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早期良肢位摆放对功能恢复的影响

2023-05-14 11:21

手机浏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脑卒中早期良肢位摆放对功能恢复的影响
01:15

语音内容

脑卒中急性期的时候患者会出现肌肉张力松弛,会表现为肌肉瘫痪的症状,早期良肢位摆放是重要的护理措施之一。通过良肢位的摆放,可以使偏瘫后关节相对处于稳定状态,可以有效防止上肢出现屈肌、下肢伸肌痉挛模式,同时也是预防以后患者出现病理性运动模式的方法之一,对于后期恢复是至关重要的。早期脑卒中患者大部分时间,因为肢体瘫痪都是在床上度过的,因此要采用正确的体位摆放。良肢位摆放对于中风早期是最基础的治疗手段,能抑制痉挛的发生,建议两个小时左右就变换一次患者的体位,当患者能自行在床上翻身或者是移动的时候,可以适当改变间隔的时间。

分享:

60

相关推荐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0
杨立平的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北京纵横无双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