辽宁省朝阳市中心医院
2020/04/02收听(36208)
"糖尿病会遗传,但是糖尿病是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尤其是二型糖尿病,发病上有强烈的遗传倾向,尤其是现在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明显基因不适应现象,比如肥胖、体力活动减少、精神应激、饮食质量的改变,表现出更强的遗传和种族的倾向。相反,比如西方发达国家、西欧患病率的水平比较稳定,不会像发展中国家或者是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还有城市化过程中,出现基因不适应,所以就很容易出现二型糖尿病。一型糖尿病与种族和遗传的关系比较弱,但是可以看到发病与特定的基因类型有明显的关联。总之在一型糖尿病发病当中,环境因素主要病毒感染是诱因。所以糖尿病是有遗传性,但不是每个家里父母或者兄弟姐妹有糖尿病,就一定自己会得糖尿病。所以生活方式、后天的环境也特别重要。要注意环境的因素,比如肥胖、体力活动、减少精神刺激,在饮食上注意戒烟限酒,这样使糖尿病发病率下降。"
于棉荣│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
2018/04/18收听(92192)
"糖尿病不是遗传病,遗传因素在糖尿病发病过程当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遗传因素在1型糖尿病发病当中作用非常的重要,目前发现了有50多个遗传变异,与1型糖尿病的遗传易感性有密切的相关性。2型糖尿病是现在最常见的糖尿病类型,它的发生同样和遗传密切相关,诊断糖尿病的时候,如果我们问出了有糖尿病的家族史,像长辈、同辈或者晚辈当中有人得糖尿病,2型糖尿病的可能性就非常大,目前已经发现有400多个遗传变异,与2型糖尿病高血糖发生的风险密切相关。虽然糖尿病不是遗传病,它遗传的背景只是赋予我们个体得糖尿病的风险,我们叫遗传易感性,但是不足以得病。一般是在环境因素作用下多个基因的异常,总体的效益造成了糖尿病的发生。这种环境和遗传的因素共同导致,胰岛功能的受损或者胰岛素作用不足,血糖不能够被充分利用,导致了高血糖,最后出现了糖、蛋白、脂肪各种代谢的异常,危及血管或者神经造成各种并发症,影响糖尿病患者的寿命和生活质量。"
胡伟│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2020/04/17收听(50508)
"糖尿病确实是有一定的遗传性,但是遗传的概念不是说父母有孩子就100%的会有,而是指父母如果患了这类疾病,孩子患病的风险会比其他人增高。糖尿病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以及其他类型的糖尿病,最常见的是1型和2型糖尿病。就这两种类型来看,2型糖尿病更容易遗传,也就是平时所见的大多数中老年人所患的糖尿病。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如果自己患有糖尿病,子女患有糖尿病的几率是大大增加的。如何避免?需要糖尿病患者的子女以及家属适当的饮食控制,增加体育锻炼,避免肥胖,有着良好的生活方式习惯,这样就可以降低我们的糖尿病发病率。遗传是无法避免的,但是生活方式是可以改变的,所以虽然父母有糖尿病,但如果作为子女家属,积极的运动锻炼、饮食控制也能够降低糖尿病的发生风险。"
刘泽灏│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2020/08/26收听(22022)
糖尿病是常见病和多发病,糖尿病分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和其他类型的糖尿病。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都有一定的遗传度。1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是遗传因素、自身免疫缺陷加之病毒感染,三者共同作用于患者而发生1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多见于青少年,是胰岛素绝对缺乏引起,患者需要终身使用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是多基因遗传加之环境的因素导致,环境因素中包括体重过大、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高尿酸血症,都是容易发生糖尿病的。尤其是肥胖,肥胖是导致2型糖尿病发生的最主要诱因。有糖尿病遗传家族史的患者,其子女发生糖尿病是正常人的3-5倍,所以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以及妊娠期糖尿病都是有一定的遗传度。
2020/05/21收听(91302)
"糖尿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现在的研究已经证实。研究统计显示,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患者比没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患者,发病率是明显增高的,高出3-40倍。在正常人群中,糖尿病的患病率,在双亲均患糖尿病人群当中是格外高的。不过对于遗传性来说,II型糖尿病患者比I型糖尿病患者遗传度要更强一些。由于一些遗传基因,环境因素、肥胖等都会影响。积极预防,对于易感糖尿病的人群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糖尿病人群由于具有相同的血缘关系,所以遗传基因也是相同的,同家族的人得糖尿病的可能性也会比较大。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用药、治疗请根据医生面诊指导为准。"
宋立稳│潍坊市人民医院
2018/04/28收听(71002)
1型糖尿病又叫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多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但也可以发生于各种年龄。患者起病比较急剧,体内胰岛素绝对不足,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必须用胰岛素治疗才能获得满意的疗效,否则将危及生命。2型糖尿病又叫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多发生于成年人,起病比较缓和,不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不一定用胰岛素来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占我国糖尿病患者总数的95%以上,目前糖尿病患者总数急剧增加,主要是此型患者迅速增多的结果。从上述看1型糖尿病要比2型糖尿病更为严重些。
任运江│章丘市中医医院
2018/07/27收听(67190)
1型糖尿病主要是未成年人,一般分布在12岁前后或者是18岁之前,诊断糖尿病一般为1型,2型糖尿... 李富成│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3/03/30播放(81072)
1型糖尿病主要是未成年人,一般分布在12岁前后或者是18岁之前,诊断糖尿病一般为1型,2型糖尿...
李富成│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3/03/30播放(81072)
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用来区分糖尿病不同类型,从名称上无法区分严重程度。1型糖尿病也称之为胰岛... 章琳│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023/12/13播放(65444)
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用来区分糖尿病不同类型,从名称上无法区分严重程度。1型糖尿病也称之为胰岛...
章琳│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023/12/13播放(65444)
"糖尿病是以血糖升高为主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糖尿病主要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等。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各有特点,但是无法判断糖尿病是1型严重,还是2型严重。因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都能发生严重的酮症酸中毒或者高渗性昏迷等急性并发症,也可以发生心、脑、肾、神经、眼底等慢性并发症。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区别,主要是1型糖尿病多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胰岛素缺乏为主。容易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需要依赖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则多发生在年龄大于40岁以上的肥胖患者,多有胰岛素抵抗,也可有胰岛素缺乏,多数口服降糖药物有效。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只要血糖控制良好,都可以长期带病生存。"
王开芹│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
2019/11/30收听(19370)
Ⅰ型糖尿病和Ⅱ型糖尿病的区别包括:1、发病率:Ⅱ型糖尿病患者总体数量较Ⅰ型糖尿病... 姚伟峰│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 2023/10/15播放(68468)
Ⅰ型糖尿病和Ⅱ型糖尿病的区别包括:
1、发病率:Ⅱ型糖尿病患者总体数量较Ⅰ型糖尿病...
姚伟峰│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
2023/10/15播放(68468)
"Ⅰ型糖尿病和Ⅱ型糖尿病的区别非常明显。首先,Ⅰ型糖尿病的发病年龄在5-15岁,多见于青少年。Ⅱ型糖尿病一般是老年病,多在40岁以上患者发病。其次就是病情,Ⅰ型糖尿病起病比较急,病情变化比较快。Ⅱ型糖尿病起病比较隐秘,病情变化不大。在检查当中,Ⅰ型糖尿病的抗体阳性,Ⅱ型糖尿病的抗体阴性。治疗上,Ⅰ型糖尿病依赖胰岛素治疗。Ⅱ型糖尿病不需要胰岛素治疗,只是胰岛功能部分丧失,或者是出现胰岛素抵抗,Ⅱ型糖尿病是否应用胰岛素,要根据病情而定。"
张宁│河北省人民医院
2018/06/23收听(19602)
Ⅱ型糖尿是否严重取决于合并症或血糖值。血糖特别高如出现酮症、高渗,病情相对严重。如糖尿病时间比... 曹雪霞│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2023/12/17播放(97508)
Ⅱ型糖尿是否严重取决于合并症或血糖值。血糖特别高如出现酮症、高渗,病情相对严重。如糖尿病时间比...
2023/12/17播放(97508)
"糖尿病分为四型,每一型都很严重。如果最为严重的应该是一型糖尿病。一型糖尿病属于胰岛素绝对缺乏型,就是如果不注射胰岛素,患者就会死亡,而且血糖也非常不稳定。作为一型糖尿病,除了低血糖可以引起其生命的死亡,还非常容易出现并发症,比较常见的是酮症酸中毒,严重的会涉及到抢救,甚至住进ICU,进行生命监测等等。另外,一型糖尿病如果长时间注射胰岛素,容易在剂量上控制不好,出现恶性肿瘤的可能。个人以为,一型糖尿病最为严重。"
张天鹏│鸡西市人民医院
2019/01/13收听(57956)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温暖
播放次数:3.25万
播放次数:2.75万
播放次数:4.8万
播放次数:5.69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