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癣
挂号科室: 皮肤科
发病部位:手/足
多发人群:青年、中年妇女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是否传染:有传染性
是否遗传:无遗传性
相关症状:水疱
相关检查:直接镜检
相关手术:无
相关药品:咪康唑霜、克霉唑霜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2000-5000元)
哺乳期有手癣会传染给宝宝吗
12074次播放59次点赞
手癣怎么治
20472次播放377次点赞
手癣怎么根治
42964次播放197次点赞
白醋治疗手癣的效果
36881次播放457次点赞
汗疱疹和手癣的区别有哪些
33900次播放117次点赞
得了手癣怎么治
41043次播放428次点赞
手癣和湿疹有哪些区别
38708次播放400次点赞
鹅掌风怎么根治
38318次播放475次点赞
冬天经常洗手手背干燥裂口子,可能是环境因素、营养缺乏、手癣、湿疹、鱼鳞病等因素所导致,可能还伴有瘙痒、疼痛、发红、脱皮等症状,确诊后要及时遵医嘱进行治疗。1、环境因素:室内比较寒冷,或者在洗手以后手背部位受到冷风刺激,皮肤屏障受损就会导致冬天经常洗手手背干燥裂口子,还伴有疼痛的症状,建议减少洗手频率,洗手后可以涂抹护手霜,并且避免受到冷风刺激;2、营养缺乏:在日常频繁挑食,导致体内营养元素缺乏,例如缺乏维生素A、维生素B,就会导致冬天经常洗手手背干燥裂口子,应当调整饮食结构,多食用新鲜的青菜与水果,补充体内的维生素,可能会逐渐改善;3、手癣:通常与真菌感染有关,感染加重以后使局部皮肤受损,就会导致冬天经常洗手手背干燥裂口子,伴有瘙痒、疼痛、水疱等症状,确诊以后可应用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比如克霉唑软膏、盐酸特比萘芬乳膏等;4、湿疹:可能与遗传、精神心理因素或接触过敏性物质有关,导致冬天经常洗手手背干燥裂口子,伴有红色丘疹、渗出、疼痛等症状,确诊以后外用炉甘石洗剂、他克莫司软膏等药物进行治疗,还可配合口服抗组胺类药物,例如盐酸西替利嗪片以及氯雷他定片等;5、鱼鳞病:由于天气干燥、遗传、药物等因素导致冬天经常洗手手背干燥裂口子,皮肤紧绷可伴有脱屑,可遵医嘱使用尿素乳膏、维A酸乳膏改善。冬天天气较为干燥,建议适量饮水,室内可安放加湿器,做好个人防护,手部保湿、调整饮食后症状缓解不明显的人群建议及时前往皮肤科就诊,完善体格检查、皮肤镜检查明确。
作者:张桂英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阅读量: 5227
鹅掌风又称为手癣,是发生在手掌部位的真菌感染性皮肤病,会出现手掌的脱皮、水疱、角化增厚、瘙痒等表现,治疗上根据患者的严重程度来展开,而并无最好治疗方法一说。临床上主要遵循清除病原菌、快速解除症状的原则,多采用药物治疗、生活指导的方式:一、药物治疗:1、外用药物:若患者的皮损处出现浸渍、糜烂等表现,则需考虑可能是急性感染,患者需要遵医嘱采用硼酸溶液湿敷皮损处,待干燥后再外用咪康唑、益康唑、克霉唑、环吡酮胺等药物,达到抗真菌的效果。而要是患者的皮损处有角化增厚、皲裂、鳞屑等情况,可能是慢性干燥型感染,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采用酮康唑和联苯苄唑等药物抗菌消炎,以及水杨酸、苯甲酸等药物促进角质剥脱;2、口服药物:常见用药包括伊曲康唑、特比萘芬、氟康唑等抗真菌药物,患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诊断下严格服药。通常运用口服药物治疗能达到降低复发率的效果,可与外用药物联合使用,起到更好的治疗效果。二、生活指导:1、保持手部干燥:潮湿是皮肤癣菌感染高发的诱因,故患者应尽量保持手部干燥,避免长期浸泡水中;2、避免共用生活用品:感染手癣主要是由于共用指甲刀、手套、鞋子、袜子等生活用品,增加了患者密切接触病原菌的可能性。因此,建议生活中避免共用生活用品,贴身物品专人专用。
作者:许静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阅读量: 7079
造成烂手丫症状的疾病较多,临床中常由于浸渍糜烂型手癣、湿疹、疥疮等引起,应根据病因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1、浸渍糜烂型手癣:可出现烂手丫表现,是皮肤癣菌感染皮肤导致,病原菌与足癣基本一致,包括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和絮状表皮癣菌等。浸渍糜烂型者可用醋酸铅溶液、硼酸溶液湿敷,待液体渗出减少时再用枯矾粉、咪康唑粉等粉剂治疗,不宜用刺激性大、剥脱性强的药物。同时可口服伊曲康唑或特比萘芬治疗,但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皮疹、瘙痒以及消化道不适症状,出现以上不良反应后及时停药,咨询医生是否更换药物;2、湿疹:是一种炎症性瘙痒性皮肤病,也可引起烂手丫表现,可出现对称皮疹、自觉瘙痒症状。可以局部涂抹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有一定的消炎、缓解瘙痒的作用。若湿疹引起的红斑明显,则可以外用夫西地酸乳膏进行涂抹,有较好的治疗效果;3、疥疮:烂手丫还可见于疥螨引起的接触性传染性皮肤病,即疥疮,常出现瘙痒剧烈,夜间尤甚,可直接传染或间接传染。可以局部湿敷皮肤康洗液、复方硫磺洗剂或涂抹硫磺软膏,可在清洗干净待糜烂干燥后用药,临睡前涂药疗效更好。以上用药需在医生指导下或者按照说明书使用,患者应尽量保持手部干燥,避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作者:蔡丽敏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阅读量: 5011
手癣是累及指间、手掌、掌侧平滑皮肤的表皮癣菌感染,主要由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絮状表皮癣菌感染引起。临床上由于手癣的病程、受累部位及患者手部皮肤环境的差异,手癣呈现出水疱鳞屑、角化过度、浸渍糜烂三大类典型的临床症状。 水疱鳞屑型手癣好发于虎口、手掌、指侧等部位,此部位角质层厚度适中,易因真菌感染引起水疱,所以此类手癣常以多发性水疱起病,水疱消退后遗留领圈状脱屑并伴有明显的瘙痒。 角化过度型手癣好发于掌面皮肤及手掌屈侧,此部位角质层在手部相对最厚,发生真菌感染后皮损处干燥、脱屑明显,病程迁延时伴有明显的局灶性角质增厚,一般无明显瘙痒。秋冬干燥季节时,过度增厚的角质可导致表皮弹力下降,易并发裂隙而导致出血和疼痛。 浸渍糜烂型手癣好发于指缝部位,此处在手部角质相对最薄,患者有手部多汗、长期浸水等诱因时,易造成指缝处角质层水合程度过高而发生浸渍,角质层完整性遭到破坏,为真菌的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真菌滋生侵袭后进一步破坏角质层,可导致在指缝浸渍的基础上出现糜烂、渗出。 此外,由于手癣大多由足癣搔抓后继发感染而来,所以临床上足癣常呈双侧发作,而手癣则以单侧先发最为常见。
作者:刘文斌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阅读量: 17691
手癣是累及指间、手掌、掌侧平滑皮肤的体表真菌感染,主要有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絮状表皮癣菌感染引起,临床治疗上需根据水疱鳞屑型、角化过度型、浸渍糜烂型手癣的不同特点在去除诱因的基础上给予以外用药物为主的治疗。 水疱鳞屑型手癣好发于指间、掌心部位,以多发性水疱、领圈状脱屑为主要皮损特点并伴有明显的瘙痒,此类手癣适宜在外用水杨酸、苯甲酸酊剂等具有抗真菌止痒药物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唑类及丙烯胺类抗真菌乳膏。 角化过度型手癣好发于掌面皮肤及手掌屈侧厚角质部位,皮损处干燥、脱屑明显,伴有明显的局灶性角质增厚,一般无明显瘙痒,但秋冬季节过度增厚的角质容易导致皮损部位表皮弹力下降,易并发裂隙而导致出血和疼痛。此类手癣适宜在使用唑类及丙烯胺类抗真菌乳膏的同时使用含有尿素、甘油等成分的外用软膏,以软化去除过度增生的角质,促进抗真菌药物吸收,缓解干燥皲裂症状。 浸渍糜烂型手癣好发于指缝部位,患者多有手部多汗、长期浸水等诱因,在外用抗真菌乳膏的同时需要注意保持手部干燥,注意劳动保护,减少酸碱物质对手部皮肤的破坏,以尽早恢复局部病灶区域的角质层完整性。 此外,由于手癣大多由足癣搔抓后继发感染而来,手癣及足癣并发的患者需要手足共同治疗,并在治疗过程中注意避免交叉感染;疗程方面,由于手癣发病部位的厚角质特性,治疗需持续1-2月才可获得满意疗效,避免真菌感染迁延反复。
作者:刘文斌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阅读量: 79118
水疱型手癣是最常见的手癣类型之一,可用联苯苄唑乳膏,每天1次,坚持用足1月。 手癣即手部真菌病,是最常见的手部浅表真菌感染。常见的有三种类型,水疱型、鳞屑角化型和间擦型(也叫糜烂型)。其中,水疱型病情相对较轻,表现为不容易破的小水疱,撕开水疱壁后,皮肤基底为鲜红糜烂,常伴瘙痒。治疗上应选用刺激性较小的水剂或者乳膏,比如特比萘芬喷雾、联苯苄唑乳膏、酮康唑乳膏等,坚持4-8周,皮疹消退后巩固治疗,预防复发。有脚癣时应同时治疗,避免自体传染。如手、脚趾甲有变黄、变厚、浑浊的表现,考虑合并甲真菌病,即灰指甲,单纯外用药很难治愈。建议口服伊曲康唑胶囊(共4-5个疗程,每个疗程为1个月,用药1周,伊曲康唑胶囊中餐时2粒,晚餐时2粒,用药期间不饮酒,多吃油脂丰富的食物,用药期间监测肝功能)冲击治疗。 手癣常为单手发生,应与手部湿疹(两手对称发生)相鉴别,两者治疗方向不同。
作者:张春玲 北京医院 阅读量: 93328
全部 北京 上海 广东 广西 江苏 浙江 安徽 江西 福建 山东 山西 河北 河南 天津 辽宁 黑龙江 吉林 湖北 湖南 四川 重庆 陕西 甘肃 云南 新疆 内蒙古 海南 贵州 青海 宁夏 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