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黄疸型肝炎

2020-06-23 10:27

手机浏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什么是黄疸型肝炎
01:37

语音内容

黄疸型肝炎是一种临床症状的诊断,而非病因诊断,是指多种原因导致肝脏出现炎症损伤,伴有皮肤及黏膜黄染,血清总胆红素超过17.1μmol/L。
各种类型肝炎均可因出现黄疸而被诊断为黄疸型肝炎,常见的病因包括以下几种,肝炎病毒感染,如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还有其他非嗜肝病毒感染,如病毒巨细胞病毒等。化学毒物的损伤,如四氯化碳、酒精损伤,药物损伤,如异烟肼、利福平部分中药等。自身免疫性损伤,遗传代谢性疾病影响,血脂代谢异常,如脂肪肝等。
这些原因都可导致肝细胞发生弥漫损害,继而发生肝炎。如同时出现黄疸表现,在临床上即被诊断为黄疸型肝炎。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大部分可在三个月内恢复,部分黄疸型肝炎,如自身免疫性肝炎,经治疗可得到有效控制,但无法根治。并有部分肝炎迁延不愈,或肝脏损伤较重者可进展为肝硬化、肝癌等,无法治愈,预后不佳。

分享:

56

相关推荐

02:16

黄疸型肝炎有什么症状

咸国哲山东省立医院

2023/03/13 播放(69767)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273
康鹏的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