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介绍
查看全部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前身为我院物理治疗室,创建1957年。1996年康复医学科正式成立,是我国国内最早成立的康复医学专科之一。康复医学科现为重庆市临床重点专科,康复医学科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重庆市康复专科联盟理事长单位,中国康复医学会重症康复培训基地及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重点基地,重庆市康复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康复医学科现开放床位160张,分为院本部重症康复病区与一分院亚专业专科康复病区及青杠老年慢病康复病区科室学科建制完善,分为神经康复,骨关节康复,脊髓损伤康复,重症康复亚专业组,另有康复前移部、工伤康复两个专业小组。学科在面向疾病的全周期康复需求下主动作为并转化科室职能,将康复学科发展成全院的平台学科,广泛开展和相关学科的“多学科合作”模式。疾病急性期在临床科室,开展术前康复、术后早期康复;疾病亚急性期,开展康复专科康复、重症康复,慢性期患者与“医养结合”养老院进行协作,开展“急慢分治、分级康复”的工作;出院患者开展“延续康复服务”实现患者从出院到居家康复阶段的紧密衔接,架起了一座医患“连心桥”。探索并实践了“以患者为中心,床旁康复早期介入,推动加速康复外科(ERAS),延续康复服务,将康复贯穿于疾病诊疗全过程、生命全周期”的康复治疗服务模式。从老龄化社会主动健康需求出发,适应我国残疾多、老年多、失能多的“三多”特征以及康复辅具需求巨大的现况,面向西部地区幅员辽阔、地势复杂、人口分散、城乡发展不均匀、辅助器具科研实力薄弱等现实问题,在“健康中国”国家战略背景下,团队通过研发个性化、模块化智能康复辅具产品,建设康复辅具应用服务云平台,制定相关康复辅具配置及服务标准/规范。在我国西部22个代表性地区建立老年残疾预防试验区,开展标准化的康复辅具应用示范,最终推动形成覆盖西部地区机构、社区、家庭的全程式智能康复辅具服务体系,为老年及残疾群体获得科学的、精准的、有效的康复辅具配置服务提供科学依据,为中国辅具配置服务贡献西部经验和西部力量。学科积极投入医养结合实践,创新融入“医养结合”助力康复学科发展,利用康复医学科强大的专业团队,在医养结合的养老院建立康复病房、开展康复服务、培训养老护理人才。使老年人在养老的同时,真正解决其对医疗、功能需要的痛点,使养老与康复无缝衔接,养老的人才能力持续提升。一、医疗团队:医疗技术队伍整体实力强,拥有医师27人、护士50人、治疗师40人,其他2人,共计119名,其中具有高级职称11名,中级职称18名。具有博士学位者14名,硕士学位者20名。学科团队在康复医学领域占有重要席位,包括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常务委员(为重庆市唯一),中华医学会第五届医疗鉴定专家库成员,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分会疗养康复学组组长,中国康复医学会智能康复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康复辅助器具协会康复工程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副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工伤康复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科技管理与评估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全国脊髓损伤者关爱联盟副主任委员,重庆市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市健康科普专家库专家,重庆市康复医学会副会长。二、医疗特色:学科开展的特色(新)技术主要有:重症(心肺)康复的评估及治疗、意识障碍的评估及促醒、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技术、超声(DSA)引导下的注射治疗、PRP治疗、神经水分离治疗、现代化水疗、非手术脊柱减压、虚拟(裸眼VR)现实训练、三维步态分析、可视化吞咽评估(FEES)、MTT训练、等速肌力训练、天轨训练、康复工程(假肢矫形器制作)等专科技术。三、科研及教学成就:康复医学科共获批38项科研项目。其中牵头国家重点研发项目1项:面向西部地区的智能化康复辅具系统研发和标准华应用示范(2020YFC2005900),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省部级及以下课题30项。其中首获省部级人才称号“重庆英才-创新示范团队”1项,重庆市教委高校创新群体1项。发表论著100余篇,其中SCI25篇,3篇IF>15分。专利11项。参编专著11部,其中一部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规划教材。
科室医生
查看全部
白定群
主任医师康复医学科
三甲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教授
博导
西南专科声誉康复医学科第4名
擅长:脑卒中康复、脊髓损伤的康复、骨关节损失以及骨质疏松症的诊治。
胡光志
主任医师康复医学科
三甲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教授
西南专科声誉康复医学科第4名
擅长:中医内科杂病的治疗,中医药治疗尿结石、荨麻疹、脑外伤后遗症,物理治疗颈肩腰腿痛。
夏新蜀
主任医师康复医学科
三甲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副教授
西南专科声誉康复医学科第4名
擅长:脑血管疾病、骨关节疾病的诊断和康复治疗。
党元秀
副主任医师康复医学科
三甲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副教授
西南专科声誉康复医学科第4名
擅长: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如脑血管疾病、周围神经炎症及损伤、脊髓 损伤、失眠等。
李小宏
副主任医师康复医学科
三甲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西南专科声誉康复医学科第4名
擅长:以针灸治疗中风偏瘫、急慢性腰腿痛、颈椎病、神经损 伤等病症。
推荐非本院医生
陈丽晔
副主任医师康复科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20起
去咨询
擅长:儿 童内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儿童自闭症、多动症、抽动症、遗尿症、学习障碍、语言发育迟缓、小儿癫痫、小儿周围性面瘫。
王保国
主 任医师疼痛康复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
¥100
去挂号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博士
教授
擅长:疑难疼痛的诊疗(头痛、头晕、神经痛、腰腿痛等)、神经外科麻醉、脑保护、血液保护等。
刘双臣
主任医师精神康复科
三甲
北京回龙观医院
免费
去咨询
擅长:抑郁症、焦虑症、恐惧症、强迫症、疑病症躯体化障碍、双相情感障碍、失眠、神经衰弱,以及偏执型、青春型、紧张型、单纯型、未定型及其他型或待分类的精神障碍等精神疾病。
吴思平
主任医师理疗科
三甲
广东省中医院
¥200
去挂号
研究生导师
擅长:骨质增生、颈椎病、眩晕、颈肩痛、腰腿痛(椎间盘突出)、关节炎、中风、失眠、内分泌失调、肥胖症等疾病的理疗,尤其是各种临床疑难杂症及慢性疲劳综合征,擅以中国传统五运六气等时间理论结合临床进行诊疗。
常燕群
主任医师医学康复科
三甲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60
去挂号
博士
擅长:小儿神经康复,尤其是脑性瘫痪的诊断和治疗,脑性瘫痪,癫痫,语言障碍,脑炎,自闭症,抽动症,多动症状及各类神经康复。
专家科普
查看全部
膝关节怎么康复训练
2024-07-03
膝关节康复训练有很多种方法,但总的来说主要是锻炼膝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保持膝关节的稳定。
一、靠墙静蹲:
最常用的就是可以靠墙静蹲,锻炼膝关节周围股四头肌的肌力。
二、抗阻训练:
1、负重:比如在小腿上放个沙袋负重,然后把小腿从屈曲到伸直状态,锻炼股四头肌的肌力;
2、加大阻力:如果是趴着,也可以用一个橡皮筋之类的东西绑在小腿前面,把小腿伸直,然后把腿曲起来,用一个相反的力把腿勾回去,然后伸直。伸腿的时候锻炼股四头肌,屈膝盖 的时候就可以锻炼腘绳肌的肌力;
3、借助器械:训练膝关节侧方肌力,侧卧位,腿向上外展或者内收抗阻,需要借助一些器械,比如弹力球,即两个腿夹弹力球训练,或者在两个腿之间套一个有弹性的橡皮带,然后把腿向外打开,主要起到抗阻的训练,增强肌力,从而达到膝关节稳定的作用。
1633
79
晨僵就一定是类风湿吗,千万不能粗心大意
2024-01-04
炎症是造成关节僵硬出现的根本原因,因此,炎症性关节炎疾病的患者都会伴有不同程度的晨僵症状,如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关节炎、反应性关节炎等,其中以晨僵为首发的最常见疾病就是类风湿关节炎。
如果感觉早上起来时手指屈伸不利,很可能是晨僵,而是否是类风湿关节炎,需要在医院进行全面检查后,找专科医生进行诊断。
4.11万
2
老年人头晕是脑梗前兆吗
2024-01-03
老年人头晕不一定是脑梗前兆,头晕症状在门诊非常常见,头晕分为两大类,具体如下:
1、头部晕沉感、头重脚轻:常见于血压变化,如高血压,另外高脂血症,血糖控制不好、比较高,甚至颈椎病、老年人的颈动脉硬化、全身低营养状态,如贫血,也都常见这样的头晕;
2、眩晕:视物旋转、自身摇晃感,好像坐舟、船一样的不稳定感觉。这一类眩晕常见于美尼尔综合征、良性位置性眩晕,即耳石症,以及前庭神经元炎等。
这两类头晕都有可能是脑梗死的前兆表现,脑梗死是一系列脑部缺血以后出现神经症状的综合表现,比如有偏身的肢体感觉和运动异常、口眼歪斜、说话不对劲、流口水等。
如果发现老人头晕严重且呈持续性,同时又伴有神经系统症状,不能
走路
、特别摇晃,就要小心是否是急性脑梗。遇到这种情况建议紧急到医院进行排查,排除是否是急性的脑梗死,然后进行脑梗死的规范治疗。
4.87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