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烧在医学上的规范用法是退热,如果机体处于低热状态,退热贴和退热药通常不可以一起用,但若进展为高热状态,则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将退热贴和退热药一起用。
如果经过检测发现口腔体温≥37.3℃,或者是腋下体温≥37℃,即可判断为发热。在发热初期,通常属于体温上升期,此时大多数患者的体温只是相对较高,可以通过物理降温的措施进行处理,其中就包括贴退热贴。但此种情况下注意不能将退热药和退热贴一起用,否则会导致体温下降速度过快,而且退热药会导致患者流失大量体液,进而造成虚脱症状,反而会加重病情。
当患者通过物理方式降温未见效时,体温仍持续上升,甚至是超过38.5℃之后,可以遵医嘱或按照使用说明书,通过使用退热药来降温。此时可以加用退热贴,避免体温持续升高后诱发高热惊厥,尤其是体温调节中枢发育还不完善的儿童,更易出现惊厥的情况。此外,还可以用湿毛巾冷敷额头,或者是颈部等大动脉走行处,也有助于降温。但注意不要同时服用其他退热药,以免增加肾脏毒性或诱发消化道溃疡。
在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流行期间,如果发现自身出现发热现象,可以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查看否出现阳性结果。如果发现机体感染新型冠状病毒,需要立即居家隔离,按照用药指引进行治疗。但若使用退热药3天后,症状仍持续加重,甚至出现胸闷、心悸等重症表现,应立即停药,及时到定点医院的发热门诊或普内科就诊,进行血常规、血生化等检查来明确病情,并调整治疗方案。