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怎么治疗

2023-03-06 13:26阅读:

手机浏览

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主要包括两大类:干扰素(Interferon,IFN)和核苷(酸)类似物(NAs)。此外,免疫调节剂、中草药等可起到一定的抗病毒作用,仅作为替代治疗。

1.干扰素(IFN):干扰素按分子结构和抗原性可分为α、β、γ型。IFN抗病毒机制包括免疫调节作用和直接抗病毒作用,干扰素可通过诱导患者产生细胞因子起作用,在多个环节上抑制病毒复制。普通IFN在体内主要分布于血液、肝脏和肾脏,并主要通过肾脏降解。目前多推荐长效干扰素,就是一种长效的聚乙二醇(PEG)化的干扰素制剂,即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只有30%经肾脏代谢,其余大部分或与干扰素受体结合,或经肝脏的非特异性代谢排出,延长IFNα在血液中的治疗活性时间。PEG-IFNα一次肌注1.5μg/kg,可维持血药浓度1周,由于其可保持稳定的血液治疗水平,避免普通制剂由于经常有的血液水平低谷而使病毒恢复复制所产生的对药物相当的耐受。干扰素适用于血清ALT持续或反复增高;HBsAg、HBeAg和HBVDNA阳性;肝活检证实为慢性肝炎而且肝功能代偿良好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选择病例时要注意排除自身免疫性肝炎、药物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肝豆状核变性和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等;

2.核苷(酸)类似物:核苷或核苷酸类似物是一类高效的抗病毒药物,化学结构简单,可以人工合成。具有抗病毒作用强、不良反应少、口服方便等优点。核苷类似物的作用靶位是HBVDNA多聚酶亦称逆转录酶。核苷类包括拉米夫定(LAM)、恩替卡韦(ETV)、替比夫定(TdT);核苷酸类似物包括阿德福韦酯(ADV)、富马酸替诺福韦(TDF)和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TAF)等(参见图-1)。对于初治患者,目前推荐一线用药为恩替卡韦、替诺福韦和丙酚替诺福韦;

3.其他治疗:慢性乙肝患者存在对HBV的特异性免疫功能降低,和免疫耐受以及免疫调节功能异常,免疫调节剂可以通过刺激和增强宿主免疫应答作用恢复人体的免疫控制功能,可以识别和破坏HBV感染的靶细胞,清除HBV。目前用于治疗慢性乙肝的免疫调节剂有胸腺肽制剂、免疫核糖核酸、HBV特异性转移因子等。


分享:

18

相关推荐

慢性乙型肝炎应该如何预防

"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要注意乙肝疫苗预防、意外暴露后预防、对患者和携带者的管理、切断传播途径。1、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最有效的方法。接种对象主要是新生儿、婴幼儿、15岁以下未免疫人群和高危人群。2、全程按照0、1和6个月程序接种3针,表面抗原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在出生后24小时内注射高效价抗乙肝免疫球蛋白,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10微克重组酵母乙肝疫苗;表面抗原阴性母亲的新生儿,只需要接种重组酵母乙肝疫苗10微克。3、有抗体应答者保护效果一般可持续多年,高危人群可进行乙肝表面抗体监测,并给予加强免疫。对已经确定表面抗原阳性者,应按规定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并建议对患者的家庭成员进行血清表面抗原、核心抗体和表面抗体检测,并对其中的易感者接种乙肝疫苗;对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及非活动性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除不能捐献血液、组织器官及从事国家明文规定的职业或工种外,可照常工作和学习,但应定期进行医学随访。大力推广安全注射,严格遵循医院感染管理中的预防原则;服务行业所用的理发、刮脸、修脚等器具也应严格消毒,注意个人卫生、杜绝共用剃须刀、牙具等;性伴侣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应接种乙肝疫苗或采用安全套。在性伙伴健康状况不明的情况下,一定要使用安全套,预防疾病传播;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孕妇,应避免羊膜腔穿刺术,保证胎盘的完整性,尽量减少新生儿暴露于母血的机会。"

语音时长03:02''

江宇泳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2023/11/08收听(75876)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0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