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体积血怎么治疗

2023-07-27 10:34阅读:

手机浏览

玻璃体积血治疗方法包括家庭处理、到院治疗。

一、家庭处理:

出血量小时,或经医生诊断后,医生建议回家医学观察的,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可在家半卧位休息,等待其自行吸收,若出现不适,及时就诊。

二、到院治疗:

1、药物治疗:由于玻璃体积血的病例各不相同,难以进行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来评价某一药物或非手术疗法的效果。文献中报告较多的是尿激酶玻璃体内注射。玻璃体注射可在散瞳、局麻下进行,作2条直肌的牵引缝线固定眼球,术前给醋氮酰胺口服以降低眼压,在注射前也可行前房穿刺软化眼球,然后通过睫状体平部向玻璃体内注射尿激酶。在6~8周后,如果玻璃体仍不透明,可再重复注射一次。玻璃体内注射尿激酶后常引起前房积脓,需要3~6天才能消退。眼压也可能有一过性升高,可在术后1~2周内口服醋氮酰胺,每日4次。其他药物,包括具有活血化淤作用的复方中药制剂,如复方丹参液、复方樟柳碱也在临床中应用,其疗效有待进一步评价。禁用阿司匹林及含有阿司匹林类的药物和其他抗凝药。

2、手术治疗:玻璃体切割除术最适宜于眼外伤(如挫伤、裂伤、穿通伤或破裂伤)引起的玻璃体积血,以及持久的自发性积血或合并视网膜病变的病例。

(1)外伤性玻璃体积血:由眼球穿透伤引起时,可实行早期玻璃体切割术。伤后1~2周内手术较为适宜,此期切除眼内的血块和炎性产物能避免血液对创伤修复过程的过度刺激,减少纤维组织增生和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发生的机会。因钝挫伤所致的脉络膜视网膜破裂,若不伴有视网膜脱离,可以等待一段时间。不能自发吸收、影响视力恢复时再考虑手术。手术中或术后的出血,少量时可不作特殊处理,一般能很快吸收;较多时,可再次手术处理。

(2)自发性玻璃体积血:应根据原发病的特征,决定手术时机。近年认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玻璃体积血即是手术适应症,早些手术的效果较好。因为积血阻碍视网膜光凝治疗,而视网膜缺血病变可能继续恶化,及早手术同时进行有效光凝,既能处理并发症,又对控制视网膜缺血有益。其他缺血性病变与此类似。

分享:

291

相关推荐

玻璃体积血有什么原因

"玻璃体积血的病因有:一、视网膜血管阻塞性疾病,比如中央静脉阻塞,分支静脉阻塞,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中小血管改变。二、视网膜血管炎症性疾病,各种葡萄膜炎引起的视网膜血管炎症,尤其是白塞氏病和视网膜血管炎。三、视网膜增生性的疾病,视网膜缺血,比如早产儿的视网膜病变,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四、视网膜血管异常疾病,COS病,视网膜血管瘤。五、外伤,剧烈的视网膜挫裂伤,远达性视网膜病变,眼球穿通伤,眼内异物,脉络膜破裂,虹膜和晶状体的裂伤等。六、局部小血管牵拉性破裂。PVD可直接牵拉小血管破裂出血,而进入玻璃体腔,在玻璃体和视网膜牢固黏连处,玻璃体的牵拉会引起视网膜的裂孔,而视网膜血管破裂就导致玻璃体的积血。七、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疾病,比如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视网膜下的新生血管破裂出血等。八、高血压性的视网膜病变,高血压危象和高血压脑病的血压急剧的升高,可以直接导致视网膜血管破裂出血,晚期的高血压视网膜病变,可因为视网膜新生血管而引起玻璃体腔出血。九、血液病。比如白血病,出血性疾病。十、原发性疾病。比如硬皮病,皮肌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语音时长01:54''

李琳琳日照市人民医院

2018/05/23收听(23368)

眼前一片红?或是玻璃体积血

  患者:“医生,我右眼突然眼前一片红,像被红布挡住一样,这是怎么回事?”  眼科医生:“我看看……你是玻璃体积血了。”玻璃体,是眼球内无色透明的胶冻样组织,...

冯庆阳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2021/07/31阅读(3795)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4790
有来健康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