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溢性脱发在临床被称为雄激素性脱发,是一种具有遗传因素参与的且依赖雄激素作用的特征性秃发。但其根本原因目前尚无定论,可能与雄性激素水平升高高、遗传因素有关,另外精神因素、饮食因素等均是诱发或加重脂溢性脱发的因素。
雄性激素水平升高
在头皮秃发区,毛囊内雄激素受体基因表达升高和(或)Ⅱ型5α-还原酶基因表达升高,且Ⅱ型5α-还原酶能使睾酮转变为二氢睾酮,随后通过与细胞内的雄激素受体结合引起一系列反应,可使毛囊缩小直至毛囊萎缩消失,导致生长期毛发数目减少,直至秃发。
遗传因素
本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可有家族史。据相关调查显示,雄激素性脱发患者中有家族遗传史的占53.3%~63.9%,且父系遗传明显高于母系遗传。全基因组扫描和定位研究发现了多个易感基因,但尚未发现致病基因。并且上述遗传特性需在雄激素作用下才表现出来。
其他因素
劳累过度、精神高度紧张、过度房事等造成的身体亚健康状态,容易诱发此病;如果经常熬夜或者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会加重皮脂腺分泌油脂,而分泌过多的皮脂会因排出不畅而积聚,使毛囊受到压迫,可能会诱发或加重脱发;另外,不正确的头发护理,如洗头过于频繁,洗发膏刺激性强等,也会诱发此病。
因此,脂溢性脱发的病因较为复杂,但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防治脂溢性脱发:
注意饮食:平时应尽量少吃甜食、饮料、油炸食品、巧克力,以及辛辣食物,可防止皮脂分泌过多油脂,对于防治脂溢性脱发很重要。
科学洗梳头发:脂溢性脱发的人群通常头皮比较爱出油,应做到定期清洗头发,洗发时可用带有控油功效的洗发露,并仔细按摩头皮。通常夏秋季皮脂分泌较多,洗发周期可缩短,冬春季节比较干燥,洗发周期可适当延长。
保持作息规律:平时应避免熬夜,因为熬夜也会加重油脂分泌,导致脂溢性脱发加重。每天尽量在10左右休息,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科学用药:脂溢性脱发的患者如果脱发量较大,应及时到医院就诊,遵医嘱应用非那雄胺片、米诺地尔等药物治疗。
参考文献
[1]杨玺,赵广.脂溢性皮炎及并发症防治[M].北京:金盾出版社,2018:74.
[2]上海市医学会,上海市医学会皮肤科专科分会组编.名医支招.防治皮肤病[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57.
[3]张学军.皮肤性病学.第8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