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手术后有哪些并发症?

2023-06-29 14:23阅读:

手机浏览

拔牙手术后并发症通常包括拔牙后异常出血、拔牙后异常疼痛、拔牙后感染、干槽症、皮下气肿等。

1.拔牙后异常出血:牙拔除后经棉卷压迫,一般15min左右即可形成凝血块而不再出血,如果数小时后仍有明显出血,即称为拔牙后异常出血。而因创口感染,术后3~5日血块分解而出血者,称为继发性出血。造成出血的原因有全身因素和局部因素。全身因素包括血液系统疾病、肝病、高血压等,对于全身疾病所引起的出血,应针对原因进行专科治疗。必要时可少量多次输入新鲜血及助凝药物,同时必须进行局部止血处理。

2.拔牙后异常疼痛:拔牙后一般经过24h以后疼痛即明显减轻,多可以忍受。但如有牙槽突损伤、尖锐的牙槽边缘、周围软组织损伤、拔牙创内异物、干槽症或邻牙损伤时,可发生持续疼痛而延续多日。此外也偶见术后因三叉神经炎而疼痛者。对于拔牙后异常疼痛,除镇痛外,应根据原因对症处理。

3.拔牙后感染:感染分为急性感染和慢性感染。急性感染是由于患牙局部炎症明显,尤其是手术创伤大、时间长或患者全身状况低下,术后可发生菌血症,需进性全身抗炎治疗。慢性感染是因拔牙创内异物(结石、牙片、骨片等)或炎性肉芽组织残留所致,一般疼痛轻微,表现为伤口愈合不良,常有瘘管溢脓,局麻彻底刮治即可治愈。

4.干槽症:多见于阻生智齿,患者于术后拔牙创发生自发性持续性剧烈疼痛,向耳颞部及下前牙区放散,检查可见拔牙创内血凝块坏死脱落,且有污秽灰黄色腐败物,有时有恶臭,牙槽骨壁暴露、触痛明显,可有局部淋巴结肿大、压痛。干槽症发生后需及时清创、隔离外界刺激,以促进肉芽组织生长。

5.皮下气肿:主要发生于拔除下颌阻生智齿,多因黏膜骨膜瓣剥离范同大,牙槽骨凿除过多。伤口缝合后由于患者咳嗽或频繁吐唾,使空气冲入伤口而至颌下或颈部皮下形成皮下气肿。一旦发生气肿,应拆除缝线,并在伤口内放置引流,局部加压包扎,口服抗生素控制感染。一般24~48小时即可逐渐吸收。

分享:

205

相关推荐

白内障手术后有哪些并发症?

白内障手术属于内眼手术,也就是眼球要被穿透,把器械伸到眼睛里面去做手术,所有内眼手术都会对眼睛里面的结构产生一定的干扰,所以白内障手术以后,眼睛里面一定会产生对这个手术的反应。最常见的反应就是炎症反应,这是所有白内障患者术后一定会出现的,术后会用一些抗炎的药物来减轻,最后到患者炎症反应完全消除,这是一个常规的过程,所以术后要有常规的用药。另外器械在眼睛里面,尤其是超声乳化探头在眼睛里面释放超声的能量,对角膜内皮细胞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手术当中会使用保护角膜内皮的粘弹剂,尽量让这种损失降到最低。手术以后还可能会发生因为手术切口导致的一些散光,现代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切口已经非常小了,所以手术源性的散光已经降得非常低了,一般来说不会太影响患者术后的视力。另外,手术本身还可能会对眼球后面的视网膜产生一定的影响,因为手术当中会有眼内压的波动,所以有一些患者可能术后会出现黄斑水肿的情况。还有一些情况,比如手术中出现了并发症,可能对患者术后视力的恢复也产生一定的影响。白内障手术虽然是一个技术非常成熟的手术,但是手术本身也是有一定的风险的,医生在手术过程当中,甚至在术前都要进行详细的检查,就是为了降低患者手术的风险。在手术当中也会使用一些保护角膜内皮,还有一些其它的制剂。另外不断的改进超声乳化的仪器以及医生不断的改进技术都是为了降低手术可能发生的一些风险。

语音时长02:23''

李骏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2017/11/30收听(47940)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0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