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
分享:
脾虚湿盛的治疗,需明确症状以上消化道为主还是下消化道为主: 1、上消化道为主:脾虚湿盛表现为面色萎黄、气短乏力、脘腹饱胀,有胃失和降的表现,如嗳气、纳差、厌油...
刘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2023/05/24 播放(36006)
脾气太虚会导致运化水谷的功能异常,正常人体中水湿津液无异常,正常循行于人体的经络、气血及血管中,正常不会出现任何症状。当脾出现虚弱时,体内的水湿运化不出,最后聚集于体内,...
有来医生│有来医生健康科普平台
2023/08/24 播放(99104)
脾虚湿盛最好的中成药有平胃丸、参苓白术丸等。 1、平胃丸:组成是苍术、厚朴、陈皮、甘草,苍术是燥湿最好的药,特别是对于中焦湿邪过剩,苍术、厚朴、陈皮可以起到燥...
刘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2023/05/16 播放(46652)
脾虚湿盛是一种体质,少部分人是先天因素造成此种体质,绝大部分人是后天饮食不当引起脾胃功能衰退,导致脾气虚和脾脏运化水谷能力下降,从而导致水分代谢紊乱,最终造成脾虚湿盛体质...
徐敏│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023/03/06 播放(74952)
"脾虚湿盛是消化系统比较常见的一类症型,主要分为两方面,一个是脾气亏虚,另一个是湿邪偏盛。综合起来看主要会出现乏力、倦怠,气虚之后推动气血的运行就会差,气血生化乏源也会出现,就...
宋春鑫│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2023/12/04 收听(85434)
"脾虚湿盛从2个方向做:1、控制饮食,减少油腻、肥甘厚味,对脾胃有刺激、寒凉饮食的摄入,比如有的人爱吃冷饮,有的人爱喝冰啤酒,从冰箱里刚拿出来的冰饮料。这些都不行,都会损伤脾胃...
曲健│大庆市中医医院
2023/04/29 收听(67862)
脾虚湿盛主要集中于肥胖的患者,主要表现为虚胖、食欲差、睡眠差、四肢沉重、乏力、精神萎靡、小便量多、大便黏腻等。治疗原则是健脾化湿,根据病情判断脾虚和湿盛治疗的侧重点。在临...
武润梅│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2023/07/03 播放(53672)
脾气虚弱容易导致脾不运化、脾不化湿,出现湿邪困阻的表现。因为湿重浊黏腻,所以表现为头身困重、胸脘痞闷、头重如裹,就像戴个大帽子,并且有腹胀、纳差、口淡、口黏、口淡不渴,甚...
刘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2023/05/23 播放(45297)
"脾虚湿盛是中医的一个病机,就是脾虚湿盛证,代表一类疾病。譬如这一类的病人会出现腹胀、腹泻,觉得身体困重,甚至出现浮肿、乏力这些表现。医生可以看到这类病人舌体胖大,舌苔厚腻,脉...
李春颖│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3/08/09 收听(92092)
"脾虚湿盛是中医的一个证型,也就是脾气虚和湿气重同时存在的情况。因为中医讲气有推动的作用,而湿性重浊、黏腻,易趋于下,所以脾虚湿盛的人群,一方面会表现为脾胃消化系统的症状,比如...
崔建军│内蒙古林业总医院
2023/08/21 收听(35238)
治脾虚湿盛好的中成药有枳术宽中胶囊、摩罗丹、参苓白术制剂以及康复新液等,实际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更适合的药物。对于中成药,要根据情况来决定,通过健脾、燥湿、理气调整会更好...
李博│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2023/05/04 播放(29733)
"脾虚湿盛怎么调理,首先要明确脾虚湿盛是怎么导致的,脾脏的功能在中医认为主要是运化水湿以及吸收营养的功能,如果脾脏虚弱了,就会导致吸收的营养以及进入体内的水液无法代谢,从而堆积...
张思燮│黄石有色医院
2023/12/01 收听(11598)
脾虚湿滞在临床很常见,可以选择中成药进行对症治疗,像启脾丸、健脾丸、参苓白术散、归脾丸等等,这些药物都可以帮助人体去除体内的湿气,对于健脾有一定的功效。临床上脾虚很容易导致湿邪...
张天鹏│鸡西市人民医院
2023/05/08 收听(46058)
脾虚湿重,可以吃参苓白术丸、香砂六君子丸、香砂和胃丸、香砂养胃丸、平胃丸等药物治疗,具体如下: 1、平胃丸:是以平胃散为主要药物,组成的中成药,主要是苍术、厚...
刘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2023/05/22 播放(36136)
"脾虚痰湿最常用的基本方是二陈汤,现在有二陈丸可以选用。另外,对于脾虚痰湿可以用祛痰止咳颗粒,去痰止咳颗粒的主要作用是健脾、化痰、止咳。脾虚痰湿根本的原因在于脾虚,所以可以用一...
冯淬灵│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2023/11/29 收听(79712)
脾虚湿盛主要是由于肝失疏泄,肝克脾导致脾失健运所引起的情绪焦虑或精神抑郁,与情绪有关的大便稀溏,下腹胀痛,食欲减退,食量减少,神疲懒言,体倦乏力。两侧胁肋部疼痛或者胃脘部的满闷...
黎艳│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
2023/03/11 收听(97120)
"脾虚痰湿可以吃中成药进行调整,常见于香砂六君子丸、金匮肾气丸、参苓白术散、二陈丸等,这些中成药可以明显改善痰湿的状况,使体内的湿气下降,脾胃康健,对于身体具有非常好的作用。如...
张天鹏│鸡西市人民医院
2023/10/27 收听(26912)
"脾虚脾湿脾湿,从中医角度考虑,可以描述为脾虚湿盛,由于脾气虚不能运化水时,导致水液内停而形成的湿气重的情况,对于这种情况来讲在具体的治疗上主要是以健脾利湿为主,可以选用人参健...
崔建军│内蒙古林业总医院
2023/05/07 收听(74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