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登录
    极速咨询
    logo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三甲
    • 肿瘤
    • 公立医院
    • 医保定点

    肿瘤内科

    复旦榜全国第3
    声誉榜华东第1
    科室介绍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成立于1931年,是国内规模最大、学术力量最雄厚的肿瘤学医教研基地之一。肿瘤内科作为医院重要的组成部分,历经半个多世纪,经过几辈人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科室从无到有、从简到精,逐步成为国内领先、享誉国内的集医疗、护理、科研、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治疗团队。早在1958年,肿瘤内科治疗尚在懵懂的年代,著名的临床医学家、中国肿瘤内科和化学治疗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孙曾一教授率先组建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化疗小组,投身于肿瘤的化疗事业。1965 年化疗科正式建立,成为国内最早设立的少数几家肿瘤内科之一。不久,化疗科即被卫生部批准为抗肿瘤药物南方基地。肿瘤化疗药物实验室的创立是肿瘤个体化治疗的雏形,多种抗癌药物的血药浓度测定方法、体内外药物敏感度测定及药物耐药性研究均达到了国内外领先水平。多年的临床积累,使得肿瘤内科以恶性淋巴瘤、肺癌、乳腺癌、胃肠肿瘤的诊断、治疗特色而享誉全国。在历任科主任孙曾一教授、俞鲁谊教授、赵体平教授、唐惟瑜教授、许立功教授、李进教授等带领的几代人的艰苦努力下,肿瘤内科不断发展壮大,始终保持其在全国领先的地位。自1983 年成为国内首批卫生部药物临床基地,主持或参与了大量国际、国内临床研究,为肿瘤内科学事业和人民健康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肿瘤内科目前有医护人员120余名,医生占35%,护士占65%。其中,教授/主任医师4名,副教授/副主任医师10名,讲师/主治医师/主管护师20余名。多年来,肿瘤内科很重视人才结构的优化,增加高级人才的储备,目前科室人员中具有博士学位者12名,硕士学位者23名。50岁以下的医师全部具有硕士以上学历,三分之一以上的医师有国外深造经历,形成了良好的人才梯队,保证了学科的可持续发展。医疗尖兵肿瘤内科年收治住院病人超过5000人次,年门诊总量约6万人次,列全国所有医院的肿瘤内科门诊量首位,医疗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肿瘤内科在建立之初,仅有57张床位,1999年增加至100张床位,2003年增加了20张床位, 2010年又增加了58张(其中,包括特需30张)。目前内科拥有病房床位178张,门诊化疗观察床椅241张。即便如此,由于该院的巨大影响力和医生的高超医技能力,增加的床位仍不能满足众多患者的实际需求。2005年肿瘤内科与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成立肿瘤内科联合病房,设床位100张。2007年成立上海肿瘤医院闵行分院后再增加肿瘤内科床位100张,以缓解患者住院难的问题。肿瘤内科常年派出主诊、高年资主治医师到这些合作单位,与联合病房的医生进行学术交流,帮助基层医院的医师提高肿瘤诊治方面的专业能力,使更多的患者能够接受规范的治疗。多年来,肿瘤内科始终重视医疗质量的管理,制订了十多项科室医疗管理的规章制度,对治疗过程中的每个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患者得到最好、最规范、最安全的治疗。几十年来从未发生医疗事故,这对于一个以化疗为主要手段、高风险的科室来说是非常难能可贵的。2006年上海市卫生局正式成立了上海市肿瘤化疗质控中心,肿瘤内科李进主任被任命为该中心主任,并将上海市肿瘤化疗质控中心的办公地点挂靠在本院肿瘤内科,负责全上海市96家大中型医院肿瘤化疗质量的控制。这也充分体现了本院肿瘤内科在学术界的地位和水平。肿瘤化疗质量控制中心的成立对于规范上海市的肿瘤化疗,保障患者的权益和治疗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良医风范一个好医生、一个好护士,除了有高超的医护技术,还应具备良好的医德医风。肿瘤内科的医护人员们就是这样一批具有高素质、高责任心、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热血儿女。而抓精神文明建设是建立为病员服务,减少医患矛盾,和防止滋生腐败的有力措施。除了业务上的精益求精外,全科工作人员都非常重视科室精神文明和行风建设,不但认真工作,而且廉洁行医,每年累计获得锦旗、表扬信上百;经科主任、护士长交还病人红包、自行拒收或缴入病人帐户的红包不计其数。行业评比中,一直保持90%以上满意度的优秀记录,始终名列同行业前茅。2004年至2010年连续七年蝉联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文明科室优胜杯”,内科支部获得“2007年度优秀支部”,2008年本科女医生组获得复旦大学“三八红旗集体”光荣称号。2009年获得上海市总工会“工人先锋号”的光荣称号。科主任李进获得上海市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教书育人在本科生及7年制研究生教学方面,肿瘤内科一如既往地进一步提高肿瘤学教学质量,在医院科教科的协调下,采取科主任负责制,由分管教学的主诊医师召集受聘教师集体备课,按教学大纲要求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按复旦大学统一模版制作教学课件,为打造精品课程而努力,教学反馈得到同学们的肯定和好评。化疗科自建科以来就十分注重人才的培养,特别重视临床技能的系统培训,加强本科室各级医师的培训,制订了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培养计划;每位住院医师都有固定的主诊医师作为导师,指导其临床、科研技能的培训及考核,逐渐涌现出一大批享誉国内的知名肿瘤内科专家。科室现有博士生导师2名,硕士生导师4名,近年来培养博士研究生3名,博士在读6名,硕士研究生20余名,大部分优秀毕业生都推荐到院内外的重要工作岗位上发挥积极的骨干作用。为指导规范的化疗,1960年张志义教授出版了国内第一本化疗专著“恶性肿瘤的化学治疗”,1986年由孙曾一教授主编出版了国内第一部“恶性淋巴瘤”专著,继之又编辑了国内第一部恶性淋巴瘤诊治规范的教学录像带,提出规范化治疗恶性淋巴瘤的概念,为提高国内淋巴瘤治疗水平奠定了基础。2007年李进主任率领全科特别针对国内的中级医务人员编缀了肿瘤化疗手册,方便临床用药的规范化使用,而且为了保证其先进性,每二年再版一次。肿瘤内科特别重视进修医生的培养,把规范的化疗方法,先进的治疗理念引入国内化疗界,同时还为国内各医疗机构培养输送了大批的肿瘤内科专业人才。自建科至今,来自全国各个省市的在化疗科进修的医生已经超过500名。许多医院的肿瘤内科学科带头人都曾在本科接受过培训,有些进修医生还走上了当地的科室主任甚至院长等领导岗位。目前本科制定了进修医生培养计划,根据进修时间长短及专业方向分到1-2个专业组学习,由科内高年资主治医师以上的医师每周2次进行科内讲课,传授规范的肿瘤诊治原则和方法。为了促进西部的临床医学的发展,肿瘤内科特别照顾西部和边远地区的进修人员,很多来自边远地区包括西藏、新疆的医生也在化疗科得到了充分的学习机会。2010年作为上海市首个肿瘤专科医师培训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科接收了经过层层选拔出来的30名专科培训医师,进行内科部分的培训。经过为期2-3年的内外科培训,使受训者达到肿瘤专科医师水平,即具有独立从事肿瘤学医疗活动的能力,熟悉对肿瘤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随访,初步掌握常见肿瘤诊治技能,能够独立完成常见肿瘤外科手术,制定放、化疗方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能完成较为复杂的外科手术以及疑难病例的放、化疗方案制定。自2006年起,肿瘤内科每年主办一届CSCO全国肿瘤分子靶向治疗论坛,90%的参会人员为国内各大医院副高职称以上的医师。会议每次均聘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做学术报告,推广分子靶向治疗的理念和规范分子靶向治疗的临床应用,逐渐创办成国内肿瘤学领域的重要会议。另外针对中级医务人员,肿瘤内科还连续举办了五届化疗进展学习班,加强对肿瘤内科医师中坚力量的培养和再教育,目前已招收学员740名。而作为上海市化疗质控中心的挂靠单位,每年定期举办化疗专业知识培训班,培训合格者发放上海市化疗资格证书,提高了上海地区的肿瘤诊治水平,规范了化疗治疗策略及方法。创新先锋肿瘤药物治疗离不开新药的研究和开发,这也是历史赋予一所大型专业性教学医院的重任。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其前身为成立于1978年的上海第一医学院临床药理研究所肿瘤临床药理实验室。1983年成为卫生部首批肿瘤药品临床研究基地之一。三十多年来,以肿瘤内科为主要依托的临床药物研究基地的建立与发展倾注了历任肿瘤内科主任和临床医生以及实验室研究人员的心血。2004年6月根据SFDA的新规定,设置了专门的机构办公室、临床试验药物保管室和资料库。任命肿瘤内科主任李进教授兼任本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主任。作为新药研究的主力军,全院60%以上的新药临床研究由肿瘤内科承担。因此,在新药临床试验方面,肿瘤内科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早在70年代末,药理实验室在赵体平主任的带领下开展了甲氨蝶呤血药浓度与毒性相关的临床药理研究。1988年至1992年赵体平主任先后获得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研究,分别为1988年5-FU对胃癌的抗药性的逆转;1989年抗癌药抗药性预测;1992年肿瘤化疗疗效及耐药性的分子生物学检测。其他实验室研究还涉及:卡莫氟、优福定、复方喃氟啶血药浓度的测定、抗肿瘤药物的多药耐药性研究、抗肿瘤药物敏感性试验等。多年来,肿瘤内科承接了大量的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国内创制药物I期临床试验及药代动力学研究、国内注册新药多中心临床试验,为新药的临床试验、上市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已发展成为中国抗肿瘤药物临床研究的著名研究中心之一,是上海市唯一的一所经国家SFDA核准的具有同时承担I期、II期和III期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任务资格的医院。2010年,肿瘤内科与全球最知名的美国专业的I期临床试验机构START开展合作,共建中美合作I期临床试验基地,成为START在亚洲的唯一合作单位,从而启动了向国际化迈进的新旅程。2011年起,肿瘤内科将按照美国FDA和欧盟EMEA的标准进行I期临床研究,以保证新药临床研究的过程能够得到美国和欧盟的承认。科学研究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源动力之一。近5年来,肿瘤内科承担国家十一五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基金1项(2008年获得国家十一五重大攻关项目的基金资助,成为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新药临床评价研究技术平台”分中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上海市科委重大项目1项、国际合作项目、及多项省部级/局级/ 横向课题的基金资助,总经费600余万。除了承接新药临床试验以外,肿瘤内科依托强大的临床试验平台开展多项自主发起的临床研究项目。这些临床研究的结果将对临床实践产生重要的影响。目前本科每年正在进行的临床试验超过40项(其中包括一半以上研究者自主发起的临床研究),均按照GCP的原则进行严格规范的管理。全科所有参与临床研究的医生、药师和科研护士均接受过GCP培训,为临床试验与研究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专业保障。在开展大量的临床试验与研究并不断取得成果的同时,肿瘤内科也注意到自身在基础研究方面的相对薄弱。近年来,有计划、有目的地引进有基础研究背景的人才,建立了基础研究团队,开展基础研究,并与临床相结合,取得了很大进步。为了保证科研的可持续发展,科室在制度和政策上奖惩结合,建立了奖励和惩罚机制,充分发挥了科室成员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从而保证了在临床与基础研究两方面的共同进步。每年发表SCI收录论文逐年增多, 近3年每年发表SCI收录论文10篇以上,2010年再创新高,在国际上共发表SCI收录论文29篇。专业特色肿瘤内科在恶性淋巴瘤、肺癌、乳腺癌、胃肠肿瘤、骨及软组织肿瘤、头颈部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是对于近年来飞速发展的分子靶向治疗有独到的见解。1. 胃肠肿瘤:李进教授是肿瘤医院胃癌多学科综合治疗组的首席专家,组织腹部外科、放疗科、影像诊断科、病理科的教授参加每周四的胃癌疑难病例讨论,为胃癌患者提供最合理的综合治疗方案。在胃癌多学科治疗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之下,于2007年制定了本院胃癌诊治指南,力求达到操作常规化、评估标准化、管理制度化、运作程序化。为了促进全国范围内的规范化治疗,胃癌多学科综合治疗组与24小时医学频道合作,对在医院讨论的病例进行现场录播,供全国的肿瘤医生观看,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在各相关科室的大力支持下,胃癌多学科综合治疗组参与了多项药物的国际、国内胃癌临床试验,其中国际多中心的包括:葛兰素史克的拉帕替尼、罗氏公司的曲妥珠单抗、罗氏公司的贝伐单抗等;国内多中心的包括:日本大鹏公司的S1、江苏恒瑞公司的阿帕替尼、南京思科有限公司的力朴素等;并在此基础上自主设计了多个临床试验,如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IRI二线治疗晚期胃癌等一系列靶向联合化疗的临床试验。胃癌是治疗比较困难的恶性肿瘤,接受化疗的晚期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仅10个月左右(国际数据)。最新统计的在本科参加临床试验的胃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超过15个月,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 恶性淋巴瘤:肿瘤内科在恶性淋巴瘤的治疗方面极具特色。六十年代末在国内领先开展下肢淋巴造影,为淋巴瘤明确分期,合理治疗提供可靠依据。70年代又在国内首先开展分期性剖腹探查术,为恶性淋巴瘤提供病理分期基础。80年代开展了淋巴瘤系列药敏检测,为恶性淋巴瘤合理用药提供可靠的依据。90年代开始探索恶性淋巴瘤耐药后的处理和恶性淋巴瘤的化学-放射综合治疗。在淋巴瘤特别是高度恶性的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的治疗效果接近国际先进水平。肿瘤内科还开展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辅助大剂量化疗,治疗难治性和复发恶性淋巴瘤、小细胞肺癌、晚期乳腺癌,效果显著。2005年肿瘤医院成立了淋巴瘤多学科综合治疗组,在首席专家洪小南教授的带领下,整合放疗科、病理科、影像诊断科、核医学科及头颈外科的有关专家,使淋巴瘤的诊治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多学科综合治疗组定期进行疑难病例讨论,既减少患者的多次奔波、长时间排队就诊,也解决了临床问题。根据循证医学的结果,做到规范化治疗,提高了疗效、延长了生存、降低了医疗费用。对特殊病例、少见病例还指定专人进行资料查询,文献复习,避免误诊、漏诊、误治。多学科综合治疗组除了积极参加国际、国内的临床试验外,还针对我国的发病比例高,特殊类型的淋巴瘤设计了多个临床试验方案,特别是针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NK/T细胞淋巴瘤这一特殊亚型的研究达到了国内外领先水平。3. 乳腺肿瘤:乳腺肿瘤组在副主任胡夕春教授的带领下凭借医院所具有的全国领先的影像学及微创活检等早期诊断优势,依托本科抗癌新药临床研究基地的平台开展多项新药的术前治疗、辅助治疗及解救治疗的临床研究,引领国内乳腺癌内科治疗发展潮流,获取许多中国患者诊疗数据,为国内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提供更多依据。其中既包括国际多中心的大型III期临床试验例如法国皮尔法伯公司的长春瑞滨、罗氏公司的曲妥珠单抗等的注册临床试验,为部分患者提供了免费接受国际最先进治疗的机会;也包括许多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在本院前期临床研究的基础上部分研究已经成为一个由我们牵头的全国多中心的临床试验,如GP方案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II和III期(CBCSG 006)临床试验、阿帕替尼靶向治疗三阴性乳腺癌,为一些特殊类型患者的治疗探索出路。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内科治疗自2002年9月本院上海市乳腺癌临床医学中心成立以来一直是本院另一大特色。当前恶性肿瘤提倡综合治疗原则,无论是局部晚期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早期乳腺癌的术后辅助治疗还是晚期转移性乳腺癌的姑息治疗,内科治疗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4. 胸部肿瘤:胸部肿瘤组在重点发展乳腺癌的同时,也积极开展肺癌与食管癌的规范化治疗与研究,努力做到全面发展、重点突出。肺癌作为目前全球发病率最高的病种,也是目前胸部肿瘤组重点发展的学科之一。2007年,肿瘤内科作为重要科室参与组成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肺癌防治中心,与各相关科室一起,在包括食管癌在内的胸部肿瘤多学科诊疗方面,开展规范化、个体化的治疗。团结协作、积极进取是肿瘤内科不断发展的动力。而公平、公正、公开的“三公”管理模式是肿瘤内科不断进步的保证。随着科室规模的壮大,人才队伍的不断扩充,肿瘤内科将踏着前辈垒实的大道,开拓创新,继往开来,在医、教、研、管等各方面将有更快更大的发展!肿瘤内科的理念是:开拓创新,攻克肿瘤,造福人民!
    科室医生
    李子庭
    主任医师肿瘤妇科
    三甲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免费
    去咨询
    教授
    擅长:宫颈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外阴癌、阴道癌、子宫内膜癌、盆腔肿瘤、子宫体癌等妇科肿瘤的综合治疗,尤其是利用手术、放疗、化疗和生物治疗手段对晚期妇科肿瘤的综合治疗。
    杜益群
    副主任医师肿瘤内科
    三甲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1200
    去挂号
    博士
    全国专科综合肿瘤内科第3名
    擅长:多种实体肿瘤,包括乳腺癌,肺癌,食管癌,胃癌,肠癌等肿瘤的综合治疗。尤其擅长乳腺癌的化疗,内分泌治疗及靶向治疗。
    邱立新
    副主任医师肿瘤内科
    三甲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59
    去咨询
    全国专科综合肿瘤内科第3名
    擅长:白血病、淋巴瘤、呼吸系统肿瘤、消化道肿瘤、肝胆胰腺肿瘤、甲状腺及甲状旁腺肿瘤、乳腺肿瘤、皮肤肿瘤等肿瘤的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化疗等综合性治疗、规范化治疗和个体化治疗。
    宿恒川
    副主任医师泌尿外科
    三甲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40
    去咨询
    博士
    擅长:各类泌尿生殖系统肿瘤,包括前列腺癌、膀胱癌和肾癌等泌尿系统肿瘤的手术和多学科综合治疗,尤其是盆腔肿瘤术后,前列腺癌,膀胱癌,直肠癌的阴茎康复,阴茎人工海绵体植入术,睾丸癌、阴茎癌的各类手术治疗及综合治疗包括阴茎延长术,阴茎部分切,阴茎全切,腔镜腹股沟淋巴结清扫,睾丸高位切除,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尤其擅长阴茎癌、睾丸癌等。
    赵苇苇
    副主任医师综合治疗科
    三甲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110
    去咨询
    博士
    擅长:肿瘤相关症状控制处理及晚期肿瘤综合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癌痛、胸腹水、营养不良、水肿、肠梗阻等各类肿瘤相关症状控制处理,最佳支持治疗等,注重改善肿瘤患者生活质量、营养状况的同时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专家科普
    点状致密影是不是癌症
    2024-01-15
    通常情况下,点状致密影属于影像学检查显示的结果,在不同脏器内有不同含义,并不一定是癌症,还可能是炎症、钙化、结核以及血管瘤等原因导致,应及时就医。 1、炎症:常见包括病毒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等,也会出现斑点状致密影,患者可能会出现咳嗽、咳痰以及发热等症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罗红霉素胶囊、利巴韦林片等药物进行针对性治疗。 2、钙化:一般常见于肝脏内,进行肝脏超声检查时可发现肝内点状致密影,通常是由于肝脏既往出现炎性损伤导致,提示病变部位逐渐愈合。 3、结核:常见于肺部点状致密影,如果平时不注意卫生,会导致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肺部,患者会出现盗汗、乏力、咳嗽等症状,应遵医嘱服用利福平胶囊、异烟肼片等药物进行规范化治疗。 4、血管瘤:如果肝内出现血管瘤,超声检查也可出现肝内点状致密影,是一种肝脏内大量的动静脉血管畸形构成的团状结构,是最常见的肝脏原发性良性肿瘤,病变较大时应积极就医采取手术治疗。 5、癌症:如在乳腺、肝脏、肺内等脏器中查到有点状致密影,并且患者出现进行性消瘦、不明原因的出血等情况,应积极完善实验室、体格检查等明确情况,此时可能是由于癌症导致。 综上所述,出现异常情况后应积极就医,由专业医生结合一般症状以及其他检查明确诊断。
    邱立新副主任医师肿瘤内科
    2955
    196
    乳腺癌骨转移晚期最后会发生什么情况
    2023-12-27
    骨转移是乳腺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通常治疗效果很好,不必太过焦虑。骨转移常见症状为局部疼痛,严重时轻微受力或摔倒即可导致骨折。骨骼是人的承重系统,而且很多神经系统在骨骼的保护下,如果骨折压到相应神经,可造成瘫痪,甚至截瘫。临床有很多内科治疗,甚至放疗、介入或手术治疗,目的是尽量避免严重的情况发生。 骨转移患者以全身治疗为主,包括化疗、内分泌和靶向治疗。除此之外,骨修复治疗也非常重要,将骨骼中的癌细胞杀灭后形成的空洞通过骨修复治疗进行弥补,把血钙强行沉积在破坏的骨骼上,增加骨骼韧度。若骨骼破坏明显,还可考虑进行外科手术或者放疗,加固局部骨的稳定性,避免出现神经瘫痪等严重事件。
    王磊苹副主任医师肿瘤内科
    5.55万
    444
    20岁老怀疑自己得肠癌
    2023-11-17
    20岁老怀疑自己得肠癌,可能是肠癌,常伴有排便改变、腹痛、腹部肿块、慢性失血等表现。但也可能不是肠癌,而是精神因素或其他肠道病变引起。 建议尽早到医院进行详细检查,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认有无肠内新生物,必要时进行肠镜活检,明确病变性质,同时根据自身存在的症状,由医生明确诊断。切勿经常过度怀疑,给自己带来心理负担。 一、可能是肠癌: 1、排便改变:多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加、腹泻、便秘、脓液或黏液便、粪便中带血。由于癌肿生长位置不同,也可表现为黑便、血便、便上有血等,常为早期出现的症状。 2、腹痛:常为定位不确切的持续性隐痛,或仅为腹部不适感或腹胀感,出现肠梗阻时则腹痛加重或为阵发性绞痛。 3、腹部肿块:多为瘤体本身,有时可能为梗阻近侧肠腔内的积粪,体型消瘦者可在皮表触摸到,肿块大多坚硬,呈结节状。若横结肠和乙状结肠癌可有一定的活动度,若癌肿穿透并发感染,肿块固定,可有明显压痛。 4、慢性失血:如果发生慢性失血,患者可能会表现出贫血样貌,包括面色苍白、消瘦、乏力,伴有低热等。 若明确诊断为肠癌,需进行治疗。对于早期患者,临床以手术为主,如腹腔镜微创手术。对于低位直肠癌,考虑保留肛门排便功能,可进行术前新辅助化疗,结合放疗,以缩小肿瘤、降低分期,提高保肛率、手术切除率,降低局部复发率,常遵医嘱用奥沙利铂、伊立替康、贝伐珠单抗、西妥昔单抗等药物治疗。 肿瘤达到手术标准后,再行根治性肠切除手术+周围淋巴清扫术,术后通过放化疗,可有效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二、可能不是肠癌: 1、精神因素:如果长时间处于较为焦虑、紧张的环境中,或者患有焦虑症等,可能会导致自身过度关注身体状态,可能担心自身患病,如一旦出现腹痛、排便习惯改变等,就担心自己患有癌症,其实并不是癌症,而是过于紧张导致。建议积极调整心态,放松心情,焦虑症患者可遵医嘱使用艾司唑仑片、劳拉西泮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2、其他肠道病变:一些肠道病变,比如肠息肉、胃肠炎等,可能表现为与肠癌相似的症状,因此可能会是肠癌。建议及时进行检查明确,并针对具体的病因进行治疗,如肠息肉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息肉切除手术等治疗。 此外,若经检查及结合症状确认无肠癌的发生,建议受检者放松心情,避免过于忧虑。日常注意保持清淡、规律饮食,以新鲜的蔬菜、豆类、蛋类、奶类为主,减少油炸、腌制等加工食品的摄入,戒烟戒酒,对身体健康有益。
    张晓伟副主任医师肿瘤内科
    2514
    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