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崩症(别名:尿崩)
中枢性尿崩症一般属于内分泌科的范畴,但是由于特殊原因,有时候神经外科或者神经内科也可以治疗尿崩症。尿崩症是由于各种原因影响了血管加压素分泌不足,或者是肾脏对血管加压素的反应缺陷,引起的一组症候群,其特点是多饮、多尿、烦渴、低比重尿和低渗尿。... [详细]
焦虹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23-12-17 05:54
尿崩症,就是患者完全或部分丧失尿液浓缩功能,表现为多饮、多尿以及排出稀释性尿。尿崩症分为中枢性尿崩症,以及肾性尿崩症两类。中枢性尿崩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以烦渴、多饮、多尿为主要临床症状,引起的原因多与下丘脑视上核或室旁神经元发育不全或退行... [详细]
彭涛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2023-12-07 13:36
尿崩症是由于下丘脑神经垂体病变,引起的抗利尿激素不同程度的缺乏,从而导致肾小管重吸收水的功能障碍,导致尿量增多,它的临床特点就是多尿、烦渴、低比重尿或者是低渗尿。尿崩症常见于青壮年,男女比为2:1。病因大多数是由中枢性尿崩症导致的,分为原发... [详细]
彭涛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2023-12-02 08:13
尿崩症的患者只要进行正规的检查、治疗,一般情况下不会对生命造成威胁,也就是说不会危及生命,不会死人。尿崩症主要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因素导致的大量排尿的现象,主要是由于泌尿系的相关疾病或者神经损伤造成的,比如脑肿瘤、脑损伤等等,需要进行详细的检查... [详细]
彭涛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2023-11-05 21:20
尿崩症是指尿量异常增多,一般是由垂体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减少或肾脏对抗利尿激素不敏感导致尿量大量增多。尿崩症按病因可以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是因为垂体功能障碍,治疗上需要补充抗利尿激素,效果良好。继发性是指其他原因的垂体及下丘脑病变,比... [详细]
彭涛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2023-11-04 18:05
要想明白尿崩症引起的原因,首先现在了解一下人体的尿量是怎么控制的。控制人体的尿量是有一种激素,叫做精氨酸加压素,又叫抗利尿激素。由于有这种抗利尿激素,它可以促使肾脏对人体产生的尿液产生浓缩,所以人体每天产生的尿量不会太多。但是某些原因导致抗... [详细]
彭涛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2023-10-15 22:25
中枢性尿崩症是抗利尿激素缺乏引起的疾病,在治疗上主要时增加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的缺乏主要引起肾小管重吸收水分的功能障碍,这个疾病最常见的还是男性青少年。目前治疗最主要的药物为激素,主要是去氨加压素,它是一种人工合成类的药物,是目前治疗中枢... [详细]
焦虹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23-10-14 06:36
治疗尿崩症首选药物目前考虑是1-脱氨基-8-右旋精氨酸加压素,这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精氨酸加压素类似物。1-脱氨基-8-右旋精氨酸加压素有很强的抗利尿作用,但是缩血管作用只有精氨酸加压素的1/400,抗利尿与升压作用之比为4000:1。作用时间... [详细]
彭涛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2023-09-27 23:57
尿崩症一般可以分为中枢性尿崩症和肾性尿崩症,它的临床特点是多尿,烦渴,低比重尿。一般来说,尿量需要超过2500毫升每天,夜尿显著的增多,有极少数患者可能会超过十升每天。尿崩症一般是由于下丘脑神经垂体病变,引起抗利尿激素不同程度的缺乏,或者是... [详细]
彭涛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2023-09-18 13:55
尿崩症指患者尿量较多,完全不能控制,此时不会使用利尿药物进行治疗,常用药物为抗利尿激素,与利尿药物作用完全相反。尿崩症有肾性尿崩和中枢性尿崩,通常治疗方法不同,尿崩症经常伴随有尿渗透压下降,尿比重下降,是由于尿中含水成分较多,肾小管重吸收功... [详细]
彭涛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2023-08-04 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