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
分享:
"黄芪具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疮生肌的作用,补气升阳,对于气虚、阳气不足的症状,可以有明显的改善,是治疗这类疾病的主药,比如乏力、倦怠、阳气不足、畏寒肢冷,阳气温煦...
曲健│大庆市中医医院
2023/11/20 收听(83700)
"生黄芪的功效是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生黄芪的作用在临床上主要体现在可以提升中气,治疗脏器下垂,比如女性子宫下垂以及常见的胃下垂等。生黄芪因为可以提高免疫力,所以...
张天鹏│鸡西市人民医院
2023/08/08 收听(36870)
中药生黄芪的功效是可以益气固表、敛汗固脱、托疮生肌,还可以利水消肿。临床上通过生黄芪配伍药物对于人体的疾病和症状,可以进行很好的调治,比如对于慢性的肾小球肾炎,还有慢性的肾衰竭...
张天鹏│鸡西市人民医院
2023/08/21 收听(59464)
"生脉饮有益气、生津的作用,而黄芪生脉饮是在生脉饮的基础上,加了黄芪,说明补虚、补气的作用增强。生脉饮是由人参或者党参、麦冬、五味子相配伍而成,主要是益气养阴,对于多出汗、津伤...
曲健│大庆市中医医院
2023/09/27 收听(12380)
黄芪生脉饮是一种中成药,功效与作用是益气滋阴、养心补肺,用于治疗气阴两虚、心悸气短的冠心病患者。黄芪生脉饮是复方制剂,药物组成包括黄芪、党参、麦冬、五味子,由此可见黄芪生...
张碧华│北京医院
2023/04/15 播放(93998)
生黄芪在保健以及药用当中应用比较多,生黄芪主要有补气固表、利尿、托疮生肌的功效,所以临床有一定应用。临床上应用比较有名的叫补中益气汤,里面含有黄芪。黄芪虽然有很多功效但也...
贺飞│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2023/11/29 播放(26762)
"黄芪甘、温,归脾、肺经。具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毒生肌、利水消肿的作用。用于治疗脾肺气虚和中气下陷之证,具体表现为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语声低微、畏寒多汗、脾虚便溏、子宫下垂...
王昊│沈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2023/12/08 收听(51528)
"黄芪是补气里面的一味药,甘、温,归肺经、脾经,主治功能非常多,主要核心作用就是补气,有补气固表的作用,同时有助排脓、敛疮生肌、利尿托毒的功能。在临床中黄芪主要适用于气虚症而出...
杜琳│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2023/02/01 收听(57420)
黄芪味甘性温,归肺、脾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补气药。不但可以补全身之气,而且善补肌表之气,尤其对脾气虚所引起的疲倦、乏力、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的病人,具有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马方│北京协和医院
2023/08/21 播放(56458)
中药黄芪属于补虚药。药性甘,微温,归肺、脾经。功效主要有健脾补中,升阳举陷,益卫固表,利尿,托毒生肌。临床上主要应用于: 一、脾气虚证。黄芪是补中益气之要药。...
郑硕│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2023/12/04 播放(52450)
补中健脾、强壮身体、降低血压、缓解心绞痛。黄芪比较干,味温,归脾、肺经,功效与作用具体如下: 1、可以补中健脾、升阳举陷,治疗脾胃虚弱。临床表现为人体精神倦怠...
景录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2023/11/09 播放(82772)
"黄芪具有益气固表、利水消肿、托毒生肌的功效,适用于自汗、盗汗、血痹、浮肿、痈疽不溃或溃久不敛等证,最适合气虚、脾湿型的人,证见身体虚胖、肌肉松软,尤其是腹部肌肉松软。现在医学...
高燕菁│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2023/06/17 收听(76970)
黄芪主要是补气温阳的药物,功效是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疮生肌,作用很广泛。对于阳虚、气不足等各种疾病,都会用到黄芪。日常吃黄芪,可以用黄芪代茶饮,也就是用黄芪泡水,泡...
曲健│大庆市中医医院
2023/10/25 收听(25010)
中药黄芪属于补虚药。药性甘,微温,归肺、脾经。功效主要有健脾补中,升阳举陷,益卫固表,利尿,托毒生肌。临床上主要应用于一脾气虚证,黄芪是补中益气之要药。擅长治疗脾虚中气下陷证,...
郑硕│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2023/07/17 收听(52980)
"黄芪的功效是益气固表、敛汗固脱、托疮生肌、利水消肿。在临床上黄芪的作用主要是体现于补中益气,可以用于治疗糖尿病、慢性肾炎,还有蛋白尿这些慢性疾病,而且还可以改善机体的缺氧症状...
张天鹏│鸡西市人民医院
2023/07/22 收听(23092)
黄芪性味甘,微温,归肺、脾、肝、肾经。在中药里面,它治疗表虚自汗,多用于体表虚弱所致的自汗,如表气不固而汗出,用黄芪配白术、防风治之,久服必效,方如玉屏风散,也可配浮小麦、麻黄...
白羽│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2023/12/20 收听(36246)
"黄芪甘温,归脾、肺经,具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毒生肌、利水消肿的作用。对于治疗脾肺气虚和中气下陷之证,具体表现为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语声低微、畏寒多汗、脾虚便溏、子宫下垂、...
刘西忠│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2023/05/13 收听(62612)
黄芪是中药里非常常用的草药,是甘而温的性质,归肺、脾经。黄芪有补气、固表、利尿、脱毒、敛疮生肌的作用,可以用于肺虚出现的咳嗽,也可以用于脾虚出现的吃得很少、没有食欲,出现...
杜琳│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2023/06/08 播放(48054)
黄芪是一味常用中药,来源于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黄芪入药可以用生黄芪,也可以用炙黄芪,其性味甘、微温,归肺经和脾经。黄芪的功效与作用是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
张碧华│北京医院
2023/01/09 收听(94100)
"首先,黄芪生脉饮的成分主要是黄芪、党参、五味子、麦冬。在性状上,是淡棕色,澄清的液体,有香味儿,微酸,也有甜味。功效主要是养心补肺,益气滋阴,用于气阴两虚,心悸气短的冠心病患...
张化勇│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2023/12/14 收听(33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