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内科
科室介绍
查看全部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血液内科,在1984年医院正式成立各亚科的时候成立,王良绪主任留学回国后成为血液内科的首位主任,同年,经卫生部批准,正式建立了血液病研究室,拥有独立的实验人员,可独立进行血液骨髓片的检查。1997年克晓燕教授任血液内科主任,带领科室在淋巴瘤、骨髓瘤的诊断和治疗上居于国内领先水平,建立了多学科合作的淋巴瘤诊疗平台。2018年景红梅教授任血液内科主任,进一步致力于淋巴瘤各亚型的临床队列建设研究,提高了总体学科建设。血液内科现为教育部和医院的重点专科之一,2023年度入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实际开放床位数104张,其中骨髓移植床位6张,机场院区20张。科室技术力量雄厚,现有医护人员及实验技术人员88人,其中主任医师/教授5名,副主任医师5名,主治医师9名,实验室人员16名、护理人员48名。血液内科具有完善的淋巴瘤、骨髓瘤、白血病的诊疗平台,每年收治病例5300余人次;大剂量化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及细胞治疗是血液内科的特色,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和CART细胞治疗,享有较高的声望。2021年9月成立北医三院-艺妙神州CAR-T细胞治疗联合研发中心,建立CAR-T细胞种子库,并开展多项基础与临床研究。已获得国家自然基金及省部级基金60余项,获得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出版及参编各类著作30余部,发表论文400余篇,授权专利25项,并完成成果转化1项。举办多次国际研讨会及国家级继续培训教育班,已培养硕士及博士研究生近百人次。血液内科临床试验药物基地是国家血液学的药物试验基地,从1980年开始承接各种临床药理研究工作,并于1998年被卫生部批准为首批临床药理基地专业,成为国内首批具有国家级资格认证的能够进行新药临床研究的专业机构。近5年共承接临床药物试验168项,其中国际多中心项目39项,国内多中心的临床试验中5项为组长单位,涵盖了血液抗肿瘤、贫血、血小板减少、免疫调节、抗生素、血液生长因子、细胞治疗等多种新药的临床研究。覆盖人群不仅包括淋巴瘤、骨髓瘤、白血病等血液系统肿瘤患者,还包括良性血液疾病以及罕见病等。近10余年来,接受国际稽查3次,CFDA核查3次,以及各层级检查数次,均顺利通过,并多次得到肯定。血液内科依托成熟规范的临床试验药理基地,开展了大量国际、国内多中心临床试验,包括许多抗肿瘤新药的研发,在综合医院血液内科中位居前列。血液内科既往参与的多项临床研究药物目前已获批上市,造福更多的血液肿瘤患者,比如达雷妥尤单抗、硼替佐米注射液、苯达莫司汀、阿扎胞苷、艾曲泊帕、伊布替尼、泽布替尼、奥托珠单抗、卡非佐米等等。血液内科于2011年参与的“一项在多中心性Castleman’s病受试者中进行的比较CNTO328(抗-IL-6单克隆抗体)联合最佳支持治疗与单用最佳支持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为全球入组例数最多的研究单位,并顺利通过了国际稽查。该药(注射用司妥昔单抗)于2021年12月在中国获批,用于治疗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IV)阴性和人疱疹病毒8型(HHV-8)阴性的多中心卡斯特曼病(Castleman病)成人患者,是第一批临床急需境外新药之一。2022年04月01日,CDE官网显示,目前血液内科参研的“上海明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CD19靶向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JWCAR029(CD19靶向嵌合原受体T细胞)治疗经过二线及以上治疗的成人复发难治性套细胞淋巴瘤”已纳入“突破性疗法”,期待未来给更多的套细胞淋巴瘤患者带来希望。近5年,血液内科参与撰写多项指南、规范及专家共识,参与编撰多部书籍,将临床经验规范化,同时提高了学科在业界的影响力。血液内科通过多年来上述临床研究工作的开展,进一步提高了血液内科整体的学科竞争力,巩固了血液内科在血液学界的领先地位。近年来,血液内科进一步致力于临床队列建设研究,对提高总体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建立套细胞淋巴瘤、滤泡性淋巴瘤、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B细胞淋巴瘤五个大型队列研究。其中,基于北方地区19家中心建立套细胞淋巴瘤双向队列,已建立840余人的病例数据库及患者标本库,定期随访,维持数据库的最新时效性,目前是我国北方地区最大最完备的套细胞淋巴瘤数据库,套细胞队列研究目前已经获得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内临床重点项目支持。在复发难治套细胞淋巴瘤方便牵头并参与9项临床研究,获得7项国家、省部级等基金项目支持。滤泡性淋巴瘤队列研究,目前包括了3家中心,共纳入600余例患者,目前进行临床模型分析及分子生物学分析,构建成立滤泡性淋巴瘤的患教群,参与多项滤泡性淋巴瘤的临床研究。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为临床高度侵袭性肿瘤预后极差,成人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最佳治疗方式尚不明确,目前已建立多中心队列研究,探讨成人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最佳治疗方式,在复发难治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中牵头前瞻性临床研究探讨新的挽救治疗方案。骨髓瘤队列研究由血液内科和骨科共同建立,是院内多学科MDT的典型队列,定期进行MDT活动,分析具体病例,促进诊治水平提高及学科发展。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B细胞淋巴瘤具有惰性的临床进程,新药时代去化疗的治疗模式引领了全新的治疗理念,更多地患者在门诊完成诊疗,门诊队列的建立和随访促进了患者诊疗的全流程管理。通过队列建设,构建亚学科专业方向,进一步提升对该亚型疾病的深入理解,对于提高整体学科竞争力具有极大帮助与促进作用。
科室疾病
科室医生
查看全部
刘彦
主任医师血液内科
三甲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擅长:对各种血液病,尤其是多发性骨髓瘤、红细胞疾病、骨髓增殖性疾病、出凝血疾病的诊治具有丰富临床经验。
王继军
主任医师血液内科
三甲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擅长:对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等血液恶性病的高剂量化疗及自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有丰富经验。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白血病规范化治疗、恶性血液病的自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相关研究。作为研究者主持并参与血液科多项国际和国内的多中心临床药物研究。
景红梅
主任医师血液内科
三甲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教授
博士
擅长:淋巴瘤、白血病、骨髓瘤等血液恶性病的高剂量化疗、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及免疫细胞治疗
窦焕福
主任医师血液内科
三甲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副教授
擅长:白血病的诊治,以及常见血液病的诊治。
董菲
主任医师血液内科
三甲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擅长: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地中海贫血、溶血性贫血、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血友病等疾病的诊疗。
推荐非本院医生
刘风
主任医师血液科
三甲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500
去挂号
博导
教授
擅长:血液科中西医结合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白血病、各种贫血、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多发性骨髓瘤、慢性骨髓增殖性肿瘤等血液病。
李柳
主任医师血液科
三甲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200
去挂号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增多症、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各种贫血、紫癜、真红细胞增多症、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等血液疾病。
张姗姗
主任医师血液科
三甲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200
去挂号
博士
擅长: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慢性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骨髓增殖性疾病、缺铁性贫血、多发性骨髓瘤等血液系统常见病的诊治。
全日城
主任医师血液科
三甲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200
去挂号
研究生导师
擅长:重症血小板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高危)、骨髓增值性肿瘤、老年急慢性白血病、各种贫血,放化疗后血细胞减少、移植后植入不良、各种血细胞异常等血液疑难病。
王洪志
副主任医师血液科
三甲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200
去挂号
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