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科
湖南省儿童医院感染科为湖南省临床重点专科,成立于1987年,为医院第28病室,设床位25张,位于感染科楼,共5层,坐落在医院西南侧,包括感染科病房、感染科门诊、感染科急诊、发热门诊四个部门。感染科现有医护人员38人,其中医生14人,护士24人,正高级职称3人,副高级职称8人,中级职称15人、初织职称12人。
拥有单独的收费室、药房、化验室、B超室、新冠核酸采集室,配有呼吸机、心电监护仪、床旁摄片机、传染病专业防护物品等相关设备物资。
湖南省儿童医院感染科是湖南省集临床、科研及教学于一体的小儿感染性疾病重点专科和湖南省儿童应急救治中心,同时也是湖南省卫生主管部门指定的儿童感染和手足口病诊治定点单位及儿童新冠肺炎排查单位。积极应对公共卫生事件,在湖南省及周边地区打造小儿传染性疾病救治专业品牌,在儿童传染病大型救治方面取得了卓越成绩。
承担着各种小儿法定传染病和病因未明的感染性疾病的诊治,及新发突发传染病的救治任务,如手足口病、麻疹、水痘、流行性感冒、轮状病毒肠炎、感染性腹泻、猩红热、流行性腮腺炎、伤寒、结核病等,特别对重症水痘、重症麻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重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乙型脑炎等疾病的救治有特色。
迄今为止,抢救经机械通气的重症传染病患儿已达百余人。对于传染病及感染性疾病的诊治抢救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有完善的、规范化的传染病就诊流程、各类人员防护流程,发挥了本院在传染病规范化救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学科带头人罗如平教授,主任医师,任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小儿肝病和感染学组委员,湖南省医学会感染病专业委员会儿童感染病学组委员,湖南省传染病/寄生虫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肝病学会委员,湖南省感染预防控制学会委员,湖南省及卫生部国家应急专家成员。
2005年作为临床治疗组组长成功抢救中国首例及另一例最小年龄的人高致病性禽流感患者,得到国内、国际的高度肯定。获得过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湖南医学科技奖特别奖。从事临床工作多年,研究方向为儿童感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荣誉成果
2005、2006年成功救治了两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患儿,参与的课题项目《成功抢救人禽流感儿童患者的急诊救治模式》及《重症手足口病的早期识别及救治研究》、《人禽流感H5N1成功救治模式》分别获2006年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湖南医学科技奖特别奖及2008年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科室主编了《儿童常见传染病的防治与家庭护理》著作。主持多项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和湖南省科技厅科研课题,获实用新型发明专利1项。近三年积极参与国内大型课题研究,如福棠儿童科学基金关于《中国儿童侵袭性肺炎链球菌病检测平台建设》的项目。
2021年成功举办了《湖南省护理学会传染病护理新进展学习班》,牵头湖南地区中国百日咳临床核酸流行病学多中心研究。
2020年3月被湖南省卫健委授予“三八红旗岗”。
2020年5月湖南省儿童医院感染科团队在中国护士网获评“抗疫英雄奖”。
2020年8月被授予“湖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医师团队先进集体”称号。
2021年4月19日感染科荣获“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荣誉称号。
发展历史
湖南省儿童医院感染科成立于1987年,2005年感染科成功救治国内首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患儿,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团队来院总结救治经验,得到了国内及国际同行的高度肯定。2006年4月11日湖南省儿童医院挂牌成立全省儿童应急救治中心,并组建儿童应急救治专家组,全面指导全省儿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自2007年手足口病流行以来,感染科一直是区域性手足口病诊治中心,承担全省重症手足口病的救治。
2008年4月-9月手足口病肆虐期间,被卫生厅指定为诊治手足口病省级定点单位,并创造了2008年全年手足口病零死亡率的记录。
2009年在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间,开辟了甲型流感无陪专区,并开始在感染病区使用呼吸机治疗重症患儿,为儿童甲型H1N1流感诊治做出贡献。
2009年10月30日收治了湖南省第二例危重型甲型流感患儿。
2013年被省卫生厅确定为湖南省H7N9禽流感儿童患者省级定点救治医院。
2014年感染科收治手足口病人超过2万人,在湖南省救治手足口方面做出出色贡献。
2015年感染科跻身省级临床重点专科。
2017年1月,采用多学科联合治疗肝衰竭患儿,在ICU2科的大力支持下开展了感染科首例血浆置换。
2018年年初应对流感、手足口高峰期,全体同仁齐心协力圆满完成任务,无死亡病例,全年报告传染病疫情万余例,在传染病防控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
2018年12月通过多学科协作采用血液净化成功救治重症水痘合并多器官、肾衰竭患儿。
2019年3月成功救治重度昏迷的流脑患儿。
2019年3月腺病毒感染流行,7月感染科接受中央委派的新发传染病腺病毒感染的防控及诊治任务。
2019年成立“免疫抑制并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MDT团队,通过引进血液滤过、ECMO、有效抗感染及抗DIC等治疗,积累了丰富的诊治及护理经验,近三年收治的相关病人,均全部救治成功,达到零死亡。
2020年1月23日,新冠肺炎流行以来,感染科当机立断设立了隔离病房,进行对新冠肺炎疑似病病例的诊治工作并荣获多项院级及省级个人、集体荣誉,至今发热门诊仍负责新冠肺炎的筛查工作。
2021年7月开展紫外线照射治疗。
2021年感染科持续进行布局改造,将原有感染科病房及门诊划分四个区域:发热门诊含新冠核酸采集室(发热)、隔离病房、感染科门急诊、感染科住院部。
2021年12月发热门诊开展电子预检分诊登记,大幅度提升预检分诊工作效率。
2021年全年科室共报告传染病疫情近8000份,筛查发热门诊病人8万余人次,采集核酸标本近10万份,排查疑似病例1500余例。
2022年1月发热门诊快速核酸实验室运行,将出核酸结果时间缩短至2小时。
一直以来感染科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在手足口病、流感、非典、腺病毒等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面前敢于亮剑,勇于面对,依靠团队力量,科学攻关,为全省儿童健康和突发重大传染性疾病救治作出了巨大贡献。
技术优势
感染科病房收治各种小儿呼吸道传染病,特别对流行性腮腺炎、重症水痘、重症麻疹、风疹、结核病、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等疾病的救治有特色。迄今为止,抢救机械通气的重症呼吸道传染病患儿已达百余人。对手足口病、感染性腹泻、伤寒和副伤寒、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AFP及其他通过肠道传播的病毒性脑炎等疾病诊治经验丰富。
1、发展专业,扩大影响:
安排每个医师有不同的亚专科研究方向,规范好各项诊疗活动,并将规范的诊疗思路通过学组形式向全省宣传,扩大科室影响力,借此加强双向转诊措施。
2、拓展病种,传染病外求生存:
随着社会的进步,对健康的需求,疫苗的广泛应用,熟悉的传染病减少是未来的趋势,我们应在传染病外求生存,感染科除收治传统的法定传染病外,以发热门诊为锲机,增加发热查因收治管理,科室以传染病以外的感染性疾病为主要病种。
3、加强抗感染人才队伍培训:
感染科医师参与、指导全院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是国家的需要,继续加强感染科抗感染技术培训,抗感染人才队伍的建设。
4、逐渐形成“大感染科”的建设:
“三位一体”的“大感染科”是西方国家模式的体现,感染科诊治、微生物病原体检测、院感防控结合起来,是感染科未来的发展路径。随着社会的进步,对健康的需求,疫苗的广泛应用,熟悉的传染病减少是未来的趋势,我们应在传染病外求生存。
感染科除收治传统的法定传染病外,以发热门诊为锲机,增加发热查因收治管理,科室以传染病以外的感染性疾病为主要病种,逐渐形成“大感染科”的建设,感染科诊治、微生物病原体检测、院感防控结合起来,是感染科未来的发展路径。
目前领先技术:水痘并免疫抑制MDT救治;百日咳临床和流行病学调查;感染科诊治、微生物病原体检测、院感防控“三位一体”模式。
硬件设施
现有呼吸机、心电监护仪、微电脑输液泵、床旁摄片机、除颤仪、紫外线治疗仪等医疗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