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障碍(别名: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

就诊指南


挂号科室: 精神科

发病部位:精神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治疗方法:心理治疗、药物治疗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是否遗传:有遗传几率

相关症状:幻觉、谵妄、幻听

相关疾病: 心理障碍 精神病 学生心理问题

相关检查:实验室检查、心理测查

相关手术:

相关药品:丙戊酸盐、卡马西平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10000-50000元)

情感障碍视频

更多>

情感障碍文章

更多>

一个身体,两种灵魂,双相情感障碍能不能彻底治好?

有一些人,他们一段时间会情绪低落,闷闷不乐,无愉快感,兴趣减退或缺乏,愁眉苦脸,觉得活着没有意思,动作缓慢,不愿跟人交往回避社会等等。等过了一段时间又会变得情绪高涨,乐观热情,兴奋话多,讲话滔滔不绝,活动增多,整天忙忙碌碌等。这两种情况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困扰。其实,他们患了一种叫双相情感障碍的疾病。什么是双相情感障碍?双相情感障碍发病高峰在15~19岁,部分患者发病可与季节有关,即初冬(10~11月)为抑郁发作,夏季(5~7月)躁狂发作。女性患者夏季易发作。双相障碍可表现为发作型、循环往复型、混合迁延型、潮起潮落型。表现为躁狂和抑郁反复循环、交替往复或不规则出现,也可能混合发生;严重者可能出现敏感、多疑、幻觉、妄想、紧张等精神疾病症状。间歇期症状常可完全消失。一般通过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行为训练等方法进行综合性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是情感稳定剂治疗。躁狂发作时,可合并使用抗精神病药;抑郁发作时,则需慎重使用抗抑郁剂,以防转躁;在间歇期或轻抑郁期,配合心理治疗,有助于减少复发。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病机制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病机制目前认为是遗传、神经生化、神经内分泌、神经免疫、社会心理因素等共同作用的结果。1、遗传学因素调查发现:该病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其遗传倾向较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等更为突出,遗传度高达85%,父母若一方患有双相障碍I型,其子女患双相障碍的几率约为25%,若父母双方均患有双向障碍I型,则子女患双向障碍的概率达50%-75%。2、心理社会因素不良的生活事件和环境应激事件可以诱发情感障碍的发作,如失业、失恋、家庭关系不好、长时期高度紧张的生活状态等。遗传因素在情感障碍发病中可能成为一种易感素质,而具有这种易感素质的人在一定的环境因素促发下发病。双相情感障碍发作征兆发作前兆较多的是夜间睡眠的紊乱,无论是夜间嗜睡还是夜间睡眠入睡困难、失眠时间缩短、白天精力下降,这种休息的突然之间的变化,高度要认为可能是病情反复的可能,尤其是在春天和冬天季节交替的期间,病情波动的可能性更大。其实,看患者正常的社交情况,如果明显的回避社交或者社交的几率突然之间猛增,也是复发前兆。其余还可以关注他的每个月的消费情况和饮食体重变化。患者很容易因为一些小的事情而引起强烈的情感反应。例如生气、激动、愤怒、甚至大发雷霆,持续时间一般比较短暂。患者在没有任何外界因素的影响下,突然出现不能控制的、没有丝毫感染力的面部表情。患者对此既无任何内心体验,也说不出为什么要这样哭和笑。这是在脑器质性时较为常见的一种精神症状。患者常常因为一些细小或无关重要的事情而感到悲伤或兴奋激动,无法克制。常常伴有思考困难、缺少决断、缺乏兴趣、头痛、睡眠障碍、精力不足的症状,严重者可有运动迟滞、激动不安、疑病或被害妄想、厌食、失眠。出现以上征兆,需及时就医。得双相情感障碍的名人著名的电影演员,电影《乱世佳人》扮演“郝思嘉”的演员费雯丽,她曾两获奥斯卡奖,堪称电影史上最优秀、最美丽的天才演员之一。但她同时也是一位双相障碍患者。在她的传记《费雯丽传》中,作者安妮•爱德华兹描写道:“费雯丽发起狂来是蛮横、执拗的,忧郁的时候就像是一个受惊吓的、需要怜爱的孩子,其余时候才是朋友所熟悉的甜蜜迷人、聪悟豪爽的夫人。”(安妮•爱德华兹, 1983)每个人都会有情绪起伏,但对于双相障碍患者来说,他们的情绪就像过山车一样,非常极端:时而情绪高涨,兴奋至极;时而又悲观消极,低落不已。除了感受情绪上的极端变化外,双相障碍患者的精力、行为也会出现巨大的变化。这样的变化我们称之为循环周期。他们通常会经历:· 躁狂或轻躁狂发作(manic/hypomanic episodes)(情绪高涨)· 抑郁发作(depressive episodes)(情绪低落)· 在躁狂或抑郁发作的周期之内还可能存在一些潜在的精神病性症状(psychotic symptoms)双相障碍患者,我可以如何自救?双相障碍是一种心理疾病,患病可能会让你觉得自己的生活失去控制。但这里还是有一些切实有效的方法能够帮助你改善和缓解自己的症状,提高你的生活质量。1、了解自己的情绪状态①监控自己的情绪:你可以使用手机app来记录自己一段时间的情绪状态;②识别触发你情绪转变的导火索:如果你在熬夜之后感觉异常兴奋或者在面临最后期限时容易情绪低落,你可以通过识别这些固定模式来避免或者减少它们对你情绪的影响;③了解你情绪转变时的征兆:每当你躁狂或抑郁发作之前,肯定会出现一些可观察到的变化,例如睡眠、食欲或行为的改变。2、采取切实可行的步骤①制定常规生活计划:包括日常活动,如健康规律的饮食、按时充足的睡眠和定期的锻炼;放松或正念;兴趣爱好和社交活动;如果需要服药的话,最好在每天的同一时间服药,这样可以更好地避免副作用,帮助你的身体系统维持稳定;②学会处理压力事件;③学会管理自己的财务;④为危机的发生做好准备:当你感觉非常不好,或者躁狂、抑郁期持续了很长的时间,或者常规治疗失效的时候,你可能需要紧急支持,例如选择住院治疗。3、利用社会支持网络①学会从最亲密的家人或朋友处获得帮助;②加入同伴互助团体:同跟你有相似经历的人建立联系是一种帮助你走出困难的有效方法,你可以跟他们分享自己的情绪、感受、想法等。双相障碍的治疗方式双相障碍的治疗相对困难,目前一般认为药物治疗是最好的选择,因为它们能较快的控制症状。诸如抗抑郁药、抗躁狂药和抗精神病药物等等。还会结合一些心理治疗。如果你处在抑郁发作期,治疗师会为你制定结构化的心理治疗方案来帮助你改善抑郁症状,最常使用的方法是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CBT)。如果你处在躁狂/轻躁狂发作期,治疗师更常使用的方法是谈话治疗(Talking Treatment),包括个体心理教育(Individual Psychoeducation)、团体心理教育(Group Psychoeducation)、人际与社会节律疗法(Interpersonal and Social Rhythm Therapy)和家庭取向治疗(Family-Focused Therapy, FFT)。此外,面对极端的双相障碍患者(如抑郁或躁狂发作时间很长且症状特别严重、其他的治疗方法无效或患者出现自杀行为,需要迅速控制的状况),治疗师还可能使用电抽搐治疗(Eletroconvulsive Therapy, ECT)。( 文章来自“有来心理”公众号,关注可获取更多科普。)

作者:张屠莹 有来心理诊室 阅读量: 4591

双相情感障碍的自救手册

“躁郁症(Manic Depression)”,学界又将其称为“双相障碍(Bipolar Disorder)”,或“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Affective Disorder)”——这种障碍与情绪密切相关。全球大约有六千万人受到这种疾病的影响,年轻人发病率更高。患者自杀风险是普通人群的15倍以上。在所有自杀死亡中,双相障碍可能占到1/4。“躁郁症”有什么样的表现?著名的电影演员,电影《乱世佳人》扮演“郝思嘉”的演员费雯丽,她曾两获奥斯卡奖,堪称电影史上最优秀、最美丽的天才演员之一。但她同时也是一位双相障碍患者。在她的传记《费雯丽传》中,作者安妮•爱德华兹描写道:“费雯丽发起狂来是蛮横、执拗的,忧郁的时候就像是一个受惊吓的、需要怜爱的孩子,其余时候才是朋友所熟悉的甜蜜迷人、聪悟豪爽的夫人。”(安妮•爱德华兹, 1983)每个人都会有情绪起伏,但对于双相障碍患者来说,他们的情绪就像过山车一样,非常极端:时而情绪高涨,兴奋至极;时而又悲观消极,低落不已。除了感受情绪上的极端变化外,双相障碍患者的精力、行为也会出现巨大的变化。这样的变化我们称之为循环周期。他们通常会经历:· 躁狂或轻躁狂发作(manic/hypomanic episodes)(情绪高涨)· 抑郁发作(depressive episodes)(情绪低落)· 在躁狂或抑郁发作的周期之内还可能存在一些潜在的精神病性症状(psychotic symptoms)双相障碍是一种既有躁狂发作又可能有抑郁发作的疾病。“双相”即表明患者的状态在躁狂/轻躁狂和抑郁两种彼此对立的反相之间循环转变。在典型的病例中,双相障碍病人会先出现躁狂发作,而后可能会先有一个正常的间歇期,再出现一次抑郁发作,其后又有一个间歇期,如此发展。也可能是躁狂发作后紧接着一次反相的发作,即抑郁发作,在这两次、一对发作后才有一次间歇期。躁狂发作(manic episodes)时会有什么样的表现?躁狂发作的基本特征是存在明确的时段,几乎每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里,有明显异常且持续的心境高涨、膨胀或易激惹,持续性的活动增多或精力旺盛,这个时间至少持续1周。躁狂发作时,通常会有欣快、过度愉悦、高涨或“感到站在世界之巅”等心境。如果出现以下症状中的3或4项以上,很可能说明存在躁狂发作:①自尊心膨胀或夸大。可能会严重高估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是最聪明的、无所不能、百毒不侵,甚至出现幻觉,认为自己可以听到别人听不到的东西。还可能会许下自己无法做到的承诺,在知之甚少的时候就相信自己可以完成一项极为复杂的任务,例如写一本小说或创造一项发明。②睡眠的需求减少。与失眠不同,失眠是指想睡觉或感到需要睡觉但无法入睡。当处于躁狂发作时期,可能只睡很少的时间,甚至每天只睡3个小时,就觉得自己休息好了,能量充足。严重时,可能几天都不睡觉也不会觉得疲乏。③比平时更健谈或有持续讲话的压力感。可能会有持续快速谈话,不顾及他人的交流欲望,甚至是以一种侵入式的方式。如果是易激惹的状态,还可能表现出粗鲁或攻击性。④意念飘忽或主观感受到思维奔逸。在谈话时,可能会在不同话题之间快速切换,甚至毫无逻辑和组织性。有的时候会觉得“自己有很多个脑子”,或者想法塞满脑子,以致于说话速度跟不上脑子,而难以表达。⑤自我报告或被观察到的随境转移(即注意力太容易被不重要或无关的外界刺激所吸引)。可能会出现注意力分散或无法集中的情况,很容易被外部刺激所干扰。⑥目标导向的活动增多或精神运动性激越。可能会忽然感觉自己变得友好,对人际关系或性关系非常感兴趣,不断地联络老朋友或一般朋友甚至陌生人,但不顾及这些互动行为显得具有侵扰性、专横和要求过多。通常还会表现出精神运动性激越或坐立不安,走来走去,或同时进行多重对话。⑦过度地参与那些可能产生痛苦后果的高风险活动。可能会疯狂购物、捐赠财产、危险驾驶、愚蠢的商业投资、轻率的性行为、滥用药物或酒精,甚至自我伤害。轻躁狂发作(hypomanic episodes)时会有什么样的表现?轻躁狂和躁狂比较类似,但持续时间相较更短,一般持续4天左右,且不会出现躁狂发作时的精神病性特征,如妄想、幻觉和自伤行为。通常社会功能受损也不明显,不需要住院治疗。抑郁发作(depressive episodes)时会有什么样的表现?重性抑郁发作通常持续时间长达2周或以上,在这个周期内,可能会呈现以下症状中的5种或以上:①感到悲伤、空虚、无望或不明原因的流泪、哭泣(注:儿童和青少年可能表现为心境易激惹)。②对于活动的兴趣和愉悦感下降。③体重明显减轻或增加;或食欲减退或增加(注:儿童则可表现为未达到应增体重)。④失眠或睡眠过多。⑤精神运动性激越或迟滞(坐立不安或变得迟钝)。⑥疲劳或精力不足。⑦过分的、不恰当的无价值感和内疚自责(可以达到妄想程度)。⑧思考能力减退、注意力不能集中或犹豫不决。⑨反复出现死亡的想法(而不仅仅是恐惧死亡)、没有具体计划的自杀观念,或有某种自杀企图,或有实施自杀的具体计划。注:还可能存在混合发作(mixed episodes)的情况,即同时符合躁狂发作和抑郁发作的症状。这是最为糟糕的情况,更具不可预测性和危险性,患者更难理清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何种帮助,两种截然不同的情绪同时出现,个体会更难进行情绪控制和管理,因而更可能出现自杀行为。双相障碍的几种类型 在目前的DSM诊断系统中,双相障碍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双相Ⅰ型障碍(Bipolar Ⅰ)和双相Ⅱ型障碍(Bipolar Ⅱ)。双相Ⅰ型障碍的诊断需要至少有一次躁狂发作,也可能会经历重性抑郁发作,但不是必要条件。双相Ⅱ型障碍必须要同时经历过至少一次轻躁狂发作和一次重性抑郁发作。其二者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如有躁狂发作,则必诊断为双相Ⅰ型障碍。另外还有一种快速循环型的双相障碍(rapid-cycling type),即如果个体在12个月内至少有4次符合躁狂、轻躁狂或重性抑郁发作诊断标准的心境发作,就被称之为快速循环型双相障碍。在两次反相的发作之间可能会存在一定的间歇期,但也有的时候,患者的情绪在一天之内,甚至一个小时之内,就会出现极端的转变。目前在DSM系统之中,这种类型并未独立出来,而是作为附属列在其中。需要注意的是,任何双相情感障碍都可能出现快速循环。此外,如果个体在至少2年内有多次轻躁狂症状(hypomanic mood states),但未符合轻躁狂发作的诊断标准,且有多次抑郁症状(depressive mood states),但未符合重性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则可能被诊断为环性心境障碍(cyclothymic disorder)。这些症状通常比较轻微,甚至成为了患者的一种生活方式,尤其是对于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人来说,处于轻躁狂期时,他们可以不知疲倦地工作,感到自己文思如泉涌,灵感大爆发,这种障碍甚至成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工作的工具。哪些人容易出现双相障碍?双相障碍目前还没有非常清楚的发病机制。很多研究致力于寻找生物学的原因,如基因遗传和大脑病变,另外有些研究者认为,社会因素是导致双相障碍的重要原因。目前发现的主要有以下5种原因:1. 童年虐待:儿童时期经历过严重的情感创伤的人,如性虐待、躯体虐待、情感忽视、创伤性事件、丧失至亲之人等,长大后更可能发展出双相障碍。2. 压力性生活事件:亲密关系破裂、金钱问题、创伤性丧失等急性应激事件可能是触发某些症状的导火索,而长期处于慢性压力之下,同样可能导致躁狂或抑郁发作。3. 自尊问题:当你情绪非常低落、自尊非常低或者觉得自己毫无价值的时候,“躁狂”可能变成了一种应对方式/防御机制,帮助你重新获得自信。4. 大脑化学:研究发现,一些特定的精神病性药物可以改善双相障碍的症状,这些药物通常作用于大脑的神经递质(化学信使)。5. 基因遗传:双相障碍的家族史对于双相障碍是最强和最一致的风险因素。有双相Ⅰ型障碍和双相Ⅱ型障碍的个体的成年人亲属中,患病风险是普通人群的10倍。Slater(1944)发现,躁郁症病人的直系亲属中有15%出现同样的病症。虽然家族的共患率中还包含了一定的环境因素的影响,不可否认的是,遗传确实有一定的影响力,此外,家族成员也是你成长环境中的一部分。我是双相障碍患者,我可以如何自救?双相障碍是一种心理疾病,患病可能会让你觉得自己的生活失去控制。但这里还是有一些切实有效的方法能够帮助你改善和缓解自己的症状,提高你的生活质量。1. 了解自己的情绪状态①监控自己的情绪:你可以使用手机app来记录自己一段时间的情绪状态;识别触发你情绪转变的导火索:如果你在熬夜之后感觉异常兴奋或者在面临最后期限时容易情绪低落,你可以通过识别这些固定模式来避免或者减少它们对你情绪的影响;②了解你情绪转变时的征兆:每当你躁狂或抑郁发作之前,肯定会出现一些可观察到的变化,例如睡眠、食欲或行为的改变。2. 采取切实可行的步骤制定常规生活计划:包括日常活动,如健康规律的饮食、按时充足的睡眠和定期的锻炼;放松或正念;兴趣爱好和社交活动;如果需要服药的话,最好在每天的同一时间服药,这样可以更好地避免副作用,帮助你的身体系统维持稳定;①学会处理压力事件;②学会管理自己的财务;③为危机的发生做好准备:当你感觉非常不好,或者躁狂、抑郁期持续了很长的时间,或者常规治疗失效的时候,你可能需要紧急支持,例如选择住院治疗。3. 利用社会支持网络①学会从最亲密的家人或朋友处获得帮助;②加入同伴互助团体:同跟你有相似经历的人建立联系是一种帮助你走出困难的有效方法,你可以跟他们分享自己的情绪、感受、想法等。作为双相障碍患者的亲友,我能做些什么?1. 保持开放的态度从外在来看,双相障碍患者可能只是简单呈现出极端的高低情绪变化。但是对于病人自身,他们可能会同时伴有一些不合理的想法和感觉。以一个开放的态度去倾听双相障碍患者讲述他们的经历会让他们感觉到被支持、接纳和包容。2. 为躁狂发作做好准备在他们处于正常期的时候,尝试去询问当他们处于躁狂/轻躁狂发作期的时候,需要何种帮助和支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跟他们一起参与创造性活动;在他们做出承诺或者开展项目之前,你可以试着提出自己的看法,避免他们去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如果他们愿意,可以让他们把钱交给你管;帮助他们保持规律的生活节奏,包括饮食和睡眠。3. 遇到棘手的情况,最好进行沟通当他们出现幻听或幻视的时候,你很可能难以理解他们的想法,但对他们来说,感受是真实的。你需要尽量保持冷静,不要激怒或惹恼他们,试图让他们知道,即使你看不到也听不到,但你可以明白他们的感受。设身处地地去共情是很有帮助的。当他们处于躁狂状态时,可能会表现得很反常,例如做一些让你非常尴尬、奇怪或者沮丧的事情。当他们冷静下来,可以试图跟他们分享你的感受,尽量不要去评判或表现得过分挑剔,将叙述的重点集中在你对他们所做的事情的感受上,而非对事件本身做过多的陈述或指责。4. 明确他们状态转变的征兆和触发器大多数人在躁狂或抑郁发作之前都会有一些征兆。要了解这些“信号”,最好的方法是跟他们谈话,如果你注意到了一些发作之前的典型行为,你可以用温和的态度告诉他们。此外,还会有一些触发器,例如压力事件。5. 尽量不要做过度的假设在照顾双相障碍患者的过程中,你或多或少可以观察到一些发作规律,但不是所有的情绪变化都会转变为极端的躁狂或抑郁发作,不要过分敏感或警觉。如果你不确定,最好先跟他们谈一谈,以便确认他们是否真的状态不对劲。6. 照顾好自己为朋友或家人担心是很正常的,但很重要的是,你仍然需要花一些时间和精力来关爱自身。记住:要照顾好别人,首先得照顾好自己。双相障碍的治疗方式双相障碍的治疗相对困难,目前一般认为药物治疗是最好的选择,因为它们能较快的控制症状。诸如抗抑郁药、抗躁狂药和抗精神病药物等等。还会结合一些心理治疗。如果你处在抑郁发作期,治疗师会为你制定结构化的心理治疗方案来帮助你改善抑郁症状,最常使用的方法是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CBT)。如果你处在躁狂/轻躁狂发作期,治疗师更常使用的方法是谈话治疗(Talking Treatment),包括个体心理教育(Individual Psychoeducation)、团体心理教育(Group Psychoeducation)、人际与社会节律疗法(Interpersonal and Social Rhythm Therapy)和家庭取向治疗(Family-Focused Therapy, FFT)。此外,面对极端的双相障碍患者(如抑郁或躁狂发作时间很长且症状特别严重、其他的治疗方法无效或患者出现自杀行为,需要迅速控制的状况),治疗师还可能使用电抽搐治疗(Eletroconvulsive Therapy, ECT)。( 文章来自“有来心理”公众号,关注可获取更多科普。)

作者:邱仲瑶 有来心理诊室 阅读量: 3550

比抑郁更可怕的双向情感障碍

双向情感障碍又名双相障碍,是一种既有躁狂发作表现,又有抑郁发作表现的常见的精神障碍。躁狂发作时,包括情感高涨、言语活动增多、精神充沛等现象。抑郁发作时。表现为情绪低落、愉快感丧失、言语活动减少、疲劳、迟钝。同时还伴有季节性的变化特征,初冬十月至11月份,为抑郁发作。夏季五月份至七月份为躁狂发作,男性比女性更可能具有季节性发作的特征

作者:胡淑兰 北京天坛医院 阅读量: 4729

「伤春悲秋」有科学道理,季节性情感障碍了解一下

一进入秋冬季节,很多人就变得慵懒起来,对什么东西都提不起兴趣,经常发呆,情绪低落,甚至看着落日余晖不禁觉得生活无望。其实,「伤春悲秋」是有科学道理的。人的大脑里有一种腺体叫松果体,对阳光十分敏感,能分泌褪黑素。当阳光强烈时,松果体受到阳光的抑制,褪黑素的分泌就会减少;当阳光强度降低时,松果体兴奋,褪黑素的分泌就会增多。而褪黑素的分泌一旦增多,人体内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的分泌就会随之减少,人体便会处于抑郁状态,容易感到疲倦。因此,秋冬季节日照减少,人们就容易出现抑郁情绪,抑郁症的发病率也会随之增高。不过大多数人的「悲秋」心理都处于正常范围,只有个别人会发展成季节性情感障碍。什么是季节性情感障碍?季节性情感障碍是一种在发病和缓解上具有季节规律性的情感障碍,常出现在10月到次年4月。季节性情感障碍会导致各种身体和情绪变化,如长期感到沮丧、失去活动的兴趣、睡眠障碍、食欲或体重有变化、感觉迟钝或烦躁、难以集中注意力、感到绝望、经常想到自杀或死亡。如何预防季节性情感障碍?1.将房间布置得亮堂,多晒太阳季节性情感障碍是由日照时间减少造成的,故应将房间布置得亮堂一些,同时多晒太阳,多参加户外活动,以帮助缓解消极情绪。2.拒绝熬夜,作息规律据调查,80%以上的抑郁症患者都存在睡眠障碍,同样,睡眠不好也容易导致抑郁症发生,尤其是经常熬夜,会让情绪变得更糟。因此,想要预防季节性情感障碍,一定要调整好个人作息,拒绝熬夜。3.增强体育锻炼,让运动成为习惯运动时人体会分泌多巴胺,使人产生快乐和兴奋的感觉,有利于身体和心理健康。4.学会倾诉,释放自己的压力过多的压力会引发抑郁、焦虑情绪,日常生活中要学会合理地释放压力,学会向家人、朋友倾诉。5.培养兴趣爱好培养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季节性情感障碍发病的风险。

作者:孔军辉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阅读量: 4404

儿童和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的特点是什么?

双相障碍中有20%-50%的患者首次发病于青少年期,10%的患者起病于12岁之前。儿童青少年双相障碍的症状与成人相比基本相同,但儿童青少年的症状具有不典型性、不稳定性、不规则性的特征。但由于青少年和儿童的症状受到发育期的影响,而且症状往往不典型,容易和其他儿童期精神障碍重叠,因此给精神科医师的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从而导致漏诊和误诊。患儿的躁狂发作主要表现在情绪、行为和认知方面。① 情绪上,患儿表现出明显的情绪高涨,很快乐,语速加快、讲话内容空泛,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出奇自信,同时也会表现得很烦躁、比较容易被激惹。② 行为上,患儿在课堂上容易多动,注意力难以集中,特别想外出,有一定的攻击性,乱用零花钱。③ 认知上,患儿可能会表现出与情绪不协调的幻觉或妄想,有明显的思维障碍。

作者:王承展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阅读量: 4999

为什么女性容易患情感障碍?

抑郁症和其他情绪障碍往往缺乏一个明确的原因。目前我国已确诊的抑郁症患者约有三千万,成年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比例约为2 : 1,若女性遭遇过创伤,事后得到创伤症候群的几率也比男性多两倍。理论分析第一, 生物学因素,男女有别。抑郁症的遗传度约为30%-40%,女性的遗传风险高于男性。在女性激素变动的关键时期,包括青春早期至中期以及绝经期女性群体均出现抑郁风险的显著增高,特别是月经期、怀孕期、分娩期、哺乳期、更年期、绝经期等阶段,女性的激素水平变化比较明显。月经前期激素变化频繁,有些女性对此很敏感,由此导致大约2%-10%的女性患有经前综合症,有可能是经前综合症本身,或者经前综合症带来的情绪变化可能最终造成抑郁症。产后的半年内,大约有10%-15%的女性有抑郁症状,怀孕期间更高。第二, 男女在心理因素上不同。 一般认为,女孩比男孩早熟几岁,也确实如此从儿童早期开始,女孩调控注意及抑制冲动的能力强于男孩。女生如果缺乏积极情感及外向程度较低,与抑郁风险升高是相关的。第三, 经济情况。固定的经济收入是抑郁症的保护性因素,进入成年期后,有固定收入的全职工作可降低焦虑抑郁症的风险,而全职太太在家养育孩子的工作则无保护效应,女性往往需要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所以得到的保护效应有限。第四, 遭遇暴力的风险。WHO估计,世界范围内有30%的女性是丈夫躯体及性暴力和冷暴力的受害者。来自配偶的暴力同样予产期抑郁密切相关。特别是一些落后的农村地区,重男轻女,女性生下女孩子后,家中会有遭到歧视或虐待,这都导致女性抑郁症。现在这个社会离不开女性的温柔与美丽,家庭离不开母亲与妻子的呵护与陪伴。现代生活中,女性承载着诸多压力,传递着人类的母性文化,值得每一个男性的尊重与保护。

作者:彭祖贵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阅读量: 3263

情感障碍问答

更多>

情感障碍医院

更多>
签约专家
情感障碍 推荐专家
徐欣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心理科

视频 | 文章 | 回复

个人简介: 徐欣,男,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理科,副主任医师。临床擅长心理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和中西医结合治疗,如焦虑症、抑郁症、恐惧症、睡眠障碍、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等。 展开
个人擅长: 心理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和中西医结合治疗,如焦虑症、抑郁症、恐惧症、睡眠障碍、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等。 展开
立即免费咨询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