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登录
    极速咨询
    胰岛素抵抗多久发展成糖尿病
    2025-01-06
    胰岛素抵抗发展到糖尿病的时间区间,通常在3-5年,但这一进程并非绝对固定,而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胰岛素抵抗是指胰岛素作用的靶器官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导致血糖调节能力减弱。如果未及时进行干预,胰岛分泌的胰岛素无法充分代偿胰岛素抵抗,血糖水平持续升高,最终可能发展为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到糖尿病的演变过程,并非一成不变。在胰岛素抵抗早期,如果患者能够积极采取干预措施,如坚持运动、合理饮食、控制体重等,使胰岛分泌足够的胰岛素来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内,那么胰岛素抵抗有可能永远不会发展成糖尿病。这种情况下,胰岛素抵抗可能仅表现为一种暂时的生理状态,而不会进一步恶化为糖尿病。 反之,如果胰岛素抵抗长期存在且得不到有效纠正,那么发展为糖尿病的风险将显著增加。特别是对于一些存在肥胖、高血脂、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患者,以及年龄较大、生活习惯不良的人群,胰岛素抵抗更容易在短时间内发展为糖尿病。这些人群需要更加密切地监测血糖水平,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以防止糖尿病的发生。 此外,胰岛素抵抗的发展进程还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有家族史的人群在面临胰岛素抵抗时,可能更容易发展为糖尿病。因此,对于这部分人群来说,预防糖尿病的工作需要更加提前和细致。 虽然胰岛素抵抗发展到糖尿病的时间因人而异,但积极的生活方式干预和有效的治疗措施可以显著延缓甚至阻止这一进程。对于存在胰岛素抵抗的人群来说,及时就医咨询、坚持锻炼、合理饮食、控制体重等是预防糖尿病的关键。 胰岛素抵抗人群的饮食注意事项 1、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 胰岛素抵抗与血糖调节不平衡有关,因此需要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尤其是高GI(血糖指数)的食物,如白米饭、面包和糖果等。建议选择低GI的碳水化合物食物,如全谷类食品、蔬菜和豆类。 2、增加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胰岛素抵抗人群应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全谷类食品和豆类,并逐渐增加纤维摄入量,确保膳食纤维来源多样化。 3、控制总体热量: 维持适当的体重对于胰岛素敏感度的改善非常重要,胰岛素抵抗人群要确保摄入的总体热量适合身体需要,避免过度摄入热量导致体重增加。 4、健康脂肪: 选择健康的脂肪来源,如橄榄油、坚果和鱼类富含的Omega-3脂肪酸,同时限制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如炸食和加工食品。
    赵进喜主任医师肾病内分泌科
    1405
    餐后2小时的血糖标准
    2025-01-06
    餐后2小时血糖是评估血糖控制情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尤其在糖尿病的诊断和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正常人群,餐后2小时血糖的标准通常是小于7.8mmol/L(140mg/dL)。这个数值表明,健康个体在进食后的2小时内,血糖已经通过胰岛素的作用得到充分控制,恢复到正常水平。 如果餐后2小时血糖的水平超过了标准,却低于11.1mmol/L(200mg/dL),则被认为是糖耐量异常,这也被称为“糖尿病前期”。糖耐量异常是糖尿病发展的早期阶段,提示个体可能面临糖尿病的风险,但尚未完全符合糖尿病的诊断标准。若餐后2小时血糖超过了11.1mmol/L,则可确诊为糖尿病。 餐后2小时血糖检测不仅用于糖尿病的初步诊断,还能够帮助医生了解个体的血糖波动情况,评估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在糖尿病管理过程中,餐后2小时血糖值是调整饮食、运动和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如果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不佳,意味着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加重,需要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以达到更好的血糖控制目标。 餐后2小时血糖的标准还受到一些因素影响,例如个体的饮食结构、运动量、体重等都会对餐后血糖产生影响。高糖、高脂的食物可能导致血糖升高,而富含纤维的食物则有助于降低餐后血糖的峰值。运动可以提高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帮助血糖更快地恢复至正常水平。此外,睡眠质量、压力水平等生活方式因素也可能间接影响餐后血糖水平。因此,除定期检测血糖外,合理饮食和生活方式调整同样是维持健康血糖水平的关键。 餐后2小时血糖监测的注意事项 1、确保监测时间准确: 餐后2小时血糖的检测时间非常关键。需要在进餐后的严格2小时内进行血糖测试,以确保结果准确反映餐后血糖的最高水平。若延误时间,血糖水平可能会下降,从而影响测试结果的真实性。 2、控制饮食种类和量: 在进行血糖测试前,饮食的选择至关重要。患者应避免高糖、高脂肪的食物,以免引起血糖异常波动。测试前最好选择标准的均衡饮食,控制食物的量和糖分摄入,避免过量食物对血糖造成过度波动。 3、避免剧烈运动: 餐后2小时内避免进行剧烈运动。运动会加速体内血糖消耗,可能导致血糖水平出现异常偏低,从而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适度休息能够确保血糖检测结果更具代表性。
    赵进喜主任医师肾病内分泌科
    1070
    什么是肾孟肾炎
    2025-01-06
    肾盂肾炎为泌尿系统感染病,病因有泌尿系统结构异常致引流不畅、机体免疫力下降等,症状涵盖泌尿系统,包轮尿频、尿急、尿痛等,治疗以药物抗感染为主,辅以对症处理并防复发。 1、病因 泌尿系统结构异常: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多囊肾等疾病,改变了尿路正常的结构与功能,易造成尿液引流不畅,为细菌滋生创造条件。 机体免疫力下降:如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患有慢性疾病致身体虚弱等,使机体抵御细菌的能力降低,增加肾盂肾炎的发病风险。 细菌直接感染:主要致病菌为大肠杆菌,多经尿道上行感染至肾盂,当尿路存在梗阻、膀胱输尿管反流等情况时,细菌更易停留繁殖引发炎症。血行感染如身体其他部位感染灶的细菌经血液循环到达肾脏,也可导致肾盂肾炎,但相对少见。 2、症状 泌尿系统症状: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征明显,还可出现腰痛,多为钝痛或酸痛,疼痛程度不一,部分患者疼痛可沿输尿管放射至膀胱或大腿内侧,严重时可有肾区叩击痛。 全身症状:起病急骤时可出现高热、寒战、头痛、全身酸痛、乏力等,体温可高达38℃甚至更高,常伴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胃肠道症状。 3、治疗 药物治疗:根据病情严重程度与病原菌种类选择合适的抗生素,病情较轻者可口服抗生素,病情较重者需静脉使用抗生素,如氨基糖苷类联合β-内酰胺类等。对于发热给予退热药物,疼痛明显者可使用止痛剂,若存在泌尿系统结构异常等基础疾病,在感染控制后需进一步评估治疗,防止复发,但药物的使用需就遵医嘱。 肾盂肾炎患者日常需注意避免憋尿,有尿意及时排出,防止尿液反流,保持规律作息,早睡早起,控制体重,避免肥胖加重肾脏负担。减少高嘌呤食物摄入,降低尿酸对肾脏的影响,多方面维护泌尿系统健康,促进身体恢复。 肾盂肾炎患者的日常养护 饮食方面,应增加水分摄入,每日保证充足的饮水量,以稀释尿液,减少细菌在尿路的附着与繁殖。减少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取,如辣椒、咖啡等,避免加重尿路刺激症状。 个人卫生习惯极为关键,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女性尤其要注意经期卫生,勤换卫生巾,防止细菌滋生并逆行感染泌尿系统。性生活前后,男女双方均应注意清洗外生殖器,降低感染风险。 适度运动可增强体质,如散步、慢跑等,但要避免过度劳累与剧烈运动,防止身体抵抗力下降。 要注意保暖,尤其是腰部与腹部,避免受寒引发泌尿系统痉挛,影响尿液正常排泄,有利于病情的稳定与康复,定期复查尿常规等指标,以便及时了解身体状况。
    赵进喜主任医师肾病内分泌科
    615
    甲减是什么病,是什么所导致的
    2025-01-06
    甲减,全称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一种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及分泌减少或生理效应不足所致机体代谢降低的疾病。甲状腺激素是维持人体正常代谢、生长发育和神经系统功能的重要激素之一,当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时人体代谢率会降低,引发一系列症状。 1、病因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如桥本甲状腺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免疫系统会攻击自身的甲状腺组织,导致甲状腺受损,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甲状腺手术或放射性碘治疗:会破坏甲状腺组织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先天性因素:部分患者从出生起就存在甲状腺发育不良或甲状腺激素合成酶缺乏的问题,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药物因素:部分药物,如抗甲状腺药物、锂盐等,可能会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碘缺乏或过量: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元素,长期碘摄入不足或过量都可能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障碍。 感染和炎症:部分病毒或细菌感染可能引发甲状腺炎,进而导致甲减。 2、症状 代谢率降低:畏寒、乏力、体重增加、心率减慢等。 神经系统异常: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嗜睡、智力低下等。 消化系统异常:腹胀、便秘、胃酸缺乏等。 心血管系统异常:心动过缓、心输出量减少、血压降低等。 皮肤和毛发异常:皮肤粗糙、干燥、脱屑、水肿,以及头发干燥、稀少等。 内分泌系统异常:女性可能出现月经过多、经期延长、不孕等症状;男性可能出现阳痿、性欲减退等症状。 对于甲减患者而言,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接受规范治疗至关重要。 甲减患者可以挂什么科室 内分泌科是首选科室,专门研究内分泌腺体和激素,擅长诊治激素分泌异常或调节障碍引起的疾病。甲减正是甲状腺激素缺乏导致的低代谢状态,因此属于内分泌科的治疗范畴。 若甲减伴有甲状腺肿大,并出现严重压迫症状,或者需要手术治疗时,可以选择甲状腺外科,此科室专门负责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和手术治疗。部分甲减是由自身免疫反应引起,如桥本甲状腺炎,此时可前往风湿免疫科就诊,此科室专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和管理。 在部分基层医疗机构或社区医院,如果没有专门的内分泌科,患者可以选择挂内科或普通内科就诊。而在病情严重的情况下,如发生黏液性水肿昏迷等急症,应立即前往急诊科就诊。
    赵进喜主任医师肾病内分泌科
    906
    酮体1+代表啥
    2025-01-06
    酮体1+通常指的是在尿液检查中,酮体的含量呈现阳性,并且程度为1+,表示尿液中存在微量的酮体。这一结果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空腹检查、糖尿病、败血症等。 1、空腹检查: 在进行尿常规检查时,如果患者处于空腹状态,可能会导致酮体轻度阳性。这是因为空腹时,体内没有食物供应能量,机体开始分解脂肪以生成酮体作为替代能源。这是一种生理现象,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建议及时进食,尤其是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以恢复血糖水平。 2、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不足或不起作用,身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供能,会加速脂肪分解,产生大量酮体作为替代能源。这种情况下,酮体1+可能伴随着多饮、多尿、体重下降等症状。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甘精胰岛素注射液、门冬胰岛素注射液等药物进行治疗,并定期监测血糖。 3、败血症: 败血症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由于感染和全身炎症反应,机体代谢加速,而葡萄糖的利用效率下降,可能会导致酮体生成增多。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注射用呋脲苄青霉素钾、盐酸克林霉素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并密切关注病情变化。 4、其他因素: 过度饮酒:短时间内大量饮酒可能导致非糖物质转化成葡萄糖的能力降低,引起代谢异常,导致酮体在体内异常积聚。 妊娠反应:部分孕妇在孕早期由于早孕反应如恶心、呕吐等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引起酮体产生增多。 剧烈运动:长时间或高强度的运动可能导致身体消耗大量能量,进而分解脂肪产生酮体。 对于酮体1+的患者,建议进行进一步的检查以明确病因,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针对性治疗。 酮体1+患者的日常注意事项 酮体1+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关注饮食习惯,保持规律的饮食,确保摄入足够的营养,避免长期营养不良或过度节食。食物选择上,推荐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鸡蛋羹、粥等,同时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避免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及酒精等。 酮体1+患者要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多喝水有助于促进身体的排泄功能,加速新陈代谢,有助于降低尿液中酮体的浓度。此外,适当的运动也是必不可少的,适量的运动可以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有助于消耗脂肪,减少尿酮体的产生。 同时,患者应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确保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最重要的是,酮体1+患者应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针对性治疗。
    赵进喜主任医师肾病内分泌科
    674
    桥本氏甲状腺炎有什么症状
    2025-01-06
    桥本氏甲状腺炎有多种症状表现,颈部会有压迫感或隐痛,甲状腺常出现不同程度肿大且质地较硬,部分患者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状,少数早期有亢进症状,如乏力、畏寒、心慌、多汗等,皆因甲状腺病变所致。 1、颈部不适: 患者常感到颈部有胀满、隐痛或压迫感,尤其在甲状腺肿大明显时,不适可能会在吞咽动作时加重,有时还会向耳部、下颌部放射,但疼痛程度一般相对较轻,不像亚急性甲状腺炎那样疼痛剧烈。 2、甲状腺肿大: 这是桥本氏甲状腺炎常见的症状,甲状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肿大,可能是轻度肿大,也可能肿大比较明显,能被患者自己或他人触摸到。肿大的甲状腺质地一般较硬,边界可以清楚,也可能不清楚。这是因为甲状腺组织受到自身免疫攻击,淋巴细胞浸润导致甲状腺组织增生而肿大。 3、乏力、疲倦: 部分患者会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状,表现为乏力,身体容易感到疲倦,没有力气进行日常活动,还有畏寒,比正常人更怕冷,在相同环境下更容易感觉寒冷。会出现皮肤干燥、粗糙,头发也会变得干枯易折断。这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身体代谢速度减慢所导致的。 4、心慌、烦躁不安: 少数患者在疾病早期可能会出现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如心慌,心脏跳动明显加快,情绪容易激动,容易烦躁不安,并且可能会出现多汗的情况,这是因为在疾病早期,甲状腺组织被破坏,甲状腺激素大量释放入血,造成甲状腺毒症表现。 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日常应保持心情舒畅,避免不良情绪刺激甲状腺,饮食宜清淡,减少高碘食物摄入,如海带、紫菜等,适度运动,增强体质。注意保暖,预防感染,因感染可能加重病情,定期复查甲状腺相关指标,以便及时调整治疗与护理方案。 桥本氏甲状腺炎的治疗 对于甲状腺功能正常者,通常采取定期随访观察,监测甲状腺功能、甲状腺超声等指标,暂无需特殊药物干预,注重生活方式调整,如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与精神紧张,保持饮食均衡。 若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需给予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以补充体内甲状腺激素不足,恢复正常代谢水平,药物的使用需谨遵医嘱。治疗过程中需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根据结果调整药物剂量,确保甲状腺激素水平稳定在合适范围。 对于少数伴有甲状腺功能亢进者,一般不采用常规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因甲亢多为一过性,可给予β受体阻滞剂,以缓解心慌、多汗等甲亢症状,密切观察甲状腺功能变化,待甲状腺激素水平自然恢复后再调整治疗方案。
    赵进喜主任医师肾病内分泌科
    1331
    糖尿病能吃山楂吗
    2025-01-06
    糖尿病患者可以吃山楂,但要谨慎食用。山楂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如维生素C、胡萝卜素、膳食纤维等,这些成分对身体有诸多益处。 山楂的含糖量在20%-25%,主要是果糖和葡萄糖。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摄入过多的糖分会导致血糖升高。不过,山楂中的膳食纤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对血糖的上升有一定的缓冲作用。 在食用山楂时,关键在于控制量。如果过量食用山楂,即使有膳食纤维的作用,血糖依然会明显上升。一般建议糖尿病患者每次食用山楂不超过3-4颗中等大小的山楂,这样可以在享受山楂美味和获取营养的同时,将血糖升高的幅度控制在较小范围内。 食用方式也很重要,如果直接吃新鲜山楂,糖分吸收相对较快,对血糖影响较大。可以考虑将山楂制成山楂干后泡水喝,这样在饮用山楂水时,糖分的摄入量相对会少一些。而且山楂干泡水还可以添加一些其他的食材,如绿茶。绿茶中的成分有一定的辅助降糖作用,与山楂一起饮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中和山楂带来的血糖上升风险。 市场上有很多山楂制品,如山楂片、山楂糕等,这些制品在加工过程中通常会添加大量的糖,糖尿病患者应尽量避免食用。因为这些额外添加的糖会使山楂制品的升糖指数大大提高,远远超出了糖尿病患者所能承受的范围。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是一个综合的过程,饮食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除了谨慎食用山楂等含糖食物外,还需要结合适当的运动、规律的药物治疗来维持血糖的稳定。 糖尿病患者可以吃的食物 1、蔬菜类: 糖尿病患者可以多吃绿叶蔬菜,如菠菜、生菜。这类蔬菜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热量低、升糖指数小,能增加饱腹感,还能促进肠道蠕动,有助于控制血糖。 2、全谷物类: 像燕麦、荞麦等全谷物是很好的选择,它们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复杂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相对缓慢,不会引起血糖急剧上升,还能提供持久的能量,维持血糖稳定。 3、豆类: 黑豆、红豆等豆类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蛋白质有助于身体修复,膳食纤维能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从而对血糖起到调节作用,而且可以做成多种美食。
    赵进喜主任医师肾病内分泌科
    1370
    血糖高能吃板栗吗
    2025-01-06
    血糖高的人可以适量吃板栗,板栗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物,它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然而,板栗中的淀粉含量较高,在体内会转化为葡萄糖,从而影响血糖。 从碳水化合物的角度来看,板栗属于高碳水化合物食物,每100克板栗大约含有40-45克碳水化合物。对于血糖高的人来说,摄入过多的碳水化合物会导致血糖迅速上升。但是,如果能够控制食用量,板栗中的营养成分对身体还是有好处的。 在食用板栗时,关键是要注意量的控制,一般建议血糖高的人每次食用板栗不超过5-6颗。因为这个食用量相对较小,所摄入的碳水化合物有限,身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血糖进行调节,避免血糖出现大幅度的波动。如果食用量过多,比如一次吃十几颗甚至更多,大量的淀粉进入人体后,会快速被消化分解为葡萄糖,使血糖急剧升高。 食用方式也会影响血糖,如果将板栗煮熟后直接食用,其升糖指数相对较高。但如果把板栗与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一起搭配食用,如与燕麦一起煮粥,这样可以降低板栗的升糖速度。因为膳食纤维能够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使血糖升高得更为平缓。 不同品种的板栗,其含糖量也可能有所差异。有些品种的板栗口感更甜,含糖量可能更高。在选择板栗时,血糖高的人可以尽量挑选口感相对不那么甜的品种。而且,吃板栗的时间也很重要。最好不要在空腹的时候吃板栗,因为空腹时血糖本身较低,进食板栗后血糖上升速度会更快。可以选择在两餐之间,并且在吃板栗后适当进行一些活动,如散步等,帮助身体消耗能量,稳定血糖。 血糖高要少吃哪些食物 1、高糖食物: 要少吃糖果、蜜饯等,这类食物含糖量极高,进入人体后会使血糖迅速上升。例如糖果,主要成分是蔗糖,在体内很快分解为葡萄糖,导致血糖大幅波动,不利于血糖控制。 2、精制谷物: 像白面包、白米饭等,它们经过精细加工,膳食纤维含量少,碳水化合物易被快速吸收,引起血糖快速升高。相比粗粮,食用后血糖上升速度明显更快,应控制食用量。 3、油炸食品: 炸鸡、薯条等油炸食物含有大量油脂,摄入后不仅会增加热量,引起肥胖,还可能导致胰岛素抵抗加重,使血糖更难控制,而且油炸过程可能产生有害物质。
    赵进喜主任医师肾病内分泌科
    960
    低密度脂蛋白4.87严重吗
    2025-01-06
    低密度脂蛋白4.87mmol/L是比较严重的。正常情况下,低密度脂蛋白一般应低于3.4mmol/L,而4.87mmol/L已经明显超出了这个范围。这意味着血液中存在较多的低密度脂蛋白,它会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因为低密度脂蛋白容易被氧化修饰,然后沉积在血管壁内,引发一系列炎症反应,导致血管壁逐渐增厚、变硬,使血管腔变窄。这种血管的病理改变会减少血液的正常流通,影响心脏、大脑等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 从引发心血管疾病的角度来看,较高的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当低密度脂蛋白长期处于高位时,会加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冠状动脉是为心脏提供血液的重要血管,一旦其发生粥样硬化,就会出现心肌缺血、缺氧,从而引发心绞痛,甚至可能导致心肌梗死等严重后果。而且这种风险会随着低密度脂蛋白升高的程度以及持续时间的增加而增大。 对于脑血管来说,同样面临风险。动脉粥样硬化可能发生在颈动脉、脑动脉等部位。当脑动脉出现狭窄或堵塞时,会引发脑供血不足,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脑梗死,对神经系统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影响认知、运动等多种功能。 在血脂异常的长期影响下,还会累及外周血管。例如下肢动脉粥样硬化会使下肢血液循环不畅,出现间歇性跛行,即行走一段距离后就会因为下肢缺血疼痛而不得不停下来休息。随着病情的发展,还可能导致下肢皮肤发凉、溃疡,甚至坏疽,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不过,这种情况也不是无法改善。饮食调整是关键的一环,要减少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像动物脂肪、油炸食品等都要尽量少吃。增加富含膳食纤维食物的摄取,如全谷物、蔬菜、水果等,它们可以帮助降低胆固醇的吸收。 低密度脂蛋白4.87mmol/L适合做的运动 1、快走运动: 速度保持在每分钟100-120步,每次持续30-60分钟。快走能够提高身体代谢,促进脂肪燃烧,有助于降低低密度脂蛋白。 2、慢跑锻炼: 以可以边跑边正常交流为宜,每次20-30分钟。它能增强心肺功能,加速血液循环,让身体更好地代谢血脂,从而改善低密度脂蛋白偏高的状况。 3、游泳运动: 蛙泳、自由泳等方式均可,每次30-40分钟。在水中运动能锻炼全身肌肉,提高身体代谢率,消耗体内多余脂肪,降低血液中脂质含量。
    赵进喜主任医师肾病内分泌科
    1036
    发烧会引起血糖升高吗
    2025-01-06
    发烧是身体对感染、炎症等异常状况的一种生理反应,而这种全身性的应激状态确实会引起血糖升高。当人体发烧时,体内会启动一系列的应激机制。 其中,身体会分泌多种激素,如肾上腺素、皮质醇等。这些激素被称为“应激激素”,它们的主要作用之一就是升高血糖水平。肾上腺素能够刺激肝脏将储存的糖原分解为葡萄糖,并释放到血液中,从而迅速增加血糖浓度。皮质醇则可以减少身体对葡萄糖的利用,同时促进糖异生作用,即利用非糖物质(如氨基酸、乳酸等)合成葡萄糖,进一步提高血糖水平。 在感染性疾病引发的发烧过程中,身体为了应对病原体的侵袭,会大量分泌这些应激激素,使得血糖升高,以满足身体在应激状态下增加的能量需求,因为免疫系统的激活、体温的升高以及身体各器官功能的调整都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而葡萄糖是细胞的主要能量来源之一。 对于健康人而言,这种由发烧导致的血糖升高通常是暂时的,并且在体温恢复正常后,血糖水平也会逐渐回归到正常范围。因为健康人的胰岛功能正常,当血糖升高时,胰岛细胞能够及时分泌胰岛素,胰岛素可以促进细胞摄取葡萄糖、将多余的葡萄糖合成糖原储存起来或者转化为脂肪等,从而有效地调节血糖,使其不会持续处于过高的水平。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发烧引起的血糖升高则可能带来更大的风险和挑战。糖尿病患者本身胰岛功能存在缺陷,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障碍。在发烧应激状态下,血糖升高幅度可能更大且更难以控制。 一方面,应激激素大量分泌对抗胰岛素的作用,使血糖进一步上升;另一方面,患者可能因为发烧导致食欲减退、进食不规律,降糖药物或胰岛素的使用也可能因为身体不适而调整不当,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容易造成血糖大幅波动,甚至可能诱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 发烧导致血糖升高的处理方法 1、密切监测: 密切关注体温和血糖变化,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做出相应处理。 2、对症治疗: 若发烧由感染引起,应根据医嘱使用抗生素或其他抗感染药物控制感染,减轻应激反应,从而降低血糖。 3、调整饮食: 在发烧期间,应调整为低糖、低脂、低热量的饮食,多吃燕麦、荞麦等粗粮,以维持血糖稳定。 4、注意休息: 发烧期间应多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减少身体负担,有助于病情恢复。 5、药物调整: 对于本身就有血糖高或糖尿病的患者,在发烧时应根据医嘱调整降糖药物的使用,必要时可适当增加胰岛素的摄入量,以维持血糖在正常水平。
    赵进喜主任医师肾病内分泌科
    1072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