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有哪些手术方法

2023-12-29 15:43阅读:

手机浏览

在临床上,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手术方法包括病灶清除术、病灶清除肌瓣、肌皮瓣填塞术、游离移植组织填充法、庆大霉素珠链法等。

1、病灶清除术:适用于皮肤状况良好且能严密关闭创口的患者。手术过程中,将彻底切除窦道、瘢痕、开放死腔和病变段骨腔,并清除炎性肉芽组织、脓液、坏死组织死骨,以及凿除硬化的骨壁。在骨腔内植入两根硅胶管,分别为冲洗管和引流管,并从两端正常的皮肤处戳孔引出。为了防止管道阻塞,通常选用较粗的硅胶管。冲洗液中会根据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的结果选择加入抗生素。常用的抗生素包括卡那霉素或庆大霉素。这种疗法如果运用得当,可以彻底清除病灶,保持引流通畅,使病灶的抗生素浓度增高,从而使创口一期愈合的可能性增大;

2、病灶清除肌瓣、肌皮瓣填塞术:适用于清除病灶后遗留的较大空腔或软组织缺损的情况。通过将血液循环良好的肌瓣填充于骨髓腔内,可以消除死腔,从而增强抗感染能力。同时,移位的肌皮瓣还可以覆盖创面;

3、游离移植组织填充法:适用于长期多次手术且瘢痕广泛的慢性骨髓炎患者。在清创后,如果软组织缺损严重或伴有骨缺损,且周围缺乏可供代替的组织瓣转移的条件,可以使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血管吻合的游离组织移植。这种方法不仅可以解决软组织缺损的覆盖问题,还可以进行复合组织移植以同时解决骨和软组织的缺损问题。由于这种方法能够提供丰富的血液循环并增强抗感染能力,因此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

4、庆大霉素珠链法:适用于病灶清除后能一期闭合伤口的慢性骨髓炎患者。在彻底清除病灶后,需要冲洗伤口,并将庆大霉素珠链置入其中。这样可以在病灶内持续释放有效的庆大霉素药物浓度。珠链的一端需要放置在切口外部,大约一周左右每天拉出一颗,约两周后可以将整个珠链全部拉出,随后肉芽组织将逐渐填充死腔。

参考资料:[1]董斌,肖云珍主编. 新编临床骨科治疗学

下[M]. 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7.03.

分享:

169

相关推荐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418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