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
甲醛中毒了怎么办
2024-12-27
甲醛中毒是一种因长期或大量接触甲醛而导致的机体中毒现象,症状可能包括眼部不适、呼吸道症状、皮肤症状、神经系统症状以及肝肾功能损害等。出现甲醛中毒,及时采取正确应对措施比较重要,需要先脱离中毒环境。
1、脱离中毒环境:
一旦发现甲醛中毒,首要步骤是迅速脱离含有甲醛的环境。若在室内,应立即打开门窗通风换气,让新鲜空气进入,稀释甲醛浓度。尽快转移至空气清新、流通良好的户外场所,避免继续吸入甲醛,防止中毒症状进一步加重。如在装修现场工作的人员,应立即停止工作并撤离到安全区域,同时脱去被污染的衣物,减少甲醛在体表的残留。
2、皮肤与眼部处理:
若甲醛接触到皮肤或眼睛,需及时进行局部处理。对于皮肤沾染,应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以去除皮肤表面的甲醛。若出现红肿、瘙痒等症状,可遵医嘱在冲洗后涂抹温和的糖皮质激素药膏,减轻炎症反应。
3、呼吸道护理:
甲醛中毒常伴有呼吸道刺激症状,若有咳嗽、咳痰等情况,医生会适当给予止咳祛痰药物。若出现呼吸困难,应立即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气管切开或插管等急救措施,确保氧气供应。
4、促进毒物排出:
可通过增加饮水量,多排尿来促进甲醛在体内的排出。也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些促进毒物排泄的药物,药物可通过增加肾脏血流量、抗氧化等作用,加速甲醛的代谢与排出。
不要自行使用不明来源的解毒药物,以免加重中毒,在处理甲醛污染环境时,应佩戴专业防护装备。
甲醛中毒了需要注意什么
饮食调整:
中毒后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与蛋白质。增加蔬果摄入,如西兰花、橙子等,提供抗氧化物质,促进身体修复。选择瘦肉、鱼类、蛋类等优质蛋白,增强机体抵抗力。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减轻胃肠道负担,利于身体在中毒后的恢复过程。
环境检测与治理:
对中毒环境进行专业检测,确定甲醛浓度与来源。采取有效治理措施,如通风换气、使用空气净化器、放置活性炭等吸附剂,或请专业机构进行甲醛清除处理。在环境未达安全标准前,避免再次进入,防止二次中毒,保障居住与工作环境健康安全。
1038
脓毒症怎么治疗
2024-12-27
脓毒症是一种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严重时可导致器官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治疗脓毒症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需要进行抗生素治疗等。
1、抗生素治疗:
脓毒症一旦被诊断,医生会立即开始抗生素治疗。留取血标本后,尽早静脉使用广谱抗生素,以覆盖可能的病原菌。随着血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的回报,及时调整抗生素种类和剂量,确保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液体复苏:
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常存在有效血容量不足,需尽快进行液体复苏。选择晶体液或胶体液进行静脉输注,以提高血容量,改善组织灌注。根据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和生命体征,动态调整补液速度和补液量。
3、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在液体复苏的基础上,若患者血压仍不稳定,可应用血管活性药物以维持血压和组织灌注。给药方式应滴定式,持续监测血压变化,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4、呼吸支持:
脓毒症患者可能出现低氧血症或呼吸衰竭,需给予呼吸支持。可采用鼻导管吸氧、面罩吸氧或机械通气等方式,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维持血氧饱和度。
5、代谢营养支持:
脓毒症患者处于高代谢状态,需给予充足的营养支持。通过肠内或肠外营养途径,提供足够的热量、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6、中医治疗:
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可联合中医治疗,如使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中药方剂,以维持患者免疫力,促进病情恢复。
脓毒症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病情严重程度及并发症情况,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器官功能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脓毒症需要注意什么
血糖管理:
脓毒症患者易出现血糖波动,定期监测血糖,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避免过高或过低。高血糖会加重感染与器官损伤,低血糖影响大脑等重要器官功能,必要时使用胰岛素等调控血糖,保障机体代谢稳定,利于整体病情改善。
心理关怀:
患者及家属面对脓毒症往往承受较大心理压力,医护人员应给予心理疏导与关怀。耐心解释病情与治疗方案,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良好心理状态有助于提高患者依从性,对康复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
887
慢性胰腺炎怎么治疗才彻底
2024-12-27
慢性胰腺炎是一种长期的炎症性疾病,其治疗过程复杂且难以彻底根治,但通过综合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包括疼痛管理等,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疼痛管理:
慢性胰腺炎常伴疼痛,可先采用非甾体抗炎药缓解轻中度疼痛,但注意其胃肠道副作用。对于中重度疼痛,可选用弱阿片类药物,在医生严格评估下使用强阿片类药物。
2、胰酶替代治疗:
因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足,需补充胰酶,根据患者脂肪泻等症状调整剂量,一般餐中服用,使胰酶在肠道内适时释放,帮助消化食物,尤其是脂肪类物质。有助于改善营养吸收不良状况,减轻胰腺消化负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需长期规律用药,并定期评估疗效调整剂量。
3、营养支持:
慢性胰腺炎患者常存在营养不良,需评估营养状况,制定个性化方案。补充足够蛋白质,可选择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优质蛋白。对于脂肪吸收不良者,可补充中链甘油三酯。
4、内镜治疗:
对于存在胰管结石、狭窄等情况,可采用内镜治疗。如内镜下胰管括约肌切开术,取出结石,胰管支架置入术,扩张狭窄胰管。该方法创伤相对较小,但有一定风险,如出血、穿孔等,需严格掌握适应证,由经验丰富的内镜医生操作,术后密切观察有无并发症并进行相应处理。
5、手术治疗:
当保守治疗与内镜治疗无效时可考虑手术,手术方式包括胰管引流术、胰腺切除术等。胰管引流术旨在改善胰液引流,减轻胰腺内压力,胰腺切除术则切除病变严重部分胰腺。手术风险大,术后可能出现胰瘘、感染等并发症,需充分评估患者病情与身体状况,术后严密监测与护理,促进患者康复。
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胰腺功能、腹部超声、CT等检查,监测疾病进展。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
慢性胰腺炎需要注意什么
戒酒戒烟:
酒精是慢性胰腺炎的重要诱因,可直接损伤胰腺组织并刺激胰液分泌,必须戒酒。吸烟也会加重胰腺血管病变,影响胰腺血供与修复,戒烟势在必行。戒除烟酒可减少对胰腺的持续刺激与损害,延缓病情进展,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定期复查:
定期进行血液检查,如淀粉酶、脂肪酶、血糖、肝功能等,以及腹部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监测胰腺炎症变化、结构形态改变及有无胰腺钙化、囊肿等并发症。一般每3-6个月复查一次,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早期发现并处理病情变化。
心理调节:
慢性胰腺炎病程长、易反复,患者可能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积极进行心理调节,可通过与医生沟通了解病情、与病友交流经验、参加娱乐活动等方式缓解心理压力。
539
急性心梗怎么治疗
2024-12-27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其特点是心肌的急性缺血性坏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急性血栓形成,及时治疗对于患者的生存和康复较为重要,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包括药物治疗等。
1、药物治疗: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可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防止血栓进一步扩大,减少心肌梗死面积,建议遵医嘱用药。
抗凝药物:通过抑制凝血酶的活性,阻止血液凝固,维持冠状动脉的通畅,预防新的血栓形成,确保心肌的血液灌注。
硝酸酯类药物: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血,减轻心脏前后负荷,缓解心绞痛症状,但使用时需注意血压变化,避免低血压发生。
β受体阻滞剂:可减慢心率、降低血压、减弱心肌收缩力,从而减少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缺血,在无禁忌证的情况下应早期使用。
2、再灌注治疗:
溶栓治疗:随着急诊PCI治疗的开展,溶栓治疗较前明显减少,适用于发病12小时内且无溶栓禁忌证的患者,通过溶解血栓,恢复冠状动脉血流。但溶栓治疗有出血风险,如颅内出血等,治疗后需密切观察有无出血并发症。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目前急性心梗的重要治疗手段,通过血管穿刺技术,将导管送至冠状动脉病变部位,进行球囊扩张、支架置入等操作,快速开通梗死相关血管,恢复心肌血流灌注。
患者及家属应了解心梗的症状,以便及时识别并呼叫急救,发病后务必尽快就医,争取最佳治疗时间。严格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按时服药,不可擅自增减剂量或停药。
急性心梗需要注意什么
避免自行用药:
除了医生推荐的药物外,急性心梗患者不应自行服用其他药物,特别是抗凝药或抗血小板药物,可能会加重出血风险,尤其是在没有专业指导的情况下使用。
心理支持与康复训练:
急性心梗不仅影响身体健康,还可能带来心理压力和焦虑情绪。患者及其家属应寻求心理支持,必要时可咨询专业心理咨询师,获得情感上的安慰和专业的指导。还可以参加心脏康复计划,进行适当的体力活动和心理调适,有助于促进身体和心理的全面康复。
797
当婴儿发生气道异物梗阻时你应该怎么办
2024-12-27
当婴儿发生气道异物梗阻时,情况往往十分危急。气道异物梗阻可能导致婴儿窒息,甚至危及生命,了解并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对于保护婴儿的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进行背部拍击等。
1、背部拍击:
将婴儿脸朝下,使其身体趴在救护者手臂上,头部略低于胸部,用手支撑头部和颈部,用另一只手的掌根在婴儿背部两肩胛骨之间用力拍击5次。拍击力度要适中,旨在通过震动使异物松动并排出气道。此方法适用于异物梗阻初期,相对温和,可在不造成明显伤害的前提下尝试排出异物。
2、胸部冲击:
若背部拍击无效,将婴儿翻正,使其仰卧在坚硬平面上,如桌面或地面。救护者用两手指并拢,在婴儿两乳头连线中点处,垂直向下按压5次,按压深度约为婴儿胸廓厚度的三分之一。胸部冲击可产生一股向上的气流,推动异物排出。操作时需注意力度控制,避免用力过度损伤婴儿胸部脏器。
3、心肺复苏准备:
若经过上述操作后婴儿仍无呼吸、心跳或仅有濒死叹息样呼吸,应立即呼叫急救人员并准备进行心肺复苏。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期间,持续进行心肺复苏操作。
在进行急救操作前,要保持冷静,避免惊慌失措,操作过程中,动作要准确、迅速、轻柔,严格按照步骤进行。若周围有其他人,应及时让其拨打急救电话。
当婴儿发生气道异物梗阻时注意事项
避免盲目掏取:
切勿用手指盲目伸进婴儿口腔掏取异物,婴儿口腔黏膜娇嫩,盲目操作可能导致黏膜损伤、出血,还可能将异物推得更深,加重气道梗阻程度,使情况更加危急,增加救援难度与风险。
保持环境安全:
确保救援现场周围环境安全,无尖锐物品、无人员拥堵等。避免在急救过程中因环境因素对婴儿造成二次伤害,如碰撞、挤压等,为急救创造稳定、安全的空间条件,有利于救援顺利进行。
1203
中暑了有什么症状表现
2024-12-27
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而引起的急性疾病。中暑的症状表现多种多样,从轻微的体温升高、头痛,到严重的热射病、多器官功能衰竭,均可能出现。
1、轻度中暑症状:
轻度中暑时,患者可能出现体温轻度升高,一般不超过38℃,并伴有头痛、头晕、口渴、多汗等症状。此时患者的面色可能稍显苍白或潮红,但意识尚清楚,能够正常交流。轻度中暑是中暑的早期表现,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发展为重度中暑。
2、中度中暑症状:
随着中暑程度的加深,患者可能出现体温进一步升高,达到38.5℃以上,并伴有大量出汗、皮肤湿冷、面色苍白或潮红加重等症状。此时患者可能出现明显的乏力、恶心、呕吐、心悸等不适感。中度中暑时,患者的意识可能开始模糊,出现烦躁不安、嗜睡等表现。
3、重度中暑症状:
重度中暑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等类型,热痉挛主要表现为肌肉突然发生的痉挛性疼痛,常见于四肢肌肉和腹部肌肉,热衰竭则表现为极度虚弱、大量出汗、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等症状,患者可能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不适感,热射病是中暑的最严重类型,患者体温可迅速升高至40℃以上,伴有皮肤干燥、无汗、意识模糊、抽搐甚至昏迷等症状,死亡率极高。
在高温环境下,应尽量避免长时间户外活动,保持室内通风降温,若需外出,应穿着透气、轻便的衣物,佩戴遮阳帽和太阳镜,并随身携带足够的水分和防暑药物。
中暑了怎么办
物理降温措施:
为了快速降低体温,可以采取多种物理降温方法。用湿毛巾或冷敷袋敷在患者的额头、颈部、腋窝和腹股沟等大血管部位,加速散热。也可以将患者浸泡在温水中,但要避免使用过冷水,以防引起寒战反应。
监测生命体征:
在处理中暑的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体温、心率、呼吸频率和意识状态。
避免再次暴露于高温环境:
中暑后患者的身体需要一段时间来恢复,因此应避免再次暴露在高温环境中。至少在接下来的几天内,尽量待在室内或阴凉处,避免剧烈运动和体力劳动。
1060
一氧化碳中毒怎么治疗
2024-12-26
一氧化碳中毒治疗需迅速且多管齐下,首要在现场实施急救,随后展开氧疗以驱离一氧化碳,给予支持治疗维持生命体征,并积极防治各类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1、现场急救:
立即将患者转移至通风良好、空气新鲜的地方,松解衣领、腰带等束缚物,保持呼吸道通畅,若患者呼吸微弱甚至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若心脏跳动微弱或停止,要同步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2、氧疗:
吸入高浓度氧气是关键治疗措施,可通过鼻导管或面罩给予高流量吸氧,提高血液中物理溶解氧,加速一氧化碳排出;对于中重度中毒患者,有条件的应尽早进行高压氧治疗,高压氧能增加血液中溶解氧含量,促进碳氧血红蛋白解离,改善组织缺氧状态。
3、支持治疗:
维持生命体征稳定,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心率、血压、体温等指标,根据情况给予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对于昏迷患者,要防止坠床等意外发生,定时翻身、拍背,预防肺部感染和压疮,必要时通过鼻饲保证营养供给。
4、防治并发症:
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脑水肿、肺水肿、心肌损害等并发症,若出现脑水肿,可使用甘露醇等脱水剂降低颅内压;出现心肌损害时,适当给予营养心肌的药物进行治疗。
患者康复期仍需密切观察,定期复查相关指标,如血常规、心电图等,加强营养支持与适度锻炼,促进身体机能全面恢复,患者还应强化预防意识,普及安全知识,减少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再次发生的风险。
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预后
轻度中毒患者,若能及时脱离中毒环境并得到有效治疗,预后通常较好,这些患者在接受吸氧等常规治疗后,可能仅出现短暂的头痛、头晕等症状,随后身体机能可逐渐恢复正常,一般不会留下明显的后遗症。
中重度中毒患者的预后相对复杂,部分患者在经过积极治疗后,虽然能挽回生命,但可能会出现迟发性脑病,这种情况通常在急性中毒症状恢复后2-60天发生,患者可能出现痴呆、精神症状、帕金森综合征等表现。
对于有基础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发生一氧化碳中毒后预后可能更差,因为这些基础疾病会影响身体的恢复能力,使机体更难耐受中毒后的损伤。
537
酒精中毒怎么治
2024-12-26
酒精中毒治疗需根据中毒程度采取不同措施,对于轻度患者,以观察和一般治疗为主;中毒较重时,则需催吐、洗胃及药物治疗,还应该及时补充糖盐水和维生素,避免使用可能加重病情的镇静药。
1、观察治疗:
主要采取观察和一般治疗措施。保持患者侧卧位,避免呕吐物吸入导致窒息。若患者意识清醒,可给予适量温水、糖水或蜂蜜水,以促进酒精代谢,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如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
2、催吐与洗胃:
对于意识清醒且可配合的患者,若中毒发生在1小时内,可考虑催吐,使用筷子或勺子按压舌根,刺激呕吐反射。若催吐效果不佳或中毒较重,应立即就医进行洗胃;洗胃时使用留置胃管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复冲洗,直至洗出液清亮为止。
3、补充糖盐水及维生素:
酒精中毒患者常出现低血糖和电解质失衡,应及时补充糖盐水和维生素,轻度患者可口服浓糖水、蜂蜜水或果汁,重度患者则需静脉输注含糖液体和维生素C等,以加速酒精代谢和排泄。
4、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病情,可遵医嘱给予纳洛酮、地西泮等药物,纳洛酮可促进酒精分解,逆转中毒症状;地西泮则用于镇静治疗,适用于兴奋躁动、不能配合治疗的患者;但需注意避免使用吗啡、氯丙嗪等可能加重病情的镇静药。
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确保患者早日康复,避免发生低血糖、脑水肿等并发症。
酒精中毒患者的日常注意事项
均衡饮食:
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足够的营养,有助于加速身体恢复,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纤维和维生素的食物摄入,减少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规律作息: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和精神状态的稳定,避免熬夜、过度劳累等不良生活习惯,以免对身体造成进一步损害。
适度运动:
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瑜伽等,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但需注意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引发身体不适。
1334
感染性休克的临床表现
2024-12-26
感染性休克有其独特的临床演变路径,从早期代偿阶段的机体应激反应,至中期失代偿时多器官功能受碍,再到晚期的严重不可逆损害,在意识、皮肤、循环与泌尿等方面呈现出一系列典型且渐进性的症状特征。
1、休克早期
意识状态:患者可表现为精神紧张、烦躁不安,这是因为机体在休克早期,会通过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来代偿,大脑的兴奋性相对增加。
皮肤色泽与温度:面色和皮肤苍白,肢端发凉,这是由于外周血管收缩,皮肤的血液灌注减少,以保证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
心率与血压:心率加快,通常超过90次/分钟,血压可正常或稍高,脉压差缩小,这是因为心脏代偿性地加快跳动,维持心输出量,外周血管收缩使舒张压升高。
尿量变化:尿量正常或减少,由于肾灌注开始受到影响,肾血管收缩,肾小球滤过率降低,但机体在早期还能维持一定的尿量。
2、休克中期
意识状态:患者意识逐渐模糊,反应迟钝,这是因为大脑灌注不足,导致神经细胞功能障碍。
皮肤色泽与温度:皮肤发绀,四肢湿冷加重,此时外周血管持续收缩,组织缺氧更加严重,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导致皮肤颜色改变。
心率与血压:心率继续加快,血压进行性下降,心脏虽然仍在代偿,但无法维持正常血压,组织器官灌注严重不足。
尿量变化:尿量明显减少,甚至无尿,肾灌注严重不足,肾小球滤过功能急剧下降。
3、休克晚期
意识状态:患者昏迷不醒,这是由于长时间的脑缺血、缺氧,大脑功能严重受损。
皮肤色泽与温度:全身皮肤黏膜明显发绀,四肢厥冷,组织缺氧达到极限,微循环衰竭。
心率与血压:心率逐渐减慢,血压难以测及,心脏功能衰竭,血管麻痹,无法维持血液循环。
尿量变化:患者无尿,肾脏功能完全丧失。
感染性休克病情凶险,患者应及时就医,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全面检查与精准治疗,家属需密切留意患者症状变化并告知医护,给予患者心理支持。
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日常注意事项
休息与活动:
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在病情稳定后,可根据身体状况逐渐增加活动量,从简单的床上翻身、坐起,到床边站立、缓慢行走等,但活动过程中要密切关注自身感受,如有不适,立即停止并休息,防止因过度活动加重身体负担。
饮食营养:
遵循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且易消化的饮食原则,多摄入瘦肉、鱼类、蛋类、新鲜蔬果等食物,以补充身体消耗,促进身体恢复,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导致胃肠道感染,加重病情。
预防感染: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勤换衣物和床单,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减少与感染源的接触,若需外出,可佩戴口罩,做好防护措施。
1412
急性胰腺炎是咋引起来的
2024-12-26
急性胰腺炎发病源于多种因素,过量饮酒致胰液分泌异常与排出障碍,十二指肠液反流影响胰液引流与酶激活等,这些均可引发胰腺自身消化,导致急性胰腺炎产生。
1、过量饮酒:
酒精可刺激胰腺分泌,导致胰液分泌增多,酒精还会引起十二指肠乳头水肿和Oddi括约肌痉挛,使胰液排出受阻,胰管内压力升高,当胰管内压力超过胰泡破裂的压力时,胰酶被激活,从而引发胰腺的自身消化过程,导致急性胰腺炎。
2、十二指肠液反流:
当十二指肠内压力升高,如发生十二指肠梗阻等情况时,十二指肠液可反流进入胰管,十二指肠液中的肠激酶等物质能够激活胰酶,使胰腺组织发生自身消化,进而引发急性胰腺炎。
3、高脂血症:
血液中甘油三酯显著升高时,会产生大量的游离脂肪酸,这些游离脂肪酸可损伤胰腺腺泡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激活胰酶,促使胰蛋白酶原转变为胰蛋白酶,引发胰腺的炎症反应。
4、胆道疾病:
当胆结石阻塞胆总管末端时,胆汁可反流进入胰管,胆汁中的胆盐等成分会激活胰酶,导致胰腺组织自身消化,引发急性胰腺炎,胆道感染时,细菌毒素、游离胆酸等也可能通过胆胰间的淋巴管交通支激活胰酶,诱发炎症。
急性胰腺炎病因复杂,了解其诱发因素对预防和治疗至关重要,一旦出现疑似症状,需及时就医,早期诊断与治疗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保障身体健康。
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日常注意事项
患者应严格戒酒,避免酒精再次刺激胰腺,饮食上遵循低脂、低蛋白、高维生素且易消化原则,少食多餐,如多吃蔬菜、水果、谷物等,忌油腻、辛辣及刺激性食物,以防胰液过度分泌。
近期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与剧烈运动,保证充足睡眠以利身体恢复,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大幅波动引发胰腺功能紊乱。
定期复查血尿淀粉酶、腹部超声等,以便及时察觉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积极预防复发,从而促进身体的逐步康复。
1231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