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疾病科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传染病重点学科,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中西医结合传染病研究方向学位授予点,安徽省中医肝胆学会主任委员单位。
感染性疾病科目前共有在职人员9名,其中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4名,住院医师1名。科主任1名,副主任1名,门诊常年配有高、中级职称人员出门诊,专科年门诊量平均1万例次以上。
医疗特色
感染性疾病科擅长采用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病毒性肝炎、自免肝、酒精性肝病、脂肪肝、肝硬化、肝腹水、消化道出血、肝衰竭、肝癌、艾滋病、水痘、手足口病、发热待查、以及细菌感染性疾病等。具体特色诊疗技术如下:
1、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关键是抗乙肝病毒治疗,结合病人病情应用国家标准抗病毒方案,逆转早期肝硬化,避免肝硬化及肝癌的发生,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方面具有极其丰富的临床经验。
2、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分为6个基因型、结合病人丙型肝炎核酸检测,运用国内外标准抗丙肝病毒方案,制定个性化的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策略,治愈率接近100%。
3、脂肪肝的治疗: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从而影响肝脏的正常功能。这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病理改变,可表现为乏力、恶心、呕吐或右上腹不适等。感染性疾病科治疗脂肪肝遵循措个体化原则,同时针对病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戒酒,停用有肝脏损害的药物等,对患者的体重进行检测,督促病人减重。采用药物治疗和饮食指导两个方面治疗,疗效显著。
4、不明原因肝损害的诊治:自2009年开展第一例肝穿以来,我们共开展肝穿病例数1300余例,为不明原因肝损害提供了病理学的诊断依据。
5、肝衰竭治疗:肝衰竭是指肝细胞呈大块或亚大块坏死,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严重肝损害,导致肝脏合成、解毒、排泄和生物转化等功能发展严重障碍、出现出血、黄疸、肝性脑病和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种临床症候群,病死率极高。科室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能极大的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6、肝癌治疗:肝癌是指来源于肝细胞和肝胆管细胞的恶性肿瘤,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肝癌常症状无特异性,中晚期肝癌的症状则较多,常见的临床表现有肝区疼痛、腹胀、纳差、乏力、消瘦,进行性肝大或上腹部包块等;部分患者有低热、黄疸、腹泻、上消化道出血等。
感染性疾病科在对肝癌的早期诊治、介入治疗,靶向药物治疗方面积累的丰富的经验,并发挥中医药在治疗肝癌及术后不良并发症的特色与优势,减轻病患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7、各类发热性疾病诊治:发热性疾病由各类细菌、真菌、病毒等所致感染性疾病占40-60%,包括结核、深部脓肿、败血症等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占20%左右,肿瘤占10-15%,不明原因发热占10-15%;在不明原因发热性疾病诊治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方面积累了非常丰富的实践经验,并对我院各临床科室疑难重症感染患者的诊治发挥重要的咨询及指导作用。
8、中西医结合特色疗法治疗顽固性腹水:在开展腹水浓缩回输术的基础上,采用中医特色的艾灸和芒硝敷神阙穴治疗顽固性腹水,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9、优质护理服务理念:感染性疾病科是优质护理病房,全科护士以提高护理质量,提高病人满意度为宗旨,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性化服务理念,提倡“优质护理服务”致力构造和谐的护理团队,对所负责的病人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在专科领域上开展了腹水浓缩回输术的护理,各种败血症及感染性/出血性休克的抢救及护理。力争让每一个病人都得到高质量的服务。
专家介绍
张国梁,男,主任医师,硕导、感染性疾病诊疗中心主任兼感染一科主任,中医、中西医结合传染病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安徽省第二届江淮名医、安徽省首届名中医,徐经世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主任,安徽中医徐氏医学第四代传承人,全国第六批名老中医经验继承指导教师。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地厅级科研项目10余项,累计研究经费达1000万元,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5篇,主编、副主编或参编专著撰写5部;获得省级科研成果3项、专利1项、获得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安徽省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刘永华,女,副主任医师,1985毕业于蚌埠医学院,后一直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工作至今,从事感染性疾病临床与实验研究工作,尤其对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等疾病的治疗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参与省级、校级科研项目多项,参与省部级课题多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相关研究论文多篇。
刘丽丽,女,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硕导,感染一科副主任。2004年本科毕业于安徽中医学院中医系,2007年研究生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肝病学专业,同年进入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工作至今,从事中医肝病临床与实验研究工作,尤其对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等疾病有比较系统深入的研究。参与省级、校级科研项目多项,主持安徽中医药大学课题一项,参与省部级课题多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相关研究论文多篇。
杨小军,男,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师从江淮名医、安徽省名中医张国梁教授,系徐氏医学第五代传承人。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参与专著编写3部。运用徐氏医学理论与方法治疗各种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病、遗传代谢性肝病等疾病。
侯勇,男,医学硕士,主治医师,师从江淮名医、安徽省名中医张国梁教授,系徐氏医学第五代传承人。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近十项,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参与专著编写3部,获得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运用徐氏医学理论与方法治疗各型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对流感、乙脑、流脑、水痘、手足口病、艾滋病等传染病治疗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
李艳,女,医学硕士,主治医师,师从江淮名医、安徽省名中医张国梁教授,系徐氏医学第五代传承人。参与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研究,发表学术论文6篇,参与专著编写3部。运用徐氏医学理论与方法治疗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病等疾病。
韩啥,女,医学硕士,主治医师,硕士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师从国医大师徐景蕃弟子邵铭教授。参与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研究,发表学术论文2篇,参与专著编写1部。擅长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肝病,脂肪肝,肝硬化,肝癌等疾病。
施美,女,医学硕士,主治医师,师从江淮名医、安徽省名中医张国梁教授。参与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研究,发表学术论文5篇,参与专著编写1部。擅长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病毒性肝炎,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疾病。
周灏,男,医学硕士,住院医师,徐经世国医大师工作室秘书,师从徐经世国医大师和江淮名医、安徽省名中医张国梁教授。参与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研究,发表学术论文3篇,参与专著编写1部。擅长中医药治疗临床疑难杂症,恶性肿瘤术后,月经不调,内伤发热等。
医学教育
科室目前有在职医生9名,研究生9名,每年招收约3-4名来自全国地市级以上医院的专科医师进修。另有实习生、规培学员若干名。每周安排教学查房2-4次、本科高级职称医疗查房、科室中级职称以上人员专业授课等。对高年资主治医师进行定向培训,做到科有特色,人有专长。
科学研究
在完成临床工作的同时,科室重视科研水平的提高,积极申请科研项目,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地厅级科研项目15余项,主编、副主编或参编专著撰写6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