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

反胃

本词条由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消化内科 刘小伟审核认证

  • 概述
  • 病因
  • 症状
  • 就医
  • 治疗
  • 饮食
  • 护理
  • 预防
概述

反胃是一种主观感觉,主要表现为胃部有饱胀感和不舒适,这种症状常常为呕吐的前期症状,常伴有迷走神经兴奋等症状,如血压降低、心动过速、出汗等。

  • 反胃发生后,多可伴有呕吐,也伴有其他迷走神经兴奋的症状,如皮肤苍白、血压降低、心动过缓以及出汗等症状。

  • 诱发反胃的原因较多,其中消化系统疾病占多数,如胃炎、胃溃疡、胃癌等疾病,少数也可因心血管疾病导致,如急性心梗等疾病。

  • 在没有明确反胃呕吐病因时,不应对患者进行强行止吐,应在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后进行相应的病因以及对症支持治疗。

  • 反胃的治疗目的主要是止吐,但也不应拘泥于止吐,应对患者的病因进行相应了解的基础上对症对因治疗,以此来纠正患者反胃的症状。

就诊科室
消化内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心内科、呼吸内科、肾内科、妇产科、耳鼻喉科
疾病别称
恶心
是否常见
伴随症状
皮肤苍白、流涎、出汗、血压降低、心动过缓
好发疾病
胰腺炎、肾结石、肠缺血、卵巢囊肿蒂扭转、胃溃疡
治疗周期
视病因而定,一般为短期持续性治疗。
常用药物
多潘立酮片、胃复安、乘晕宁、维生素B6
常用检查
腹部B超、胃镜、腹部CT、核磁共振
是否严重
一般按反胃的病因来定,若患者因急性心梗等心血管疾病造成的反胃,疾病比较严重,应立即入院进行相应的治疗。
重要提醒
反胃的病因多种多样,在明确病因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进一步治疗,不应自行进行止吐治疗。
病因

反胃多由各种疾病造成,几乎涉及到各个系统性疾病,如胰腺炎、急性肠胃炎等。但也并非仅仅由于其他疾病造成,如服用某些药物等理化因素也可导致反胃的发生,如化疗药物、麻醉剂等。

疾病因素

腹腔脏器疾病

常见于脏器疼痛、胃肠道梗阻等疾病,如胰腺炎、肠道缺血、肾结石、幽门梗阻、胃或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

内分泌系统疾病

常为这些疾病所产生的并发症状,如代谢性酸中毒、甲状腺功能亢进、内分泌危象、尿毒症等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

主要为中枢神经损伤而导致的颅内压力升高所导致的反胃,如脑膜炎、脑出血、颅脑外伤、癫痫等疾病。

精神性疾病

多因神经性多食或神经性厌食导致食用食物过多或过少所致的反胃症状发生。

前庭性疾病

多由于晕动症、内耳迷路炎所导致反胃症状的发生。

鼻咽部疾病

如鼻咽部炎症、有脓液的产生会导致咽部受刺激从而导致反胃的发生。

其他类型疾病

一些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以及眼部疾病也可导致反胃症状的发生,如心肌梗死、肺梗死、尿毒症、青光眼等。

相关疾病
胰腺炎、肾结石、肠缺血、卵巢囊肿蒂扭转、胃溃疡
非疾病因素

一些药物也可导致反胃症状的发生,如麻醉剂、化疗药物、酒精、非甾体抗炎药,多为药物所产生的的副作用。一些生理性反应也会有此症状的发生,如妊娠期间会伴有反胃呕吐的症状、某些环境气味的刺激也可导致反胃的发生。

症状

反胃是一种主观的感觉,可表现为腹部不适以及饱胀感,常在这种症状出现后发生呕吐、皮肤苍白、流涎等症状。

典型症状

患者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的不舒服并且急迫想要呕吐的感觉,常在发生之后会出现呕吐,也可仅有反胃的症状。

伴随症状

反胃可伴有一些迷走神经兴奋症状的发生,如流涎、出汗、血压降低、心动过缓等症状。

就医
当患者有反胃症状且伴有剧烈呕吐,且持续加重而不缓解时,应及时至医院就诊,查明反胃症状产生的原因,进行相应的治疗。
就医指征

若出现以下警示症状,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由医生进行相关处理,具体包括:

  • 伴有剧烈呕吐且不缓解;

  • 伴有呕吐且病人无法耐受;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120急救电话:

  • 出现意识障碍;

  • 出现血压进行性下降、心跳加快且无缓解

  • 因服用一些药物或者食物而出现的呕吐反胃的症状;

  • 伴有剧烈胸痛、腹痛等症状。

就诊科室
若患者既往有血糖异常且伴有反胃呕吐症状,应及时到内分泌科就诊;若患者伴有喷射状呕吐症状,应及时至神经内科就诊;若患者既往有胃部不适等症状,应及时至消化内科就诊;若为育龄期女性且有性生活,则应考虑至妇产科就诊;若患者在乘坐船或车时出现反胃症状,则应至耳鼻喉科就诊。
医生询问病情
  • 患者有没有吃过什么药物或者食物?

  • 患者既往有没有什么疾病?

  • 除了恶心呕吐的症状,患者有没有其他的不舒服?

  • 从出现恶心到现在中间持续了多久?

  • 最近有没有进行性生活?有没有采取避孕措施?这次月经是否跟往常一样正常?

需要做的检查

体格检查

反胃患者需进行腹部的体格检查,包括腹部的视触叩听等检查,检查腹部有无压痛、反跳痛等症状。

腹部B超

主要用于观察消化系统的脏器是否有病变。

胃镜

主要用于观察胃内是否有病变,如是否有溃疡等病变。

腹部CT以及核磁共振

主要用于观察腹部有无实质性病变。

血常规及生化检查

确认患者是否有炎症以及是否有水电解质紊乱等。 

诊断标准
  • 主要通过患者的临床表现,如患者在反胃产生后有呕吐的症状等,可初步诊断为反胃。

  • 结合病史、体检以及腹部相应的检查,可明确患者产生反胃症状的原因,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

胃肠道功能紊乱

主要因情绪低落、焦虑所导致,也可有反胃症状的发生,但无解剖上的功能紊乱。

胃粘膜损伤

主要因各种原因造成的胃粘膜的破坏,如胃炎、胃溃疡等疾病。在胃镜检查下可见胃粘膜的破坏。

胃痉挛

多因胃部肌肉抽搐所导致,多见于受凉或使用过过凉食物所造成,可在解痉治疗下有所缓解。

胃气虚

多因胃部消化功能不良所致,多伴有大便偏稀、可伴有食物等症状。

治疗
针对出现反胃症状的患者,一般要明确产生反胃的原因之后,才能针对病因进行进一步的对症治疗。
家庭处理

当患者出现反胃症状时,一般患者会伴随着呕吐的发生,而呕吐容易造成患者发生脱水,因此应该适当给患者补充水分。

到院治疗

一般治疗

一般针对患者因反胃呕吐所导致的其他症状的发生,进行吸氧、心电监护等。

药物治疗

  • 促胃动力药,主要针对因消化不良而导致的反胃,如多潘立酮等药物,主要通过促进胃的动力,促进食物的消化来缓解患者反胃的症状。

  • 中枢性镇吐药物,主要用于因化疗等引起的反胃,如胃复安等药物,通过中枢来止吐,效果好,但应在明确病因的前提下使用。

  • 乘晕宁,主要用于晕车所引起的反胃症状,通过针对前庭功能不全所导致的晕车。(4)维生素B6,主要用于妊娠、放射病以及抗癌药物所导致的呕吐,通过补充相应的维生素进行止吐。

病因治疗

反胃治疗仍应针对相应病因进行相应的病因治疗,如急慢性胃炎进行抗生素、质子泵抑制剂治疗。

饮食

饮食调理
  • 存在胃部疾病的患者,如慢性胃炎、胃溃疡的患者,应该食用清淡细软好消化的食物

  • 存在胆道疾病的患者,如胆囊炎等患者,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

护理

反胃患者应避免进行剧烈运动,多做一些轻松的运动,如瑜伽、慢跑等运动,主要是避免产生过于紧张的情绪。应注意多休息,早睡早起,规律生活。也可做一些轻松的事情来分散患者的注意力,避免患者的焦虑情绪。

日常护理
  • 房间应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保持房间的干净,避免房间存在其他的味道而加重患者反胃的症状。

  • 多进行一些放松的运动,可以放松心情。

病情监测
  • 患者应定期监测消化器官的功能,避免其产生更严重的病变,如胃癌等。

  • 患者应根据医嘱进行定期的病情监测。

心理护理

反胃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紧张心情,应让患者适当做一些运动或其他感兴趣的事情来分散注意力,减少反胃的发生。

特殊注意事项

反胃患者在未明确病因之前,不应擅自使用止吐药进行止吐,应在明确原发疾病的情况下进行对症治疗。

预防

平时应注意饮食卫生且规律,尽量放松心情,注意平时的休息,避免接触一些可诱导产生反胃症状的因素。

预防措施
  • 远离一些有刺激性味道的食物或一些精神刺激因素。

  • 注意经常开窗透气,保持房间内空气清新。

  • 注意多休息,适当进行一些轻松的运动。

  • 多调整情绪,避免精神紧张,有必要时及时看心理医生。

参考文献

[1]万学红,卢雪峰.诊断学[M].2018:26-27.

[2]张文武主编,急诊内科学(第4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36-37.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